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进行了二十多年,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结果?除了某些超学术的因素的干扰外,争论各方在观察问题的角度上是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能不能跳出二十多年来争论双方的圈子,撇开一些细节,探索一个新的角度?我觉得可以把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研究和讨论分作两步走:第一步,首先弄清楚哲学史上形成的这个命题的本来的含义;第二步,再研究马克思主义应当如何估价(改造吸收或彻底否定)这个命题的哲学意义。在我看来,如果第一步还没有  相似文献   

2.
<正>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争论的焦点不外有二:其一是思维与语言孰先孰后?其二是语言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认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是先有了思维或思维能力之后,才逐步产生了语言的。大量的古人类学、古神经生理学和儿童生理心理学,已从人类思维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这个论断。这点,我将另文论述。现在,我要着重论述的是在语言产生之后,二者的关系问题,即语言是如何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在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争论双方,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真理的客观性是否意味着真理的无阶级性?二是实践主体评价和应用真理时所显示的阶级性是否等于真理本身的阶级属性?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搞清真理阶级性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价值认识和真理常被联系在一起讨论,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什么是价值认识?价值认识有无真理性?或者说,有没有价值真理?对这两个问题,现在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究其原因,一是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二是因为争论各方对某些共同使用的基本概念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笔者认为,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思维表达论     
谈到任何一种思维表达,都会涉及三个问题: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以什么形式和方法表达的?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一将思维划分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这种分类在学术界流行很久了。然而,随着这种分类而出现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着而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将日常语言运用于描述或思考宗教现象时,所使用的语言因其特殊性而可以称为宗教语言.问题是,一方面我们在用宗教语言描述上帝,说他是至善、至知的,另一方面我们又信仰上帝是超越一切人世经验的,这便形成宗教语言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语言的一般人世经验基础和语言描述的客体的超验内涵之间,争论的焦点在于:宗教语言或神学命题到底有没有意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我们不妨围绕宗教语言观的方法论意义的论证,考察一些哲学流派具有启发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语言与思维在很多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从功利主义角度看,语言是思维的媒介;从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在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一个由思维到语言走向的因果关系,同时,大量的语言实验和生活事例说明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思维,因而,二者是 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自从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以来,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就一直存在争论,本文对比上世纪六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关于这个问题的两次争论,从而找出正确理解这个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多少哲学家、逻辑学家都是以真假来论观念的,认为观念的标准问题就是观念的真假问题.然而,观念的标准是否就只有一种呢?在真假之外是否就不能有其他情况存在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一、有没有另一种观念标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分析一下什么是认识,确定它的范围与限度.所谓认识,就是对既存对象的一种揭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在研究“白马非马”这个观点上始终面临一个困难:“这个论断到底是符合逻辑的还是形而上学的诡辩”,很多人试图解决这个困难,学界对“白马非马”的争论也一直持续到今天。本文试图从公孙龙是否善于使用逻辑和公孙龙的辩论技巧这两个方面,来探寻“白马非马”真正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不仅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而且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内部,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争。这个问题,在近代哲学史中,成为各派哲学斗争的中心课题,而在德国古典哲学家中争论得尤其激烈。黑格尔在谈到当时德国哲学界的状况时就曾说:“现时哲学态度的主要兴趣,均在于说明思想与客观对立的性质和效准,而且关于真理的问题,以及关于认识真理是否可能的问题,亦均以思想与客观的对立为中心。”他还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反复强调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问题的重要性,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黑格尔的全部哲学就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和统一这个问题展开的。因此,全面而正确地理解黑格尔这一思想,对于现在我们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思维和语言孰先孰后?这个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把各家之言归结起来,不对乎有三种看法:其一,是语言先于思维说。这种观点流传很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其二,是同步说。这种观点认为,思维和语言是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因而语言史同人类的整个历史同样长久;其三,是思维先于语言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类和人类思维的发生,都先于语言。他们认为语言是在人类思维有了初步发展之后,原始先民为了固定和交流思维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哲学思维要不要精确化?哲学思维能不能精确化?这个问题,在我国哲学工作者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赞成者因不满于时下哲学思维之过于空泛、过于笼统,大而化之的状况,主张哲学思维应该多一点实证精神,实现类似科学的精确化思维;反对者则认为不清晰是哲学的一种美德,因此,精确化对于哲学思维是个多余的要求,应该抛弃,他们断言任何关于哲学思维精确化的设想可能是个坏念头,其结果将会导致哲学思维失去美丽的思想翅膀,从而使哲学思维混同于科学思维。显然,上述分歧是由于争论双方都把精确化仅理解为数学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方刚 《学术界》2005,(5):203-207
追求确定性的知识是人类理性的一种倾向,而这种倾向在哲学史上始终面临着怀疑论的挑战.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存在着这两种思想的纷争.但是,围绕怀疑论者所提出的问题的争论大都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层面展开的,这样的争论因为与人们的信念相关往往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试图从分析维特根斯坦对摩尔反驳怀疑论之论证的反驳入手,提出驳斥哲学怀疑论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论人性和阶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什么是人性?人性和阶级性究竟是什么关系?有没有共同的人性?它同现实生活又是什么关系?这都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前后,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根据我国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基本上消灭了阶级,提出了我国社会存在着共同人性的问题。这个本质上正确的观点,不但没有被重视和采纳,反而被宣判为宣扬“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而加以挞伐。从此,人性问题就成了使人望而生畏的“禁区”。谁敢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9,(8):16-23
"语言和思维"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英语会提出"to be, or not to be"这样的问题,而汉语则不会,因为孕育英汉两种语言的自然环境不同,导致语言的句法和结构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英汉两种语言体现的思维模式,分别表现出"天人二分"和"天人合一"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和以辜正坤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的"语言思维等同论"均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答孙春山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三月下旬接山东省济宁地委党校教研室孙春山同志来信称:在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对第二章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同志们理解不一,难成定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命题,明明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论点,但为何对这一命题要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来肯定?诚然,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而且思维对存在有反作用,并且是实践把二者沟通起来;但这能纳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之下吗?……现在是否人们把这个“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把这个唯心主义的命题,硬要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呢?马列原著人们已经学了几十年了,对其理解,应该有个定论。我们的理解不知对否?……  相似文献   

18.
真理到底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争论很久了。我在去年发表过《论真理没有阶级性》一文,抛砖引玉,谈了一点个人的理解。现在讨论展开了,我觉得大家争论的症结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阶级性?社会科学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等等。我想就上述这几个方面,进一步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讨论中,国民经济高速度与按比例发展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在很多方面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在另一些问题上,却存在着意见分歧.例如:高速度与按比例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更具体地来说,高速度与按比例之间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呢?还是"没有任何矛盾"的"统一"或者"一致"的关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反映出速度和比例之间的矛盾,是不是由于主观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而造成的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主从关系?是高速度从属于按比例,还是按比例从属于高速度呢?等等.在这里,我们将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来,随着供求关系日益被重视。在经济学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争论问题,即是否存在一个独立的供求规律?这个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既涉及到价值与价格形成的根本理论问题,也涉及到价格政策与价格改革的实践问题。在这个问题讨论中有如下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供求规律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规律。认为“商品供求规律是商品供求量与商品价格变动相互作用的规律”,“其内涵是反映了商品的供求量与商品价格变动之间的必然联系。”(马国强《供求规律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