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中日甲午战争后,苏州设立租界,开埠通商。苏州租界界址的由来主要记载于《中国租界史》和《苏州市志》。然而,这两处记载都过于简略,乃至有不确之处。本文主要根据《张之洞全集》对苏州租界界址的确立过程重新加以考证,厘清了五道基本步骤,并尽力校正相关作品中的失误。苏州租界界址是晚清官员和日本侵略者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这正是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学界对与上海有关的现代文学现象的研究,采取的主要文化视角是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视角照亮了一些文学现象,也留下了一些盲点.鉴于此,根据现代时期上海的租界语境,提出"租界文化"概念.租界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区别."租界文化"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创了新的维度、新的尺度、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辛亥鼎革之后,拥有租界地的天津成为逊清文人理想的避世之地。就曾经居住在天津租界中的逊清文人而言,他们大概由两部分组成,即溥仪周围的文人与非溥仪周围文人。这两部分逊清文人的活动较为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交游、结社、复辟、公益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天津租界中逊清文人活动的勾勒,将使学人对清遗民这个群体,以及对天津这个城市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认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30年代,生活在上海的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方式和成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事新编》是鲁迅分别在寓居上海前后两个时期完成的作品,后期作品在叙事风格和审美效果上与前期作品《补天》、《铸剑》、《奔月》有着明显不同,这和鲁迅身处上海的租界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租界化的上海是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滋生地,左翼文学思潮的兴起与租界文化气候有密切关系。租界化的上海具有左翼文学思潮所必需的社会阶级构成模式和政治语境,租界的文化风尚和商人的投资,对左翼文学思潮的风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翼文学思潮符合大部分租界作家的精神状态和租界人的文化心理。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近代上海城市化的研究及规律的总结,主要依据开埠以后上海英、法租界的研究,而对地处苏州河以北的美租界的城市化过程研究较为少见.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1864-1866年上海虹口暨美租界地图》为基础,结合《行名录》《上海道契》和《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等资料,对开埠早期上海美租界城市化进程进行研究发现1850-...  相似文献   

7.
置身于租界化的上海,鲁迅的生命体验恰“如身穿一件未曾晒干之小衫”,迟暮心态的他多少显得无所适从,他以冷嘲热讽的姿态持续看租界。但是,鲁迅无法逃离租界化上海的诱惑而投奔它处,始终陷入欲弃还留、欲恨还爱的复杂情境。鲁迅是传统士大夫文化和租界洋派文化的中间物,对京海合流的刻薄态度,流露出他在租界化上海的边缘感,和作为中间物而应有的牢骚。  相似文献   

8.
上海租界之初,华洋之间规定表严格的界限。但随着来到上海的外国人人数的增加、社会局势的变动和租界自身的谋求发展,大量的华人涌向租界,华洋分居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形成华洋杂居的局面。本文试从社会背景的角度,以华洋杂居的开端、社会动荡华人大量涌入对租界的影响、华人绅商及谋生文人的促成、华洋文化的交融及英语学习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对上海租界华洋杂居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一书中呈现的租界区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与现状考察,探析中西文化碰撞下产生的独具天津特色的近代租界建筑,研究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对近代天津建筑形象的影响;透过租界建筑立面材料的运用,探析其中所蕴涵的天津地域文化及地域色彩,以及西洋风格建筑中天津传统元素运用,而承载着一个半世纪时光印记的近代天津租界建筑,是特殊时代下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长期对租界与居留地之间没有作出明确与确切的界说 ,以致对我国近代租界数字的统计众说纷纭。租界与居留地的界定原则为 ,凡经由我国政府以条约、协定或协议形式 ,正式同意承租某地区的外国掌握该地区行政权的 ,是为租界 ;凡我国政府虽然划定某一地区租赁予外国侨民居住 ,但我国政府仍掌握有该地之行政权者 ,是为居留地。列强在我国共攫得租界 2 7处 ;内中公共租界 2处 ,专管租界 2 5处 ,另有北京使馆界 1处  相似文献   

11.
朱晓明 《南都学坛》2012,32(1):45-4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尤其是法租界内活跃着大批朝鲜革命党。最初法租界允许他们自由居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政治庇护,并拒绝和日本政府合作来打压朝鲜革命党的活动。但是随着日本在东亚扩张的加速以及法国自身利益需要,上海法租界内的朝鲜革命党成为法国换取在日本活动的越南革命党的交换筹码,上海法租界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及其他的朝鲜革命党人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放弃了原有的不干涉政策,转而协助日本镇压朝鲜革命党所进行的独立运动。这一政策的转变发生在1925年,而非国内学术界所认定的1932年。总之,法租界警察在面对政治选择和利益诱惑的时候,争取法国在华利益最大化和利益交换是恒久不变的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上海租界兼有殖民和现代、罪恶和文明的两重性,导致了生活在上海租界的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心理充满了悖论。租界的文化语境,使得个体不能与集体发生真实有机的联系,有过租界体验的知识分子是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共同塑造的“中间物”,既与他者社会疏离又与自我社会疏离,具有“主体暧昧”的特点。殖民性、民族性、商业性和现代性相交织的租界语境,带来了现代作家叙述租界故事的复杂情态。东方主义、自我东方化、批判国民性与民族主义的纠缠,造成了现代文学殖民文化蕴含的复杂性和“民族寓言”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胡适在上海求学时受到了邹容、赫胥黎、梁启超以及革命党人的影响,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虽然胡适这时的思想比较矛盾,并不成熟,缺乏深度,却为胡适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胡适思想成形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开埠后数十年,上海租界人口稀少,社会功能极为单调。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及后来的太平军战乱对上海租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租界人口急剧增长,并由此导致租界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功能出现了多样化,上海租界的城市化由此起步。  相似文献   

15.
租界警察作为租界的重要管理机构,是西方现代警察制度引入中国的一个窗口,是中外警察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连接点。租界警察在客观上为清末警政提供了一个范本,租界警察不仅对清末的警政思想和实践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影响了清末京师警察机构的建立。租界警察对清末警察建立的各种影响,既是中国传统治安模式接受西方现代警察制度的改造,也是当时西方国家体制对中国管理体制影响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张謇任用吴寄尘担任作为大生集团“神经中枢”的大生沪事务所(前身为大生沪帐房)的负责人.在此后十多年中,他们共谋大生发展.并在共同的事业中亲密合作,肝胆相照.结成同甘苦共患难的忘年之交.在大生集团发展史上谱写了一段充满时代精神与人格魅力的友谊佳话。  相似文献   

17.
《私人生活》《上海宝贝》和《万物花开》三部女性小说分别以“房间”“酒吧”和“乡野”作为个性化的场景设置,显示出20世纪90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从策略性地凸显女性自我体验到开放性地展现男女两性交流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清木民初,上海存在着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应对日渐突出的食品卫生隐患与危机,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从组织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成为近代中国食品卫生事业制度化的先行地区。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过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近代租界花园—以津、沪两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租界花园是中国近代园林史上一个特殊时期与地域范围内的产物,该文以租界花园最为集中的津、沪两地的十余座花园为例,就其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的应用、园林建筑小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近代租界花园的艺术风格与设计手法,并对租界花园的存在意义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好文章的构成,有很多的因素。通过《湘行散记》及其前文本书信之间的比较,以及对其散文思想与艺术内蕴的构成的分析,我们发现,书信不仅提供了《湘行散记》的主要内容,而且对于散文文本的艺术表现力起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而作为书信的第一读者以及作者的精神生活,旧日体验又为作者的艺术感觉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与基础。这一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文学创造中的一些奥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