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天昭宁编著的《擬音語·擬態語辞典》为基础,对《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收录的日本文学作品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检索,然后参照田守育啓·ローレンス·スコウラップ的统语标准,对检索出的日语原文中的拟态词按统语特征进行分类,同时参照刘月华等的词性分类标准对相应汉语译文的词性进行分类,并将以上的分类结果,经过整理、统计及分析后,总结出文学作品中的日语拟态词汉译后在词性方面体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三语习得在语言学中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但其有着较深的社会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基础,本文以迁移理论为指导讨论了二语(L2)(英语)在三语(L3)(日语)习得中的各个方面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三语(L3)学习过程中二语(L2)(英语)与三语(L3)(日语)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因此在三语(L3)(日语)教育中,引入日、英语比较研究的成果,可使学习者正确地理解日语特点,收到积极的效果,同时避免英语对日语学习的负面干扰。  相似文献   

3.
商务日语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商务沟通的实质是跨文化交际,因此,商务日语中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行商务日语文化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这既有《大纲》、教材等客观情况,也有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对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调整《大纲》内容,编写科学、规范的教材,提升教师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商务日语文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刘凤芹 《东方论坛》2011,(5):102-106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词是汉、日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交集。通过对日语报刊中常用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596个日语常用汉字词中,相同的比例最高,占67%,相近和相异的汉字词占33%。这是由日本的汉字政策、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词等原因形成的。而根据汉字词在整个日语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可统计出不懂日语的中国人阅读日语报刊的可懂度最高仅为44.4%,可见日语词汇系统中的汉字词已积淀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从考察鲁迅文学作品入手,对其中的“日语式表达”进行分类解析,发现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借用日语固有式表达;二是自制汉语新词;三是使用具有日语特征的句式。并由此得出这些“日语式表达”以各种形态渗入鲁迅作品的词汇、语法和修辞当中,对丰富鲁迅文学语言的词汇量和表达手法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语外来语的来源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的词汇有“和语”、汉语、外来语三种词汇。一般来说,外来语主要指从西欧语系中汇入日语的词汇。外国语在传入日本时,在语形、语意、语音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外来语在表现新事物、新概念、新思维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日语共同属于汉字文化圈,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国间的词汇交流不断深入,必然会导致中日词汇的相互影响。文章主要以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为语料样本,从产生原因、定义、特点、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不仅在词汇、语法方面,还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研究汉语新词语中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对研究当今中日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状况,以及汉语自身特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日同形词是非常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的学习难点之一。日语中的汉字词虽然与汉语中词汇具有字形相同或相似的特点,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表记、词义、词性、褒贬色彩以及语气强弱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疑似汉字的日语词汇,如不注意很容易造成使用时的误解和误译。在此试着从以上五个方面分析中日同形词的异同,以期对日语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依据二语习得主流理论,高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教材需具备以下特点:符合语言自身的规律、未彻底撇开语法不论、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且能使学习者沉浸于所学语境中。结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现状,目前教学中主要采用的三种教材《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旧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新版)》、《新编日语》在此方面可谓各有利弊,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语能力测试原则上是以非日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测定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能力认定考试,并由「文字.词汇」、「听力」、「读解.语法」这3个部分5个内容组成的分为4个级别的国际考试。研究收集了1991年—2007年的日语一级能力测试听力部分的数据,将听力的内容分类,希望能对日语听力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提高日语初级学习者听力水平的问题,认为导致听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有:对日语语言特征不甚了解,口语基础过于薄弱,单词量小,对日本文化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理解.打好口语基础,扩大单词量,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培养推测联想思维,不断总结听力训练的体会,循序渐进地精听,是听力训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若者言葉”即年轻人用语,是现代日语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现象,它不受传统日语规范的制约,对标准日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文章从词汇、语法和语音三方面对日语中的“若者言葉”进行了归类。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它在发展过程中对现代日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民族文化在其语言中表现的较为充分,而词汇与语言的关系最为根本、最为密切。探索日语丰富细腻的词汇中所隐藏的日本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心理性格特征,对于学习日语,了解日本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日语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词汇误用问题始终都是日语学习者必须面对的难题.由于日语学习者受母语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又加之学习者本人的粗心大意,会导致词汇误用问题的频繁出现.作者从词汇误用问题的实际情况入手,详尽地分析其四种类型的各自特征,从而找出克服日语词汇误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动机是礼貌地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日剧对白以日常会话为基本形式,一般用于交际双方直接接触的场合。在日剧对白中间接言语行为随处可见,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日本人的性格、思维和心理,日本文化的特点由此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的漢语词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日语漢语词来源、词性、结构组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与中文的汉语词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性及特异性,对于正确的认识理解、掌握运用日语中的漢语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语文字体系的宽容性与日本的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语文字与其他语言的单一文字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多样性。外来语在日语词汇中所占比重之大、来源之广在世界上颇为罕见。这表明多样化的日语文字体系在借用外来语方面具有极大的宽容性。外来语数量的多寡,与一个民族国际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尽管借用外来语的能力同时涉及文字等语言层面和文化等非语言层面两方面的因素,但是就语言层面而言,日本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踏上汉化和欧美化的道路,沿着国际化道路不断向前迈进,以至形成今天多元文化共生的局面,主要归功于日语所特有的、可兼收并蓄且适应跨文化交际需要的多样而宽容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18.
日语的发音有“音读”及“训读”两种。本文浅谈汉语音韵对日语音读及训读形成的影响,兼论及汉语对日语语汇变迁所发生的作用,并进行中日词语同字异义略比。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不会孤立存在。它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情感;忽视语言背后的关联文化,就难以真正理解语言。在词汇教学中,仅从字词的基本性质、词义等词法层面来做解释是片面和危险的,这会延误学习者文化时机的把握,容易导致模糊认知和片面理解,并最终影响到具体的语言实践。通过例举教学中汉文化干扰的实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就汉文化干扰性事实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日语模糊词语在日语中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分析日语模糊词语在二外教学中的重要性。首先总结日语模糊表达的几种类型,再运用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法等相关理论剖析该现象形成的文化因素,最后结合日语二外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改进日语二外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