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依据创新规律进行的以塑造人的创新品德 ,提高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开发创新潜力 ,培养大批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着重解剖创新思维的过程 ,学习知识产生的机理 ,探索知识的本源 ,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 ,探求知识的归宿。成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应以学员“参与”为主题。要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 ,适当组织“发现法学习”,充分开展课堂讨论 ;鼓励大胆质疑 ;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 ;注重学员智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论地方教育的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改革发展有赖于教育的思维变革。地方教育的思维变革包括更新地方教育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思维。前者应将地方教育与国家教育两厢对应的感性直观认识,上升为教育文化对象、空间与视角的三维适应的理性复杂认识;后者要变“同而不和”为“和而不同”,即以构建和谐而独具特色的教育作为地方教育实践的目的,同时,建立体现“和而不同”的地方教育实践要素和方法的理念,藉以实现教育思维创新。  相似文献   

3.
当前 ,在各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一个不容忽视也不可回避的问题出现了 ,那就是如何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创新意识 ,怎样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们说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强化人们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正确把握“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本质意义 ,宏观上要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整体优化 ,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现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是内化在人的素质结构之中的思维特征 ,它以人的创造性劳动为载体 ,外显为人的行为特征和能力。创新意识唤起创新思维 ,物化为创造状态 ,发展成为创造性劳动的行为。作为老…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师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即建立“学科专业教育 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特别要做好学生专业知识更新和教学行为转变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立意是文章的命脉,王夫之亦云:“无论诗歌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要写好议论文,较高或较新的立意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材料进行综合思考(即“全方位思考”),深入开掘,善于发现事物的矛盾,从而提炼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颖、深刻的议论中心。一、变向分析变向分析就是对一个题目、一则材料、一种观点变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分析的实质在于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具有求异思维.具有这种思维特征的人,对于未知领域、迷惑不解的现象有着强烈的探求兴趣;从一些人人皆知、微不足道的现象中,提出一些使人意想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加入,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但目前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亟需完善的问题,为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实施“三步走”的模式,即第一步抓好“第一课堂”主渠道,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第二步打造“第二课堂”主阵地,塑造创新创业品质;第三步搭建“社会实践”大舞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社会生活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态势。这一态势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环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继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体系的时代化建构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一是要提升思政思维更新能力,实现从“传统思维”向“数据思维”迁移;二是要提升思政模式革新能力,实现从“数据模式”向“区块链模式”迭代升级;三是要提升思政路径拓展能力,实现从“传统路径”向“信息化路径”拓展延伸。总之,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自主自觉地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为国育才,为广大青年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资源与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创新教育在当前具有重大意义。它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技能的培养。进行大学生创新教育 ,首先要努力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其次要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 ;再次要培养创新思维 ,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要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面对着社会信息化、经济跨国化、竞争综合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如何迎接新世纪经济和科技的挑战?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看成是走向未来的成功之路,教育改革倍受关注。今天,我国教育正从“应试”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江泽民同志也曾深刻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是对人的创造性思维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思维方式与抽象逻辑思维不同,它是一种带有生动形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而人的创新思维又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必须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本文就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理工科高校管理观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创新是高校教育创新中的子系统,管理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先导。理工科高校管理观念创新要以人为本,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是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有效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创新 ,关键在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思维方式。目标思维、创造思维 (开放思维和前瞻思维 )、辩证思维构成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体系 ,其中 ,目标思维是方向 ,创造思维是动力 ,辩证思维是核心 ,只有坚持目标思维、创造思维、辩证思维 ,才能使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新思维的内容和成果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更具洞察力 ,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工作的创造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内涵丰富,创新的精神实质是与时俱进;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的基本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汉英语法的发展规律既有相对稳定的静态特征,又有不断发展的动态特征。依靠类推、淘汰、创新和借用,语法不断吸收适合社会思想发展需要的有益成份,不断排除已过时的无益成份,从而一部分语法规则不断简化而另一部分语法规则不断繁化。  相似文献   

15.
从前提上看,发展必须要以理论和思维的创新为先导;从内容上看,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生成;从方式上看,发展是一种新的重组,是运作方式的重组,发展规则的重组,是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内容、总体目标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关系体系对旧的关系的扬弃和创新。因此,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本科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迅速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牢固本科教育意识。在加快办学条件建设、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外部扩张与内涵发展同步进行,并且把内涵发展作为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围绕理论创新问题提出了理论创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等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创新理论成果,十六大报告是理论创新的最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辩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西方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推动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处于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时期的中国,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的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两山论”以及生态治理现代化思想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认识,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延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讨实验的物理思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试图挖掘、概括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具有普遍性、原则性指导意义的物理思想.物理思想从原则性的高度指导如何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揭示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阐明了物理理论与实验的相互联系与区别;指出了物理实验的内涵;规定了实验设计的基本任务及基本原则,总结了实验中普遍适用的法则(实验思想);提出了实验结果评价的要求等.就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蕴藏着的一些物理思想进行了举例说明,希望能引起广大物理实验教师参与讨论,以促进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由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谐的思想观念、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谐的行为规范、和谐的社会风尚等五个层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其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具有科学性与人本性相结合、先进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