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近代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国究竟走什么道路问题的争论。尤其是每当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这一争论更为激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浪潮一次次地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走对了”的问题尖锐地提出来,要求人们作出严肃的回答。马克思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性,把它与其他历史进程相比较。”按照这一方法论原则,我们不仅应该从中国近代本身的历史发展中,而且应该从当时的世界历史这一广阔背影中来考察中国的前途问题。这样的考察,至少可以给我们开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世…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还是对它的成熟形态和发展前途的解读,都不能脱离世界历史语境。在此语境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理论。该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包含三个方面,即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方向,即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即保持中国特色。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关于两制共存时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它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当两制共存时代结束后,它必定在完成历史使命后退出历史舞台,届时也将会有新的世界性理论形态出现。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指导思想,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共同力量,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热情。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产物,中华民族对中国梦的追寻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寻梦过程,并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光明大道。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其梦想关系着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梦、欧洲梦破灭后,中国梦承载着人民的真正梦想,走文明和平发展之路,它创造的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崭新形态。实现中国梦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它必然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开辟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这不仅对于中国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具有关键性作用,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历史性意义。中国道路的开辟,以新的理论内容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新的实践内容重塑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关系,以新的价值内容彰显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勃生机。新时代,不仅要增强中国道路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而且要增强道路自信和道路自觉,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逝世以后,对马克思理论的诠释和实践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局面。马克思思想的架构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历程。1845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范式转型",即从人道主义哲学批判,转到对人类社会的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马克思理论旅行到中国时,正值中国"救亡图存"之际,因此它作为一个有可能使中国扬弃当时的发展困境的新的意识形态而受到关注。郭沫若等中国学者首先尝试把马克思五种生产方式更迭的历史发展模式用于解释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宏观理论与具体场景相协调问题。论文对马克思的"奴隶制"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以及中国的历史现实进行了对比探究。论文认为,从跨文化和比较思想史的角度对马克思理论的各种释义和与之相联系的实践经验进行再认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世界历史"是贯穿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要思想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精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个维度展现了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发展阶段认识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动力、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认识,从而推进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3种政治文明:臣民社会(古代社会)政治文明、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以及公民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以市民社会政治文明摧毁臣民社会政治文明,以公民社会政治文明取代市民社会政治文明,这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曾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严重威胁,一个时期以来,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遭受挫折。究其原因,在于经济上的失败,进一步说,在于具有细技未节修补性质的经济体制的失败,中国改革的成功强有力地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的关键是,通过不断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而最终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教训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十分丰富,最根本的就是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基本要求,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当前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的执政理念,把握好党员队伍、阶级基础与组织体系、作风建设环节,理顺党的存在发展与民心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社会主义选择可以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阶级的选择。以小农为主的农民阶级作为小私有者 ,在一般情况下对主张集体公有的社会主义有着本能的反对。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对土地兼并的疯狂性和封建剥削压迫的残酷性造就了中国农民对土地国有制的依赖性和强烈的社会平等愿望。中国农民的这一历史特征是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半殖地半封建社会捷足先登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论及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时说:“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三中全会则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拨正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前进的航向。因此,我们不妨借用列宁的这段话来说明三中全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从一开始它就以资本主义私有价值现念的对立面反映在西方一些进步思想家的理想中,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逐步形成了以马恩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在西方工业化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深,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在西方出现了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在它的发源地逐步走向低潮,却在落后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落后国家能否通过、又该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来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只有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去考察,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历史前提,是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条件.今天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危机并未解决,只不过随着矛盾和危机由一国范围扩展到了全球范围而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回旋余地.随着全球性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和危机的加剧,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 ,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中华民族的先驱者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和探索。这种努力和探索的最终结果就是使我们民族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明 ,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当时的时代条件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唯一选择 ,因而 ,它也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富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缘起,在于毛泽东“一五时期”后的持续探索。探讨以反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条主义为先导,深入思考关于“虚君共和”改革何以必要,关于“企业自主权”如何有效实现,关于“学会以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以及关于积极发展对外经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学习借鉴先进文化等等。内容所及都属后来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探索是对于“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求解,也是对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探索,成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在介绍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每一个历史阶段 ,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主要特征的 ,不能主观地跨越历史阶段。但是 ,历史上曾有过跨越历史阶段发展的国家或民族 ,但都不是“纯粹”的跨越。中国的社会主义跨越式发展也不是“纯粹”的 ,它和资本主义生产力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为了推动中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变得更加完善 ,共产党制定出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 ,中国的经济广泛地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将谱写出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这是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大作文章的问题.长期以来,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大量迷雾,什么选择“失误论”、“超历史阶段论”、“违背历史规律论”等等.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的需要,是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需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强调了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消灭狭隘的民族地域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辩证过程,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普遍现象。这就为合理界定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化追求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形成的,但西方社会的矛盾又使近代启蒙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联系,形成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命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扫除了现代化的政治障碍,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但计划经济又使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不相兼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改革开放启动了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思维方式转变;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传统理想创新相结合,使之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以人为本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实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