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确定是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的关键。为此,从理论上分析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内涵,并探讨在特定税制模式下应税所得的确定就显得十分必要。分析所得来源的合法性、所得的货币性和交易性、所得的规则性,提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下应税所得的确定思路。  相似文献   

2.
应税所得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所得税法的国际惯例为依据,对应税所得的若干法理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各国学者虽对应税所得有不同的主张,但各国立法时并未拘泥于某一学说,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其所得税法理论体系。从各国所得税法的理论和实践看,应税所得可界定为:法人和自然人在特定时间具有合法来源性质的并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纯所得,从总体上可概括为经营所得、财产所得、劳动所得、投资所得、其他所得五类。我国应税所得的立法基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要完全接轨,须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  相似文献   

3.
应税所得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所得税法的国际惯例为依据,对应税所得的若干法理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各国学者虽对应税所得有不同的主张,但各国立法时并未拘泥于某一学说,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其所得税法理论体系。从各国所得税法的理论和实践看,应税所得可界定为:法人和自然人在特定时间具有合法来源性质的并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纯所得,从总体上可概括为经营所得、财产所得、劳动所得、投资所得、其他所得五类。我国应税所得的立法基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要完全接轨,须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  相似文献   

4.
在税率既定条件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应税所得,而应税所得的确认又取决于“费用扣除”标准的规定。现行个有所得税制度对“费用扣除”的设计存在很多缺陷:对纳税人福利水平的确欠科学且有悖横向公平原则,缺乏弹性以致于弱化了个人所得税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等,使个人所得税制度偏离了公平的目标,弱化了个人所得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为此,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内容之一就是“费用扣  相似文献   

5.
正分开计税对你来说是划算的个税法规定,个人所得共有11个应税项目,除最常见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外,包括个体户经营所得、股息及红利所得,还有中彩票之类的偶然所得和未明确规定的"其他所得"。中国实行的就是这种分类课征制,即对纳税人的各项所得项目分别规定税率并单独计算征收税费。它的好处是你的收入越多元化,且单项越低,则税费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与立法问题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不少问题及缺陷。比较国外企业所得税制的不同模式,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应合并两税,选择统一、公平、规范与简明的法人所得税制模式。中国法人所得税立法应在纳税人范围的确定、税率的设计、应税所得的确定、税收优惠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通过税收调控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意义深远。我国促进对外投资的税收体系总体上缺乏规划,相关税收政策不系统,产业、区域导向不明晰、手段不完备,抵免制度、应税所得的认定与缴纳规定也存在不足,税收征管、服务方面更需改进。建议通过政策组合来实现投资的产业、区位引导;有条件地实行综合限额抵免法,降低间接抵免持股标准,明确多层间接抵免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收饶让;建立海外投资风险准备金制,完善应税所得的认定,优化利润汇回管理,健全法规机制,加强对避税等的监管;同时注意提供更多信息服务与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8.
琦琦 《社区》2010,(36):26-27
你知道工资单上缴税一栏的数字是如何得来的吗?除了工资,哪些收入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什么收入看似增加了,但拿到手里的真金白银并没有变化?《社区》杂志教您合理应税,实现财富最大化。关于缴税,你得了解的事儿A哪些收入需要缴税?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奖、劳动报酬所得、稿酬、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包括中奖奖金)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实习生报酬税目问题的讨论并没有取得共识,该问题根源于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回溯工薪所得与劳务所得认定标准的立法谱系,说明判断劳动关系的本质在于人身从属性,不能将劳动合同等价为人身从属性。纯粹从有无劳动合同判断是否形成劳动关系、劳动所得是否认定为工薪所得,在条文逻辑、主观目的和客观目的上均对实习报酬税目判断产生消极影响。针对劳务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的社会现实,需要我们借助法律解释技术,以目的解释、法律推定和设证推理等方式,严格依法认定劳务所得,并结合现有案例和法律法规明确人身从属性的判断标准。在难以判断时,从立法原意和社会效果出发,推定为工薪所得,从而更新实习报酬应税项目的具体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设计中存在着资本所得轻征税、劳动所得重征税、费用扣除不合理、税率复杂等缺陷,加剧了税负在高低收入者之间的累退倾向。只有重新设计科学适宜的个人所得税率机制,并建立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制,才能既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效率价值,又不失社会的公平价值。  相似文献   

