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关于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本文从对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认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职能定位等角度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进而指出应充分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加强对IAF如何深入理解组织的目标、如何采取过程导向的审计方法来增加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如何正确处理执业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我国内部审计日益发展的需要,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文章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并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审计过程、人员素质、评估机制几个方面分析了改善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适逢我国改革开放30年,回顾我国审计的发展历程,审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鲜为人知到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审计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三大审计类别之一的内部审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要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荣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1):23-23,28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工作仅局限于核实财会方面的交易已普遍得到认同,但对企业业务流量方面的风险管理和监测工作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顺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施工企业九大管理风险因素的分析,文章探讨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尚未建立、建立之初、成熟期和完善期四个不同阶段分别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新形势、新定位、新使命下,国家审计工作面临和应对的审计风险发生巨大变化,呈现很多新特点,审计实践中国家审计人员如何提高履职能力,增强风险感知的预见性、敏锐性和时效性是目前审计机关积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国家审计执业逻辑起点,将国家审计机关审计风险分为审计机关主体风险和执业行为风险两个维度,并从风险管理角度归纳为履职担当、操作层面、认定层次、战略层次等审计风险种类,探究由预警、评估、监控、应对构成的风险管理主体多元化、风险管理网络化、风险流程科学化、风险管理动态化运行机制和由质量提升、制度建设、监管问责、思想道德构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以及COSO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分析表明,风险管理框架所关注的公司治理领域和内部控制环节的风险正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构建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六个步骤。我国企业在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中应注意优化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提高内部人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8.
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越来越被视为同业间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得到更大的认可,本文主要阐述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推进,内部审计在股份制试点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定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慧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Z1):79-81
社会经济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导致企业风险的复杂化。由现代企业会计丑闻引发的企业风险管理近年来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理论界和事务界已开始重视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其作为预防企业风险的必要手段研究,但其尚处于不成形的探讨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并由此引出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高景波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58-59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中指出内部审计要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增加价值成为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和判断内部审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努力拓展审计领域、采取参与式的审计策略、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供内部咨询服务等途径来实现其增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议高校管理审计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28-29
通过分析高校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必然性,以及内部管理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的具有前瞻性、客观性、效益性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内部管理审计应以预决算的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重大经济活动的全程跟踪审计作为工作重点,从而推进高校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
绩效审计与管理审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管理审计是比绩效审计高一层次的审计类型。绩效审计对应生产效率,而管理审计对应管理效率。生产效率是对综合绩效的一种评价,把生产效率中真正反映人的主观努力程度的效率定义为管理效率,它的高低可通过综合绩效的动态变化来反映。指出数据包络分析是绩效审计定量化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管理效率和管理可能集概念的建立,使管理审计得到科学定量刻画。 相似文献
13.
颜培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55-56
针对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审计人员素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国家审计机关组织机构以及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流程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基于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与现代组织项目型管理模式理论,构建了项目型结构的国家审计机关组织模式以及项目型结构的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5.
马晓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3):83-86
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对它们的判断与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审计重要性的量化,主观重要性水平与客观重要性水平的趋同与偏离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刘久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58-60,107
按照风险识别、量化、控制和监测四个阶段,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相关方法及应注意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内部审计应在了解风险管理流程、掌握风险管理技术基础上,定期、主动地对风险管理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进行独立的、全面的审查和评价,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一项独立、客观、公正的风险约束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章文芳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78-82
通过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 ,论述了审计风险的不可完全避免性。既然存在审计风险 ,就应进行控制。控制风险必须认知、评估风险。阐述了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 ,以及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审计风险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上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审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高绩效企业与低绩效企业进行了战略管理能力审计。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运用特有的战略管理能力进行创新产品的开发是决定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源泉;第二,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与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第三,我国工业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能力不足,有很大的能力差距空间需要去弥补。最后提出了企业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9-61
目前盛行于各国资本市场的盈余管理,严重阻碍了资本的高效有序流动,我国也不例外。注册会计师应在充分了解盈余管理的基础上,积极识别盈余管理行为,找准审计风险点,并通过采取一系列审计策略来提高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从而真正发挥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在建筑行业管理中的作用。结合工作实践,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投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客观地反映了建筑行业管理现状;剖析了建筑行业管理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