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声音镜子女人--玛格丽特·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马那瓦卡系列小说中,运用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刻画出一群执著探求存在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以此来挑战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文学传统.凸现了劳伦斯为阐述女性在父权制的话语中"言说生命真相"而作出的抗争所采取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威拉·凯瑟作为美国小说史上一位主要的作家,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威拉·凯瑟的小说是伴随着她笔下成熟女性形象及边正发展题材的故事而逐渐走向完善的。威拉·凯瑟的小说反映了她对于美国女性文化的一种渴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文学中的主人公简·爱与莎菲,是两个富于新质特征的女性典型形象,她们争取人格独立平等、向往灵肉一致之爱、要求理智控制情欲等思想性格特色,超越了传统女性的精神内涵,标示了现代女性的情爱理想和价值取向。虽然她们所昭示的妇女解放的出路还比较朦胧、迷茫,但其作为先躯者筚路蓝缕的开辟之功,是不能抹杀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简·爱》和《莎菲女士日记》成为中西方文学中女性争取人格独立、呼唤平等之爱的最早的“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的女性意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珊德拉·M·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的名作《阁楼上的疯女人》中的观点,分析《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内心性格及其反抗,进一步揭示作者通过人物刻画所寄寓的表达自身、表达女性群体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许多身处逆境,不甘沉沦,奋力抗争和顽强追求的女性形象。《简·爱》、《谢利》、《教师》、《维莱特》等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相继出现,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赢得了普遍热烈的赞扬。这已为许多评论文章所论及,在此无需赘述。但我认为,有这样两个问题可以深入探讨一下: 一、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简·爱”式的女性形象,她们共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夏洛蒂笔下的女性形象较为典型的有简  相似文献   

6.
西蒙·德·波伏娃是存在主义女性观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女性观是女性问题的唯心主义思想产物,它混淆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未能指出女性解放的道路,只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才是深刻揭示女性问题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晋书·列女传》中记载了若干有才有识有勇有谋的女性。说明在男性史家服务于道德教化的目的下 ,仍掩盖不住女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福斯特作品中的女性在文化冲突中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傲慢偏狭的老一辈女性群体代表的是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势力,经过心灵的转变而成长的女性代表新旧力量的冲突以及女性的最终觉醒,而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性群体象征着知识分子新女性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宋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形势是对于宋代著名女作家的个案研究比较深入,而整体的综合研究则属初创阶段,最近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的出版,无疑是一个研究的新起点。它从美学角度切入宋代女性文学研究主题。全书分六章,从六个角度对宋代女性文学审美作了整体观照。分而言之:第一章《宋代女性审美主体觉醒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历史文化传承、宋代社会现实两方面,论述宋代女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现象。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数字,证明宋代妇女受程朱理学的束缚虽然还没有体现,但其自由度并不大,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就澳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怀特笔下的敬神、渎神主题作以探讨,指出了其中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及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在其小说作品中表现出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运用各种死亡意象变形,渲染黑色幽默的死亡氛围,探索女性的死亡言说和死亡书写,阿特伍德在其多部小说中编织出纵横捭阖的庞大死亡叙事,其目的不仅仅是启发读者对死亡问题本身的思考,而是引领人们对生命价值、道德意义的深度关怀.阿特伍德笔下的女性们通过感受死亡、体验死亡,获得与死者协商的机会,完成了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人生逆袭,体现出阿特伍德对女性的生存状态、自我追求、命运轨迹的人文主义观照.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英国女性的代言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论述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重点介绍了简·奥斯丁 (JaneAusten)和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 ,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以 1 9世纪的简·奥斯丁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 ,从纯粹女性的角度来探讨女性问题。在她们的作品里 ,女性虽然仍摆脱不了男性社会对她们的影响 ,但已不再是一味地顺从。以作者和其作品中女主人公为代表的女性 ,为使自己能在男性社会争得一席之地 ,开始了强烈的反思 ,并不断地为争取女性的权利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13.
《温斯堡·俄亥俄》不仅反映了当时美国的部分中西部小城镇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向人们展示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女性观。通过对舍伍德·安德森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体系的分析,对其与女性交往的经历和对他的代表性小说《温斯堡·俄亥俄》中女性的心理及形象的分析,来剖析安德森的两种几乎自相抵触的女性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一方面安德森承认新女性的崛起,承认她们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其作品《温斯堡·俄亥俄》中又极力否认新女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老子》与中国“女性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位朋友拿着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德·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女人》问我,中国有没有“女性哲学”?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举台湾学者吴怡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生命和方法》一书为证。在那本书中,吴先生颇有见地说,中国女性在默默中相夫教子、茹苦含辛,稳定了整个民族文化,她们的贡献是无法估计的。在他看来,中国男性用很多漂亮的字眼去称颂女性的  相似文献   

15.
对《傲慢与偏见》中两位女性人物伊丽莎白·班纳特与夏绿蒂·卢卡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比,阐释了两位出身相似、社会地位相当的女性最后不同归宿的原因.奥斯丁对伊丽莎白这一正面人物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充分体现了她进步的女性主义意识,这在当时乃至于现在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其他现代主义作家相比,戴·赫·劳伦斯似乎更注意对女性人物的描写。他在小说中创造了若干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其中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可说是厄秀拉·布朗文。劳伦斯把厄秀拉写成了一个现代女性,写得真实,足以表现现代西方社会女性的重要特点。厄秀拉是劳伦斯一代的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劳伦斯的弗丽达的原型。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的人的反抗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简·爱》女主人公简·爱的反抗精神 ,剖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及女性的处境 ,目的在于借简·爱的反抗精神激励中国女性珍视和保持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简·斯迈利的小说《一千英亩》以女性视角勾勒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创伤体验,书写了美国20世纪普通女性创伤的全景图,展现了吉妮从躲避创伤、直面创伤到走出创伤这一艰难的生存与救赎历程,揭示出简·斯迈利在关注女性个人心理创伤的同时,更以细腻的笔触直指造成以吉妮为代表的女性群体创伤的原因,反映了简·斯迈利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和对生态危机的忧虑。  相似文献   

19.
济慈在其短暂一生中真正爱过的三位女性,她的母亲弗朗西丝·詹宁斯,乔治娅娜·威里和范妮·布劳恩,都在济慈的生命史上产生过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济慈母亲对他的爱以及济慈对母爱的回报所产生的恋母情节促使他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因母爱的不完美以及自身生理上的缺陷而产生的心理上的自卑感使济慈在所爱的乔治娅哪·威里面前难吐真言。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恋的心态与信念使他写出了追求理想爱情为主题的长诗《恩狄米昂》;济慈与范妮·布劳恩甜蜜而痛苦的爱情给了济慈持久的创作灵感。济慈大部分成熟之作正是在长达两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爱中完成的。可以说,济慈的优秀诗篇、诗歌成就是爱情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20.
权·力·商·品·化·论·析赵心廉一、问题的提出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在全国迅速展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反腐败政策措施、规章约法相继出台,腐败现象大曝光,一批贪官和腐败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处,民心大快。从报纸、电台、电视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