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知识之窗     
毛泽东十八次畅游江河 毛泽东很喜欢游泳,建国后,他虽年过半百,仍到江河湖海游泳,据报载,就有十八次。 第一次,一九五五年六月二十日在湖南湘江游泳,历时六十分钟。 第二次,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在  相似文献   

2.
(一)1902年,少年毛泽东进韶山南岸私塾,启蒙老师是邹春培,在邹老师手下学了二年半。毛泽东读书很认真,肯动脑子,功课没有完,谁也拉不动他。他总是一句一句地默读,一笔一笔地写。当时私塾教的是经书,儿童是很难读懂的。书里说的是什么,老师也不讲解,讲也讲不清楚。毛泽东按照老师的规定,读完功课。他记忆力强,领悟也快。有一天,邹老师给他点书,教他一字一句地读。他却说:春培阿公,你老人家不用点书,省得费力。邹老师要他背书,他果真一字不错地背出来了。邹先生喜爱地说:“教这学生真省事。”从此,同学们尊称毛泽东为“省先生”。毛泽东从小喜…  相似文献   

3.
从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孕育和催生到他的<体育之研究>与"游泳"诗二首的发表,再到建国后毛泽东体育思想在全国的实践,都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即他的政治抱负的施展和人文理想的追求是融为一体的.也是他作为一代著名政治家和领袖人物,其体育思想与他人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4.
他在湘江里游泳,他在长江里游泳,他在渤海里游泳,智者乐水,他拥抱波涛一生。然而,更多的时候,他在书海里游泳,从马克思的莱茵河,到屈原的汨罗江,他熟悉天下的水性。一个猛子扎下去,他变成一条龙,在历史的海洋深处,把中国黑暗的底细摸清。翻身跃出海面,他化做鲲鹏,从九万里日边取来圣火,把中国的山河照明。他是游泳健将,他是舵手,踏平一个个恶浪狂风。假如没有他,也许,中国还在雾里航行……游泳健将毛泽东@刘章  相似文献   

5.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注重养生保健。他早在青年时期就著有《体育之研究》一文。该文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只有具备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才能担负起艰巨的工作。他曾亲笔为国家体委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身体力行。游泳这是毛泽东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一项运动。游泳最能显示他的体力和意志,显示他与天奋斗、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的气魄。他特别喜欢到大风大浪中去搏击,在他63岁、73岁时还两次横渡长江,各历时75分钟,游程15公里。游泳的距离、时间前所未有。他擅长侧泳、仰泳。游泳能使全身得到锻炼,促…  相似文献   

6.
1970年夏,毛泽东住在中南海内一个叫“游泳池”的地方。这里环境幽静,既可游泳又可办公,是毛泽东工作、生活、锻炼之处。这处建筑,是建国后为中央领导同志游泳而修建的,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游泳池。毛泽东住在室内游泳池旁,一间供临时休息的、不太大的房间里。此处还有一间大厅,里面摆放着藏满书的书架,是毛泽东会客、读书、工作的地方。当时的毛泽东早已是古稀之年。77岁高龄的毛泽东不再像以前那样“红光满面”,比较憔悴,皱纹爬满额头,头发花白,显得苍老多了。但他的头脑依然那样清晰,思维那样敏捷,谈吐那样侃侃。他与…  相似文献   

7.
刘威 《山西老年》2010,(2):15-15
朱德:三改其名朱德出生时,母亲给他取的乳名叫"狗儿"。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又给他改名为"朱玉阶",希望他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堪称20世纪中国第一伟人。时势造英雄,历史造就伟大人物。从文化的角度对少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进行解读发现家庭文化的熏陶、私塾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现实的警醒是促成少年毛泽东文化性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阿虎 《老友》2012,(12):55-55
清朝乾隆皇帝酷爱并擅长对对联,给我们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相传他下江南时,见一私塾先生家张灯结彩办喜事。乾隆要试试这位私塾先生学识如何,便叫侍从给这家主人送去三个铜钱和一上联,联语是:"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一时间这位私塾先生被难住了,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左右为难。主  相似文献   