11.
预约定价安排并非逸出税收法定主义框架范围之外的异化物,但其对法的安定性构成的挑战亦非杞人忧天。与已然“应税事实”的认定或者推定不同,预约定价安排确切地说是对尚未完结的未然“应税事态”进行预设和制约的协定。但是,由于在中国的法学文献中,作为事实关系的应税法律已然事态一般不加区别地被视同为应税法律事实,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广义的“事实”概念,因此,将预约定价税制作为应税事实认定制度也未尝不可。从哈贝马斯的理性商谈理论来看,基于预约定价安排的事实认定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认知结果,属于“合意论”或者说“共识论”。预约定价安排确定的法律事实其实是建构的制度事实。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特性决定了其需要从自身独特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出发探索创新预约定价实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在长期股权投资业务中,当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以及对投资企业作分配支付时,因按会计制度所确认的损益与按税法所确认的损益不尽相同而引起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明确界定了这些差异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对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各种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改变税制模式,调整税率结构,调整纳税人认定和应税所得确认的规定,实行年终汇算清缴以及削减和调整减免税项目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刑法理论上关于追缴违法所得的刑罚说、保安处分说、刑罚与保安处分混合说等具有较大不足,刑罚说难以解决不法取得所得与刑罚依赖定罪的矛盾,保安处分说无法解决对人身危险的处分与违法所得属于物的矛盾,混合说实质上属于刑罚说.有关境外立法形成的英国"民刑复合型"理念与制度以及德国的"三元并存型"理念与制度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刑事诉讼法的两次修改对刑法形成了倒逼效应.对违法所得的刑事追缴应当确定为刑事单列后果,不以定罪为前提,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均衡原则.应适时修改刑法,将追缴违法所得与其他刑事处罚措施明确区分,对腐败犯罪违法所得的追缴可以试行更长的追诉时效.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表中要求报送应税所得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项目和数额、扣缴税款数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中EXCEL的设置单元格类型、数据排序、自动智能填充、计算公式、选择性粘贴、取整函数ROUND、条件函数IF等数据计算和表格管理功能,对个人所得明细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最终形成符合扣缴明细申报要求的数据形式,完成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明细数据申报。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研究中引入"经济伦理"的概念,给鲁迅文化研究一个较为确定的分支点.鲁迅对当时中国的伦理判断,有许多是直接关涉经济的,这就为鲁迅的经济伦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可能性.本文以《药》为例,说明了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研究鲁迅的初步所得.  相似文献   

17.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会出现税收调控功能弱化、税负不公平、监管不到位、企业逃避税空间加大、企业难以享受税收优惠等弊端。这就需要通过合理制定和调整行业的应税所得率,尽量减少核定征收企业的数量,实行集体核定制度,建立从核定征收方式到查账征收方式的过渡机制等措施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8.
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了征税模式,对4项勤劳所得综合计征个税,凸显汇算清缴的重要地位。综合所得纳税义务的发生呈分阶段特质:纳税年度内发生应税收入时预扣预缴债务成立,年度终了时综合所得抽象纳税义务成立并与预扣预缴债务抵销,经历汇算清缴后综合所得具体纳税义务方才发生。因此,汇算清缴是旨在为补税、退税提供依据的行政确认程序。由该定性出发,可指引实践中3个方面争议的解决: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无需汇算清缴系为稽征便利而设定灰色区间,其豁免的是申报义务;因扣缴义务人过错导致遗漏申报时,其应承担补偿性与惩罚性责任,纳税人一般仅承担补偿性责任;因纳税人过错导致遗漏申报时,须分情形适用《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和第64条,不宜一概认定为逃税。  相似文献   

19.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行为对象是"犯罪所得"与"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所得"与"犯罪所得收益"中的"犯罪"是刑事实体法意义上的犯罪,不限于财产犯罪。"犯罪所得"是他人既遂犯罪行为之所得,是犯罪行为直接之所得,转化物、交易物、具有有形载体的财产性利益以及部分违禁品都可以成为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是犯罪所得所产生的孳息,包括犯罪所得产生的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两类。  相似文献   

20.
基于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可以适度地规避所得税费用,房地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其盈余管理避税行为值得研究。文章选取2012—2016年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以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操纵性盈余和实际所得税税率为研究变量,分析房地产业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避税程度。分析表明:房地产业盈余管理的避税程度是有限的,且也只有在高税率的企业中避税动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