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中国制造业从大多承接国际制造业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到开始更多地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技术环节。因此,要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成为跨国公司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政府则通过制定相应产业政策引导跨国公司把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行业出口竞争力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借助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加以测度,研究重点聚焦我国装备制造业,探讨了其国际竞争力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地位,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稳步提升则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对其进一步发展而言,增强外资引进过程中的本土研发投入和改善人力资本状况是重要方面。研究同时揭示相关因素在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中作用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其在制定产业国际化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状况和竞争状况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获得八个解释变量;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为被解释变量;利用1998至2008各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资研发投入、内资的产业集中度、外资资本投入、国内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需求量、我国半导体硅单晶生产额、外资企业销售量占产业销售总量这六个变量显著影响我国该行业国际竞争力,内资资本密集度和外资人力资本强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7,(3):99-108
美、德、日、中作为世界排名前四位的经济和贸易大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上各有所长。美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德国和日本总体较高且稳中有升,日本优势更强,中国呈现长期增长态势。从部门看,美国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落后,航空装备及卫星应用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显著,美、日、德三国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优势依旧。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级要素、相关与支持产业对美国竞争力的作用不同;中国则相反,但总体实力依然有限;德国高级要素和制造业的平稳发展、日本国内需求条件的改善和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德、日国际竞争力的稳定发展。当前,对于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而言,要认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快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而后分别在制造业总量、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和先进制造业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中国制造业虽然增长比较快但其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仍然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与世界其它大豆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的国际比较分析,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分析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对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探寻提高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际分工格局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定位,在寻求外贸增长对策时,需了解当前国际分工特点,以确定我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国际分工主要属于混合型分工类型,注重发挥合作优势,注重提高生产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服务能力等.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产业边界弱化,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的作用提升,产业类型进一步细化,且要素流动方向成为决定国家类型的一个依据.文章从外贸增长的恒等式机制、方程式机制出发分析外贸增长方式,提出了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实行进口带动出口的机制等促使外贸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提升制造业软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包括品牌创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制度环境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09-2016年全球39个主要国家的制造业软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软竞争力指数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德国等制造大国的竞争优势明显。中国的制造业软国际竞争力在考察期内迅速提升,国家排位由第31名升至第21名。分要素来看,中国在4个维度中的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提升尤为明显,但是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源的表现较为滞后,是我国制造业建设中需要着力改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际分工表现为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态势,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也即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根据1992—2012年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我国工业人均增加值及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相关变量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响为负,我国经济发展要重视这种负面效应的冲击,从倚重国际分工转向重视内需和国内分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域间分工与产业链分工、价值链分工之间互动发展所形成的完善的分工网络,能够凝聚技术、市场、资源优势,形成极化效应,并能通过分工网络形成扩散效应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各环节创新联动,增强国际竞争力。利用中国省级投入产出数据测算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参与国内分工网络程度下降,出现了更偏好参与国际分工网络的趋势,二元分工网络趋势增强。国内分工网络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网络差距大,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二元分工网络形成的直接原因,而体制和政策是推动二元分工网络深化的更深层因素,由此造成市场和资源分割,并割裂了区域间分工与产业链分工、价值链分工之间的互动发展,导致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机制缺损。  相似文献   

12.
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国内服务经济理论界对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分析,大多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解释,同时应用于服务贸易研究。并且大多是定性的分析,并没有从实证的角度进行验证,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探析,分析了影响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山东省2000 - 2009年的数据对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效率以及劳动力素质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山东省应该继续推进加工贸易的发展,着重提升劳动力效率和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整体和细分层面上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高技术制造业分工的演化特征,并通过2003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对本地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东部与中西部空间分工的差异化程度正在扩大;高技术制造业专业化程度随城市规模等级的扩大而下降,同时特大城市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不断上升,各细分行业的产业中心不再倾向于集中在超大型城市中;在高技术制造业整体上专业化程度与产业效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不同城市规模组别中,除超大型城市中专业化程度与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效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外,其他规模等级的城市均呈现出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会对承接地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山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在承接方式的选择上,当前山东省应该加大对离岸外包业务的承接,促进制造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国家、区域和民族三个角度对2002—2008年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中国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和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均不强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强于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各地区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普遍高于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且存在巨大的差异,中西部地区明显强于东部地区且呈上升趋势;外资的进入是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和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苹果有竞争力,苹果汁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两者竞争力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与主要出口国相比,中国还不是苹果贸易强国,苹果和苹果汁的竞争力还有待于提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苹果和苹果汁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合作组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京制造业竞争力动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制造业的偏离—份额分析表明,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江苏省、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低,大多数子行业处于竞争劣势。南京制造业结构较优,但结构差异并不是造成竞争力低下的原因。提高南京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有:提升支柱性行业的竞争力、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以及区别对待处于竞争劣势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和创新特性决定了其创新组织模式的网络化。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是在完善的国内分工网络基础上实现国际化发展,国内分工网络与国际分工网络融合互动,获取了全球资源和市场。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有体制下大中型设备企业主导的分工网络结构性强及各地方政府产业结构升级压力所诱发的潮涌现象和资源分散,导致国内区域分工网络间处于竞争分立状态,制约了国内分工网络发展。由此,跨国设备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网络的延伸,在带来技术溢出和带动效应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挤出和市场窃取效应,促使中国国内分工网络与国际分工网络处于竞争分立势态。为此,需要以体制和政府政策模式改革为突破点,推动国内分工网络发展,进而在国内分工网络国际化发展中推动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时代低碳成为各国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从低碳的角度对中国造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重新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对现有文献关于产业竞争力和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回顾与综述,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三个传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和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变化率、碳生产率三个低碳竞争力指标对低碳视角下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国际比较。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造纸产业的传统国际竞争力和低碳竞争力相对比较弱,与世界造纸强国相比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