10.
考究青少年时期毛泽东世界观的变化,我们认为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1899年—1912年在私塾、小学、中学期间毛泽东的世界观由经验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1913年春—1918年夏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毛泽东的世界观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转变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1918年  相似文献   

11.
当朝霞染红了天际,当红日冉冉东升,我看见毛泽东在祖国大地上漫步,我看见一位老人伟岸的身影。人民向着领袖欢呼,又感觉到了他的笑貌音容,毛主席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不过是结束了一次长长的远行。他还要到鲜花翠柏间去吟诗泼墨,他还要到江河湖海中去击水游泳,他还要在书房中手不释卷,他还要在会议上谈笑风生。他将永远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他将时刻惦记亿万的人民群众,他将与祖国的蓝天大地同在,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毛泽东在祖国大地上漫步@任东方  相似文献   

12.
关邑 《老友》2013,(10):9
为农民立传少年毛泽东从识字起就爱读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说岳传》等。有一次,毛泽东问私塾里的小伙伴们:"我们读了这么多书,知道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为什么这些书上没有一个种田的农民呢?为什么我们农民上不了书呢?为什么书上都是文官武将的事,而没有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封建文化的批判与国民性改造意识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真实原因,也是他一贯的立场和基本观点.毛泽东在道德伦理体系上与梁启超、陈独秀、鲁迅等人的反旧道德思想有继承关系,而武训、梁漱溟等人在道德伦理体系上与儒学传统有着继承关系.毛泽东晚年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在人心改造问题上"名同实异"两个部分的矛盾.我国实现民主政治必须实行法治.  相似文献   

14.
钟平 《源流》2012,(2):22-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谈及"乌坎事件",他肯定了汕尾的负责同志在事件处理中敢作敢当,"现在想做太平官,群众不允许","不敢担当,首先就不及格了"。至于怎么把问题处理得更好,则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谈到群众工作时,汪洋还提出,领导不能怕群众。  相似文献   

15.
钟平 《源流》2012,(3):22-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谈及"乌坎事件",他肯定了汕尾的负责同志在事件处理中敢作敢当,"现在想做太平官,群众不允许","不敢担当,首先就不及格了"。至于怎么把问题处理得更好,则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谈到群众工作时,汪洋还提出,领导不能怕群众。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早年的诗歌、书信表露了他开阔的胸襟和渴望济世安邦的情志;青年毛泽东的最高理想是探讨宇宙的"大本大源",他的人生理想是完善身心自我实现,他的社会理想是"大同"世界。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个人认为他在中央苏区时期遭受临时中央"左"倾路线的排挤与打击的根源来源于共产国际,来源于斯大林路线,因为在他看来,统治临时中央的王明"左"倾路线听共产国际东方部的,东方部听斯大林的。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广州暴动失败后,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革命方式开始持支持态度,临时中央对毛泽东的排挤并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认同,相反,共产国际的态度是要毛泽东加入政治局,并且对他加以宣传。  相似文献   

18.
听说大白鹅得了游泳冠军,小花狗拜了大白鹅为师,请大白鹅教他游泳。大白鹅说:"游泳时,身体要保持平衡,双眼要紧盯着前方……"小花狗按大白鹅说的方法去做,结果灌了一肚子水。小花狗不甘心,又去找青蛙,青蛙说:"游泳最讲究  相似文献   

19.
王淼 《老友》2014,(9):13-13
正1951年春,梁漱溟根据毛泽东要他"到南方去看看土改"的建议,参加了由章乃器领导的土改分团到了四川。在四川,邓小平的年轻、精明能干和高水平,给梁漱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梁漱溟回到北京后,毛泽东派车把他接到中南海去谈话。一见面,毛泽东对梁漱溟说:"四川土改团的情况,章乃  相似文献   

20.
"私塾末年"中国私塾教育受到西方新式学校教育的强烈冲击.面对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私塾教育不得不从课程等多方面作出调整以应对外部的严峻挑战.私塾课程的调整也直接指向了新式的学校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后者对前者的胜利,但学校教育的课程也有着私塾课程挥之不去的影子.二者在冲突与竞争中发展,又在互补与传承中逐渐融合.这也给了当下的课程改革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