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究竟是适用于全部生产资料,还是一部分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内部,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如何,在我国六十年代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只适用于劳动手段,不适用于劳动对象,特别是不适用于制造消费资料的劳动对象。一种看法认为,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在优先增长之列,而且劳动手段的增长速度、所占的数量比例不一定比劳动对象快、大。这个问题涉及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原理的理解,又涉及在实际工作中,究竟如何处理生产资料内部各种生产资料之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我国经济学界早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曾经有过一次较广泛的讨论。当时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规律而进行的,讨论的主要论点,基本上沿袭苏联经济学界的传统观点和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作的论述①,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大家都是肯定的。没有人表示怀疑。一九七九年以来,随着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我国经济学界对生产资料生产优生增长规律又展开了一场新的讨论,讨论一开始,部分同志就断然否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多数同志仍然坚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从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的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认识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在经济学界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的一般原理,探讨以下几个理论问题:一、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和扩大再生产公式Ⅰ(v m)>Ⅱc 的关系;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在两大部类之间和第一部类内部的表现;三、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界限。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和发展农业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提出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不仅指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而且也“直接包括农业中的一生产资料在内”①,不仅适用于整个国民经济范围,“而且也适用于农业一个部门内部”②等论点。这些论点,牵涉到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适用范围的理解,也牵涉到对农业内部两类产品增长速度对此关系的理解,似乎有进一步加以探讨的必要。这篇文章打算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问题,既包括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又包括两大部类增长的对比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谁快谁慢的问题.可是,有人却认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只包括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而不包括两大部类增长的对比关系。就是说,马克思没有提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显然,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因此,有必要研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Ⅰ(v+m)>ⅡC,已经包含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他们把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说成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说:“没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就不能实行扩大再生产。”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指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发展速度的对比关系上,第一部类增长的速度,必须快于(优先于)第二部类的增长速度。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公式,就其基本原理来说,就是要实行扩大再生产,社会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必须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对比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我国经济学界正在开展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的讨论。讨论的中心集中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生产的对比关系问题,以及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不是一个经济规律,如何合理地确定两大部类的对比关系等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合理安排社会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按农、轻、重为序组织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术月刊》今年第五期发表了薛志贤同志的《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一文。作者说:“从马克思再生产的理论得不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结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这种提法值得商榷。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分析,论证了整个社会要顺利地实现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这一重要原理。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丰富了这一原理。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下,列宁指出要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增长最快的应该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Ic],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的对比关系如何?生产资料生产是否必须优先增长?这是一个长期引起理论界关注和争论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结合国内外的具体情况,着重考察一下现代科学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它指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必须逐步地由过去以外延为主发展经济的路子转到以内含为主发展经济的路子上来。实行这个转变以后,我国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品的增长对比关系将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有的同志断言,今后要想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是再不可能了。有的同志认为,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即使是技术进步、有机构成提高,也不会引起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马列主义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同我国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是不是对立的?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同大家讨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马克思和列宁早就有过论述。将这些论述归结起来是: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在一段时间里,有不少人予以否认。目前这类言论越来越少了。可是,在什么是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条件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上,人们颇有分歧。因此,很有必要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有一种极为流行的观点:“列宁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对特定历史阶段,即对  相似文献   

12.
尹世杰同志在今年的《江汉学报》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述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作了解释,指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应该包括农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并认为农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快于农产品中的消费资料,是完全符合列宁所说的“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的原理。从文章的整个精神来看,他是要人们重视农业的发展速度,论述加速农业发展的必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把加速发展农业建立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理论基础上,这就值得商榷了。我认为,加速发展农业是完全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的。我这篇文章,不准备探讨加速发展农业的理论根据,只是就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内容,是否包括农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在内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尹世杰同志商榷。这些看法未必正确,请尹世杰同志和其他同志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看成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普遍规律。在目前流行的大学教科书中,也仍然认为,由于有机构成提高,生产资料生产就得优先增长。 其实,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生产资料生产应当优先增长。列宁虽曾估计到技术进步会引起有机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中国的现实决定了奉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但生产资料的片面畸形发展给实践带来的灾害也给理论界讨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标提供了间隙,从此消费资料优先增长登上历史舞台.考察中国当时面临的困难,在实际方针和政策上都显现了消费资料的适度优先增长,但消费资料的优先增长超过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产生了很多不良后果.基于此,对“消费资料适度优先增长”产生的原因、演进脉络以及引起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是从发展生活资料的生产出发,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经济效果的大问题。多年来我们按照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的理论,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虽然生产一度曾有了发展,但是却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这就很有必要讨论清楚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是不是一条规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了一系列经济调整的方针,其中强调要加快农业的发展,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放慢重工业增长速度,调整重工业服务方向。有些同志把我国对经济的这种调整,看作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我认为在实践上,这样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在理论上,的确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认识两大部类平衡发展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关系。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劳动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解放后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放松了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并且在“大跃进”,“文化革命”等几次经济大曲折中造成了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酿成了从78年到82年的严重的待业问题。经过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待业问题有所缓和,但几次曲折的经验表明: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发生严重失调的时候,要么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待业现象,要么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超量结合严重影响劳动就业效益,或二者同时并存,最终陷入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的不良循环之中。本文希望通过对投资就业弹性的探讨,提出若干实现扩火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问题,学术界已经发表了不少很好的意见。我在过去所写的几篇文章中(包括与另外两位同志合写的),也曾对此提出过自己的一些看法。现在,进一步谈谈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以就教于学界诸前辈及同志。一、关于两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的概念我国学术界关于两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问题的讨论,是从如何看待所谓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问题引起的。但是,学术界对于“优先”一词的理解首先就是很不一致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着重分析的主要是社会总资本的积累或扩大再生产是怎样实现的。因此,他所唯一提到的两部类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仅仅是指两部类积累速度  相似文献   

19.
从消费资料生产出发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这不仅牵涉到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也关系到我们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该从消费资料生产出发。在这里,从三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看法:(一)为什么要从消费资料生产出发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二)从消费资料生产出发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关系如何?(三)如何从消费资料生产出发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20.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首先提出来的。是列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一般原理,对技术进步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作了完整分析所得出来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两大部类及各属类之间的比例平衡,马克思对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分析,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并以此为结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