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印度民族独立过程中,甘地和国大党为印度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甘地主义与国大党的统治在印度影响非常深远.但是甘地与国大党之间的矛盾也非常明显,甘地希望通过国大党平台在印度能实现他个人的信念,而国大党则希望利用甘地的威望团结印度各种力量达到印度自治,实现党派的利益.这两种力量在博弈中为实现各自的目的既相互妥协又相互斗争.在这场博弈中甘地和国大党的力量、声望、策略等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博弈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阚雅晗  洪明 《理论界》2005,(2):41-42
一随着2004年5月22日印度新总理曼莫汉·辛格的宣誓就职,纷纷扬扬的印度政坛终于尘埃落定。国大党在索尼娅·甘地的领导下,终于东山再起。对于一直远离政治的索尼娅·甘地的胜出,笔者认为,有以下主要原因:(一)印度人民对尼赫鲁家族的期望是索尼娅·甘地赢得选举的重要因素。自1947年印度独立到1991年拉吉夫·甘地遇害身亡的44年间,尼赫鲁家族一直扮演着印度国民的“大家长”角色。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执政17载;其女英迪拉·甘地,先后担任总理16年,直至1984年10月遭暗杀;当天,英迪拉·甘地的长子、索尼娅的丈夫拉吉夫·甘地继任总理,…  相似文献   

3.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一位举世瞩目的人物。世界上许多国家从未间断过对他的研究。在美国,特别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对甘地的认识和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六十年代以后,更有明显的进展。这不仅表现在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例如,哈佛、芝加哥、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以及加利福尼亚等  相似文献   

4.
印度现代化模式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政治体制坚持世俗主义和议会民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一系列国家走上了民族独立道路。然而,这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和人民都面临着选择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问题,即如何实现政治现代化。印度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和印度社会国情(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政党)的特点,代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制定了建国四大原则,即民族主义、议会民主、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并把它载入国大党党纲。根据国大党制定的上述建国方针,1949年印度颁布了新宪法(翌年1月2…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亚学会举办的“印度国大党历史与现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7日至1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四川、云南、吉林等省以及解放军的代表50名出席了会议。代表中包括印度已故总理英·甘地的老同学魏风江先生和不久前回国的我国前任驻印度武官朱纯。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一、印度国大党的性质和历史作用;二、对印度国大党主要领袖人物的评价;三、独立后印度国大党的内外政策。讨论重点是第一个问题。关于国大党的性质,大致有七种不同提法:资产阶级政党、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大资产阶级政党、地主资产阶级政党、资产阶级地主政党、各阶级联盟、全民党。上述名  相似文献   

6.
苏联印度学家狄雅可夫和萊斯涅尔教授,在苏联共產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以新的观点寫出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斗爭中的作用”一文。作者检查了苏联印度学家过去对上述问题看法的錯誤和片面性,并对印度國大党及其領袖之一的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斗爭中的作用作了新的估价,从而基本上扭轉了过去反映在苏联印度学著作中的一个重大錯誤——否定國大党和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斗爭中的作用。我們对狄雅可夫和萊斯湼尔教授上述文章的論点,基本上是同意的,而且感到这篇文章对学習印度现代史的帮助很大。但是,对上述文章的个別論  相似文献   

7.
医疗价格规制过程是一个个人与利益集团从矛盾与冲突,到协调或整合的政治过程。政府需要运用政治技巧、激励规制等手段,提供制度平台,实现利益表达、博弈、调控的制度化,提供开放的合法利益表达渠道,让各种力量在相互博弈和沟通中达成共识。同时要通过规制组织机构的分权与整合,提高政府在利益集团政治中的自主性与民主性,防止软政权化及集权化,保持管制的均衡。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 ,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内涵 ,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 ;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 ,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王丽 《阴山学刊》2006,19(6):40-43
印度国大党由独立后长期执政到渐进衰落,多次失去执政地位到东山再起,由兴到衰、由衰而兴,其兴衰沉浮值得我们深思。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大党成功实现了政治制度化,这对于印度以及国大党自身都是意义非凡的。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一个政党必须根据国情、党情建设党,以保证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从执政党的角度看,一个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维护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中产阶级在1947年独立后印度的十年坚守甘地与尼赫鲁的遗产,精神振奋地参加印度复兴的建设.到20世纪60年代,中产阶级在印度社会的变迁中变得退缩狭隘.经济改革后的中产阶级因为他们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备受瞩目,但对物质生活无限的追求,使中产阶级陷入了无比的压力中,身体心理、个人家庭都产生问题.印度的未来和印度中产阶级的未来尤其应该值得中产阶级思量,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公平理念和现实,最终会造成阶层的断裂,戕害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鞋子和糖     
这是关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甘地的两个故事。  相似文献   

