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黄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事物的发展总有个规律,和声的发展也是这样。一种和声手法,经过蕴育、萌生,发展以至成熟,最后又为继续发展所突破而重复同样的过程,如此循环反复、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中间形成各发展阶段,各阶段间存在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3.
陈琼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2):81-85
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和声手法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传统,博采众长而又风格独特,而且与诗歌结合紧密而贴切,在整体表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手法主要体现为一般意义上的、线条因素上的、持续因素上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倪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2):152-154
德彪西(ClaudeDebussy)是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和代表人物,其作品追求音响色彩的变化,有别于古典、浪漫时期所有大师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管弦乐作品。他的管弦乐作品运用了独特的配器手法,表现出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陆慧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111-113
调式思维作为和声手法的原动力之一,一直对其产生着潜在的影响。从调式混合的手法、主和弦的模糊法、大小调体系内的半音化、其他特种调式的渗入等四个方面对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组曲的调式思维与和声手法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普氏的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6.
丁雪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5):110-112
19世纪下半叶是法国艺术歌曲发展的辉煌时期,这方面的创作以福雷和德彪西的成绩最为突出。通过对福雷、德彪西具有代表性的6首同词艺术歌曲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的畀同,使我们了解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诠释相同文学素材的。 相似文献
7.
和声语言的使用是克洛德·德彪西音乐艺术中最有独创意义的部分。他是在晚期浪漫派、民族乐派和声基础上 ,以革新的思维 ,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 ,终于突破了统治欧洲音乐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的大、小调和声体系。树立起以色彩表现为主的印象主义和声的新风格。这是和声学中的内部矛盾———即“功能”与“色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色彩因素居于主导地位的表现 ,是大、小调功能和声经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阶段而发展到另一极端的结果。在他的作品《牧神午后》中充分体了这一特征。就和声语言及运用手段相对古典和声学来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9.
10.
魏媛莉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本文从和弦结构、调性观念、调式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二十世纪和声表现出来的观念与特征。20世纪的和声理论发展是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形成了"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20世纪和声理论又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是对传统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史百水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鲁迅一生写了十多首政治讽刺诗。这些诗不仅具有很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艺术上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在诗中塑造的讽刺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经久不灭的印象。鲁迅的讽刺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除了饱含着革命家深邃的思想以外,和他所运用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李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85-186
肖邦这位钢琴诗人在钢琴曲创作方面独树一帜,同时他的和声也具有自己的独特色彩,肖邦身处浪漫主义时期但仍采用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框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浪漫主义和声,本文通过肖邦前奏曲来研究肖邦和声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庆华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196-198
宗祠园林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园林形式,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和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在探讨宗祠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艺术手法与内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以极具代表性的晋祠园林为例,阐述宗祠园林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以期今后的宗祠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能更好借鉴合理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15.
陈燕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22-224
中国钢琴曲《涛声》是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中的第四首,这部钢琴组曲被誉为中国钢琴音乐在新时期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钢琴曲《涛声》的曲式结构、旋律的分析探讨了这首钢琴曲的创作手法,希望能使演奏者对这首钢琴曲有全面、客观、详细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演奏中国钢琴曲。 相似文献
16.
张贤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正> 讽刺是铸成鲁迅杂文强烈战斗性的一个有力因素。在鲁迅的杂文中,作者经常地大量地通过语言修辞的艺术手法进行讽刺,取得了多方面的强烈的讽刺效果,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鲁迅杂文中的这种讽刺手法,很多同志都在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想就鲁迅杂文中的讽刺语言艺术也来作一点粗略的分析和探讨。 (一)搭配“反常”,巧用矛盾,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词语本身搭配的表达作用,利用词语的意义关系来进行讽刺。这种方式在鲁迅杂文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所谓“搭配‘反常’,巧用矛盾”,是指修饰 相似文献
17.
先秦音乐和声因素及和声观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鸿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
作为近现代多声音乐的基础理论学科的“和声学”,在我国起步是较晚的。自20世纪初欧洲“和声学”理论传入中国,至今仅有70余年的历史。而作为音乐艺术基本要素之一的“和声”及和声观念,在我国却渊源较早,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仅不落后于其他民族,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踞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习乐讲究师承,以口传心授为主,记谱方法较为简单,故保存至今的多声谱例很少,且难翻译,不能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多声音乐发展的实际。但从考古挖掘中发现的古代 相似文献
18.
俞飞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6):92-93
继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之后 ,德彪西开创了印象派音乐 ,并将其推向辉煌。钢琴曲《月光》和管弦乐合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两部代表作品 ,也印载着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及其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京封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2):196-202
克劳德·德彪西是世纪之交欧洲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由于德彪西的音乐十分强调个人的感性体验,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往往是遵循自己的感觉规律、根据色彩学原理、重视丰富细致的音色变化和感官"印象"的结果。尤其是在他的调式、调性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音响色彩艺术特征、个性化的美学理念以及对音乐创作技术的大胆革新,成为更深一层认知、分析德彪西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郭宇菁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3,(12):224-225
印象主义音乐兴起于欧洲19世纪末是一种新的艺术文化。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造者,他的音乐作品偏爱复调性和多声部线条,运用新颖的和声,将浪漫音乐的伤感融入到法国独特的“情感反应”当中。它的技巧在于改变了传统的和声体系的韵律化,营造出独特、微妙的氛围。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和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曲式思维以及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