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的汉字词早在1000多年前就传入日本,直到现在还在大量使用.纵观中日词汇交流的历史,根据其特点,以19世纪为限,可以分为2个阶段.19世纪前的中日词汇交流可以说是由中国到日本这样一个单方面传入.19世纪以后中日词汇的交流比较特殊和复杂,有交织之处.本文围绕西方传教士的汉译书籍对日语词汇的影响为中心对这一时期的中日词汇交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3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鬼”进行了对比。首先,从现代的“鬼”的概念上进行了对比;其次,明确了中日 两国鬼的产生及各个时代鬼的形象及举动;最后,通过对中日两国各50人作调查问卷,发现现代中日两国人对于 鬼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基本上都怕鬼,而一部分日本人却喜欢鬼。通过以上3方面对比发现,日本的鬼确 实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但不是中国的鬼文化,而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及中国的道教。而现代一部分日本人之 所以喜欢鬼,大概是因为在现代日本许多地方的节日中,鬼都起到赐福于人,监督督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引进汉字,用于记事,后又用其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冠盖创造了字母——假名,即平假名和片假名,同时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这样日语就成了假名和汉字的混合体。据统计在一般日语文章中,汉字词汇约占40—50%,日本政府虽颁布了常用汉字表共1945字,但实际使用的仍有3000多字。由于中国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背景不一,时间久远,在发展过程中,中日两种语言各自经历了巨大变化等原因,使日语汉字书写、读音、释义等方面与中国汉字颇有差异,尤以后二者为显著,而且极为复杂。本文仅就日语汉字读音作一初步探讨和扼要归纳,旨在提高这一领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中,汉籍东传日本列岛,悠久的历史和传播的规模不仅构成了中日两大民族文化交流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创造了辉煌的东亚古代文明。而且对两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的明朝时期两国的时代背景,探究当时中国汉籍传入日本的方式与特点,从中窥探中国文化的东传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古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5.
日本最初通过朝鲜半岛接受中国的针灸疗法,但因年代久远,这段历史已相当不清晰,相关学者的研究存在矛盾、缺失甚至谬误之处.通过文献考证,厘清了前人对这段历史研究中的模糊矛盾之处.研究结果表明:①朝鲜医师金波镇汉纪武赴日治愈天皇腿疾,并未采用针灸疗法,而是运用了药物疗法.②中国赐日本《针经》一书早于智聪携《明堂图》赴日,这是针灸典籍最早传入日本的事件,而且很有可能是经过朝鲜半岛传入的.③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日朝之间的使节往来传入了针灸疗法,但根据那个时期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可以推测日本通过朝鲜半岛接受了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6.
两千年来,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占有重要的位置.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后,逐渐与日本神道相融合,形成为日本的"儒教",对日本人民的道德观、教育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简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王芳中国发明创造的汉字,自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已逐渐地溶入日本固有的生活、文化中,并发展、形成为今日日本特有的汉字文化。一、汉字的传入据有关学者推论,日本人大约从6世纪末开始能够用汉字来表达日本语。汉字在民间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影响是在汉字和汉文化,包括大量汉文典籍输入日本并对日本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发生的。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小说传入日本和日本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接受情况,提出日本古代小说的“早熟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助了中国古代叙事艺术的积累和中国古代小说的传入:不同历史阶段陆续传入的中国古代小说,促进了日本古代小说文体的创造更新和艺术上的进步,使日本古代小说的阶段性发展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对应。本文认为,“翻案小说”和“汉文小说”也应该是日本古代小说中不应被忽视的组成部分;日本古代小说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仍然能够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则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汉字传入以前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的传入,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其在使用和假借汉字的过程中逐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包括平假名、片假名,还包括表现日本文化特色的国字。严格的说,中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两个使用汉字的国家。本文主要考察了汉字在日本最初的用法,论述了假名的产生过程以及日本国字的释义,对与中国汉字相关的几种日本文字做简要、基本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西学亦称兰学.在日本的传播,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对明治维新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学在日本的传播,始起于葡萄牙,西班牙,继而荷兰,然后英、法、美等国、他们将欧美的科学技术、人文科学和富国强兵之道,纷纷传入日本.使日本各阶级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从统治阶级营垒中分裂出来一部份人,接受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学术思想,并用来改造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1.
