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心态指由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构成的心理反应机制对日常交往所做出的反应,所表现的态度。认知心态是以信念为核心的心态,情感心态是以爱憎为核心的心态,意志心态是以尊重准则为核心的心态,行为心态是以表现得体为核心的心态。贯穿西北少数民族交往心态的是以"善"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的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善"的影响下,在长期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了以善为本、以情为本、以诚为本的日常交往心态。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心态是非功利的心态,是希望表达真情实感的心态,也是利他主义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指以宗教信仰构筑的对日常交往的反应方式和反应态度,由宗教的价值取向心态、宗教的思维方式心态、宗教的行为模式心态构成,具体表现为:与人交往的虔诚心态、与人交往的严肃心态、与人交往的健全心态、与人交往的礼仪心态.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宗教心态的形成源于宗教环境、宗教信仰、宗教社会功能的影响,其中宗教信仰的影响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帮助西北少数民族形成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来自宗教,但是一旦与日常交往的心态相结合,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宗教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源于民族共同体的宗教信仰、传统习惯、地域环境、性格气质、心理素质,其最鲜明的特色是民族性与宗教性的结合、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结合、民族性与心理倾向性的结合.在内容方面显示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习俗底蕴.在形式方面具有规则性、活泼性与包容性结合的特征.在功能上具有定位、定情、定向的作用.其结果是形成了融民族宗教信仰、民族历史文化意识、民族思想感情、民族日常交往仪式为一体的"善行",这个善行把对宗教的敬仰从神坛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的客观实用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交融性和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特征,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维系西北各民族文化为纽带的体育思想、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它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多元性、融合性和文化认同等西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云南少数民族将自然物象之表层特征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艺术精华,其本质是一种表达特定意义而非指代具体实物的图像类视觉符号,它本身构成一个意义系统,并支配着纹样使用主体依照该意义系统思考与行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与生活物象的相似性、符号寓意的约定性、对服饰载体与符号含义的依赖性以及对特定语境的归属性等特征,符号寓意的约定性是其本质属性。对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本质及属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云南民族文化的内涵及特质,同时对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早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少数民族女性也有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却很少被人所知晓.少数民族女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本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以服饰为载体再现,并通过一系列象征图案的符号展示和传承下来.但是,这些图案符号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怎样传承和发展,这就需要认真解读.各民族服饰的产生,蕴含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知识的缘起,因为服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孟子在阐述同情理论时说“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但在归纳“仁之端”时只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并未将“怵惕”算上,这是有深意的。怵惕恐惧、怀生畏死,是主体以自身的主观构境设身处地想象他者痛苦并产生同情恻隐之情的前提,是刺激良知并使其呈露的必要条件。“圣人”虽然“不动心”,不为痛苦困扰,但对他者的同情依然要建立在对死亡的恐惧与担忧之上,只是这种恐惧怵惕是对全体生命之有限性的觉察与悲悯,是为他者害怕与担忧。  相似文献   

8.
《滇省夷人图说》是在清代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由云贵总督伯麟奉皇帝谕旨主持绘制的,是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外貌特征、服饰、饮食、习俗及生产生活情景的官方图册。该图说从空间性图像符号生产表征了对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想象;从锄头、服饰、伞、乐器等生产生活层面的共享性图像符号见证了清朝嘉庆年间云南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从服饰、婚俗、祭祀和信仰仪式中的自享性图像符号视觉表征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文化特征。《滇省夷人图说》以绚丽色彩、变化的线条、丰富的场景、精简的文字等构成的视觉图像展现了清朝中华多民族大一统的盛况,见证了清朝嘉庆年间云南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它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视觉建构,也为新时代如何利用图像形式和图像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同情的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进步知识分子典型的恋爱心态,它是平民主义思潮在感情世界的反应与体现。《啼笑因缘》中樊家树与沈凤喜的爱情发端于“同情的爱”,具有平民主义理想内涵,是与以金钱权力为本位的爱情观及其支配下的世俗婚恋行为相对立的理想主义爱情。但在金钱权力统治的市民社会,这样的爱情却必然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经历痛苦挣扎后而走向幻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扬雄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所谓"幸",文章论述了扬雄在事业上获得重大成功的一面;所谓"不幸",文章论述了扬雄的生前与身后所遭遇的主要的痛苦和打击.文章对扬雄寄以充分的理解和同情,但这种理解和同情,完全出于对历史的尊重,绝不含乡梓之情的偏见.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良友版《中国新文学大系》丛书出版的背后,有一些文学史细节被遮蔽。其中诗集卷因图书审查委员会的反对不得不“临阵换将”,由郭沫若改为朱自清,这确系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文化围剿政策之体现。朱自清编选的范围来源一方面依靠他在清华大学授课的讲义《新文学纲要》,另一方面得益于《新诗年选》、《分类白话诗选》两种诗选提供的“启示”。朱自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新诗集卷编选完成,选了五十九位诗人的四百首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