12.
李运昌 《阴山学刊》2006,19(4):87-91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行为体纷纷通过经济的手段进行“博弈”,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是日本战后外交追求的主要目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日本对中国、东盟、印度、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推行经援外交,其实质在于为其政治目标服务。从日本的经援外交的发展与变化,分析日本在经援外交上的成败与得失,可为新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 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日,是印度伟大的爱国者圣雄甘地逝世十周年紀念日。中国人民和友好的印度人民一样,在这些日子里,怀着崇敬和悼念的心情紀念着这位偉大的爱国者。甘地,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思想和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因而对他的历史作用的評定也是很困难的。过去的許多历史学家、政論家以及論述过甘地的其他作家,一股都发生过兩种偏向:一种是資产阶級的历史学家,他們都过高地估計了甘地的历  相似文献   

14.
一 随着2004年5月22日印度新总理曼莫汉·辛格的宣誓就职,纷纷扬扬的印度政坛终于尘埃落定.国大党在索尼娅·甘地的领导下,终于东山再起.对于一直远离政治的索尼娅·甘地的胜出,笔者认为,有以下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桑坡作为一个以传统皮毛加工及伊斯兰信仰为特色的中原回族村庄 ,建国以来其村庄治理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较为典型的变迁期 :一是国家权力的控制性介入与文化断裂期 :二是国家权力的建设性介入与社区全面发展期 :三是在新的宏观社会背景下 ,社会组织力量竞争性互动与村治重建期。在这一过程中 ,国家权力、宗教权威、新经济权威这三种原在及新生的社区权威在错综复杂的相互矛盾和抗争中互动、融合、博弈、共生 ,以求最终实现现代政治、经济、文化规制下的新村治的积极重建。  相似文献   

16.
郁龙余 《学术研究》2000,(1):120-123
印度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近代。《辛格日记》(《在中国的十三个月》)是早期印度人对中国的宝贵记录。中国学在印度的真正兴起,应归功于诗哲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成立,对印度中国学研究贡献巨大。中国学在印度的发展,得到许多著名人士的支持,如印度的甘地(M·K·Gandhi)、尼赫鲁(S·Nehru)及中国的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戴季陶诸公。随着中国学在印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中国学家和优秀学术成果。而谭云山和师觉月(P·C·Bagchi)则用力最勤、成果最著。当代,印度中国学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7.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长时段历史意义并改变中国固有文化结构的文化传播活动。从重复性博弈来看,佛教以合作盈余、优势互补、最小最大相对让步等策略与儒道等文化形态进行长期博弈,逐步实现了中国化;从演化博弈来看,外来佛教与本土儒道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并不断淘汰其不适应中国化的传播策略;从脱嵌论来看,外来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是以文化脱嵌—文化再嵌—切入文化弹性嵌体的方式实现的;从增长本质来看,佛教中国化是一个能够持续为中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和精神生活提供有效信息的漫长进程。  相似文献   

18.
陈晓阳 《阴山学刊》2007,20(4):77-82
锡克教兴起于16世纪初,由印度教分化发展而来。锡克教徒英勇善战,对莫卧儿王朝的宗教压迫和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印度独立后,锡克人要求建立锡克人占多数的大旁遮语邦,政府不允,从而引发了旁遮普问题。锡克宗教狂热分子和分裂主义者从此开始年复一年地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和大规模骚乱。最终导致1984年英.甘地总理命令军队袭击锡克教圣地金庙的所谓"蓝星行动"。英.甘地因此而被锡克教徒刺杀。旁遮普问题直到上个世纪末才基本平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同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参与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模式各具特色,在寻求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教训.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印度的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但与中国相比,其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印度的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方式结构和国别结构更加合理化,外贸规模的增速更加适中,但外贸政策略显保守,市场开放度不够,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印度的间接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持有的国际储备和外汇储备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但相比中国,由于规模限制,其影响力和地位有待提升;在世界治理体系中,印度遇到的阻碍力量更加小,经济外交政策更加灵活,但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还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20.
备受国人关注的"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充分折射出我国公共决策中利益博弈的新动向,即公共决策主体实现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各种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形成多元利益关系,从而推动各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最终促使公共决策重新步入正轨并实现其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