晚清法学新词的创制及其与日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少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通过利用固有汉字或其组合、音译以及利用偏正结构或后缀构词法等方法,经历了一个不依赖日本而创造政法新词的时期,其所取得的成就为日本明治维新早期吸收欧美政法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中日文化关系的逆转,日本化的西方政法词汇相继通过出使大臣和游历官绅的记述,特别是留日学生编印书刊和在政法学堂的传播,以及来华日本顾问和教习起草新法和系统讲授等途径大量流入中国,催生了中国的现代法学。  相似文献   

12.
刘凤芹 《东方论坛》2011,(5):102-106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词是汉、日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交集。通过对日语报刊中常用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596个日语常用汉字词中,相同的比例最高,占67%,相近和相异的汉字词占33%。这是由日本的汉字政策、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词等原因形成的。而根据汉字词在整个日语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可统计出不懂日语的中国人阅读日语报刊的可懂度最高仅为44.4%,可见日语词汇系统中的汉字词已积淀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研究立足于他者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研究,整理了1965—2019年间日本文部科学省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立项课题。统计发现,该领域日益受到日本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机构与学术群体,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日本学者中国农村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茁壮成长阶段、多元发展阶段的演进趋势,呈现了多领域研究与学科交叉融合、稳固的研究机构与学者、中日学者合作与交流、密切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等学术特征。总体而言,日本中国农村研究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系统整理与译介述评日本学界对中国农村研究的史料信息等是具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有四个鲜明特征:随中日关系而变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并重,译者个人因素突出。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在词汇、观念、形式、题材等方面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呈现。江户时期,形式完备、内容丰富的明清白话小说大量传入日本,给日本文坛带来一抹新气象。他们通过“翻案”明清白话小说,创造出崭新的小说形式——“读本”。“读本小说”的诞生促进了日本近世小说创作的进步和繁荣。本文以曲亭马琴的《南总里间八犬传》为例,分析明清白话小说对江户“读本小说”的影响,为认识中国古代小说对日本江户时期小说发展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汉字被认为是一个可以不断孳乳繁衍的开放的系统。历史上,创制新的汉字一直是应对概念增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代以降,日本的兰学家和来华传教士都使用汉字翻译西方的新概念。在方法论上,日本多用直译法造复合词,而中国由于化学元素名翻译的成功,造新字为译名的方法被认为更符合汉语的本质。然而,来华传教士苦心孤诣创制的大量新汉字,最终为日本直译法的复合词译名所取代。中日不同译名创制法对各自语言的近代词汇体系形成之影响表明,对于有限的语音形式,只靠增加记录语言的符号---新汉字,不可能完成新的科技术语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中日在对外关系方面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史学界对这项政策具有的封闭性研究较多,却往往忽视了它所蕴涵的另一项特性--开放性。中国"闭关"政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中外贸易,尤其是中日民间贸易屡禁不止,两国贸易往来事实上成为"公开的秘密"。日本"锁国"政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德川幕府主动开放长崎一港,与外界进行交流。中日两国闭关锁国政策所具有的开放性使中日文化交流的传统得以延续,并且使此期中日文化交流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关帝信仰的形成、东传日本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帝信仰形成于唐,至宋广为流播,历经元明清各代,备受推崇,深受民众信奉.宋元之际,大量的中国僧人和商人往返于中日之间,关帝信仰遂东传日本.伴随着长崎中日贸易的发展和移民的东渡迁徙,关帝信仰迅速流入长崎并传播各地,不仅在当地华人中极为繁盛,而且还对日本的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关帝信仰的东传来探讨中日两国神灵信仰之神韵,实为研讨两国社会心理和信仰文化交流的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