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学东  刘云翔  阙翰香 《老友》2013,(12):13-14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了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稳定金融和物价,先后建立了自己的银行。银行印发了多种货币,俗称“抗币”.如1944年9月新四军江淮银行发行的“抗币”.其中5元和20元券上都印有毛泽东头像。  相似文献   

2.
制假大案 急剧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5月起发行100元券人民币,同年8月就在深圳发现了第一张100元券机制胶印假币,从发行到发现假币仅相隔3个月。1988年10月在珠海又发现了第一张50元券假币。 在此之前,市面上偶尔发现的假钞都是低面值的。近年来,全国制贩假人民币数量呈上升态势,制贩假币手段和币种结构呈现多样化局面。假钞如同瘟疫般从东南沿海向  相似文献   

3.
运用金融工程学的分析方法论述了发行可转债券的利弊 ,指出了在当前可转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冯都 《老友》2008,(12):26-27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隆重成立的,第一套人民币亦同时发行。这天上午9时,银行门口排成长队,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行了50元券、20元券、10元券共3种券别。其中最大面额50  相似文献   

5.
爱金系我国先秦时期唯一的、由楚国国家政权铸造发行的、主要流通于楚国境内的、利用贵金属黄金作币材的初级铸币,其币面戳有“郢爱”、“陈爱”等多种币文。爱金孕育于春秋中期,诞生于春秋晚期,发展于战国前期,鼎盛于战国后期,而消亡于秦至西汉中期。学术界一般认为楚亡时爱金即消亡,我以为,历史事实并不如此。 公元前223年楚亡于秦,从此,爱金失去了铸造与发行的政权基础,亦即失去了生存条件,必然走向衰亡。一般货币的这种衰亡过程,是迅速的、短暂的,占领者很快就会发行新的货币取而代之,但是,爰金由于以贵金属作币材,享有很高的信誉,加之秦至西汉中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以致楚亡后仍然或多或少地在商品领域中流通,其衰亡过程的长期性与其它货币颇为不同,值得我们作一番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指券是法国革命开始后发行的可作货币流通的有价证券。发行指券是资产阶级掠夺国有资产、进行商业投机和掠夺下层群众的工具。在发行指券和国产拍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暴发户,他们是新的大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他们对未来的法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永霞 《社区》2002,(2):18-19
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5月起发行100元券人民币,同年8月就在深圳发现了第一张100元券机制胶印假币,从发行到发现假币仅相隔3个月。1988年lO月在珠海又发现了第一张50元券假币。  相似文献   

8.
误区一:只要是旧版都值钱不少人以为,只要是旧版的人民币都很值钱,其实不然。专家指出,每套人民币都有几张被称为“珍品”的特别值钱,它们的价格占到整套币值的七八成,而单张的其他券币的价格与珍品相差甚远。据悉,第一套人民币普遍收藏难度较大,其中又以壹万圆“牧马图”、壹万圆“骆驼队”、伍仟圆“蒙古包”和伍佰圆“瞻德城”为珍品,被称为整套人民币的贵族,  相似文献   

9.
对国民党政府三次币制改革的综合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的22年中,进行过三次主要的币制改革,先后发行过法币、金圆券和银元券三种货币。这三次币制改革,互相衔接,又互相否定,而且不断否定,不断失败,直至与国民党政权一道被人民革命的风暴所淹没。把这三次币制改革联贯起来,进行综合、纵向的考察和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国民党政府经济全面崩溃以至政权最后覆亡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0年10月中旬起在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发行第二批第五套人民币的20元券新纸币。该新版人民币20元券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十分先进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具有以下“八大公众防伪特征”:固定花卉水印。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见立体感很强的荷花水印。红、蓝彩色纤维。在票面上,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的纸币产生于公元10世纪,比其它国家早二百多年。在正式使用纸币之前,汉武帝(公元前一世纪)时的白鹿皮币就具有纸币的性质。唐宪宗(公元合世纪初)时的“飞钱”曾被史学家们公认为纸币的滥觞。“飞钱”类似汇票,是一种兑换的票券。后来真正的兑换券,也带有“飞钱”的性质。兑换券和纸币是由“飞钱”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代最早的纸币是由兑换券演变而来,而最早的兑换券是北京四川商人先行使用的。当时四川使用铁钱,一贯重25斤,携带很不方便,于是四川商人便印制了一种纸券叫做“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最初的交子是用楮…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的货币侵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公开掠夺中国资财的同时,对中国实行货币侵略。在东北、华北日本实行的是元系通货政策,在华中、华南则主要发行军票及其变种货币“中储券”。本文就日本在中国实行的货币政策作一简单论述。一、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货币几乎独占了我国东北各市场,特别在南满铁路沿线及旅顺、大连一带,日本货币流通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时,由于奉票极度贬值,日本籍各银行随即大量发行纸币,流通到东北各地,加重了东北货币的混乱,控制了东北金融市  相似文献   

13.
龚刚在《中国金融家》2014年第5期撰文认为,所谓金砖货币体系是一种双重货币体系,“金砖”货币中的“金”并不指黄金,而是代表现有的金砖五国集团。其中,“金砖”称之为上币,体系中的其他主权货币可称之为下币。双重货币体制的基本运行规则如下:下币用于国内交易,上币用于兑换主权货币。这意味着当金砖国家间发生交易时,下币之间不能直接兑换,必须用下币和上币进行兑换。当金砖国家与金砖外国家发生兑换需求时,禁止使用其主权货币进行兑换,而需使用“金砖”货币与金砖外国家的主权货币(如美元)进行兑换。这一规则意味着金砖国家无需积累他国货币,而只需积累“金砖”。与此同时,就那些经常需要与金砖国家进行交易的商家而言,积累“金砖”也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选择。在金砖体系下,现有金砖五国共同发起成立发行“金砖”的超主权中央银行--金砖银行。原则上,“金砖”与各主权货币之间的牌价应该由各主权国自行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好处在于:既能兼顾主权货币在对内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调控本国经济中的功能,同时在对外货币战略上又可聚五国之力,联合抗衡美元、欧元等超级货币。由于禁止使用本国主权货币与他国主权货币直接兑换,金砖国家无需积累美元等强势货币,而只需积累“金砖”。  相似文献   

14.
简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比价与物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边币贬值与物价上涨是当时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題。本文回顾历史,探索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外部原因,分析了边区政府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的许多经验,指出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币理论是一种新型货币理论,是货币理论三系(物币理论、折中理论、人币理论)中的一个支系。人币理论体系与其他货币理论体系的关系是:本质相同,路径更直接,效果更好。人币理论用现实主义、法治主义与自我创新的路径,以现阶段本国货币法制创新完成社会转型,更好地实现“消灭经济危机、失业、贫困与饥饿,消灭阶级、剥削与压迫,减少犯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10月1日新版百元币发行以来,市场上有时能碰到“新版”假币特别是农村,经常有不法人员拿假钞做买卖,不少人大意而蒙受损失。其实如果仔细留心,人民币是“李逵”还是“李鬼”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11日-13日,"全国教育券、教育选择与教育公平高级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与会代表从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教育券制度的理论观点及实施对策,并就教育券制度的国际经验,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前提、模式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券制度的推广,教育券制度与增加教育选择、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教育券制度与民办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日、伪发行的伪币严重危害了根据地政权的经济安全,法币的流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皖江行署发行大江币并采取三防一基金的货币政策,保证了大江币在皖江地区的权威性,也为以后中共在解放区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庆全 《山西老年》2011,(1):17-17
自人民币发行以来,其面额系列都是一元、二元、五元,唯独在1953年3月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发行了三元券。这是当时对敌斗争的需要。当时新中国建立不久,蒋介石在台湾一直准备反攻大陆,海峡两岸关系比较紧张,而香港、澳门还在英国和葡萄牙的控制之下。蒋介石在美国的技术帮助下,印制假人民币,空投或者经港澳走私到大陆,以破坏人民币的信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新体制的主要内容.认为改革的前提条件中是把目前住房的单位所有制改变为国有制,以消除旧体制所形成的住房不平等问题。本文还着重构思和论证了住房商品化的方案,提出以“住房券”形式实行新制度,即人均最低居住面积住房的住房券补贴和超出人均最低居住面积住房的住房券购买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