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后现代政治的扩散,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观念和宏大叙事话语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但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全球叙事中的批判能力和理论重建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主义兴起中的激进影响,从深层次上展现出了它在资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思想张力.在后现代语境中,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思想张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立场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后新时期批评话语中,受鲍德里亚超美学关键词"仿真"术语影响而产生的"仿真叙事"概念影响甚广.与"仿真"在西方语境中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功能不同,汉语批评语境中"仿真叙事"术语的基本目标与功能在于"去现实主义化",即解构"现实"、"本质"和"真实"等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论基本观念.作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话语个案,"仿真叙事"这个术语呈现了中国当代语境与西方后现代文论在文化交往和诗学对话过程中流传、模仿、挪用与重构等复杂的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立群 《中州学刊》2005,(6):225-229
"类后现代叙事"是对中国后现代小说的一种特殊称谓,其目的主要是要说明中国后现代小说中西合璧的特色."类后现代叙事"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不但与其生成的文化语境相关,而且也与作家持有的叙事观念有关."类后现代小说"在叙事观念上坚持反本质中心,体现在自我质疑与非理性的关注,消解权威、崇高与拆解二元对立模式,形式与内容有着复杂共生性,体现出"多元与共生"的复杂构成.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的"我"叙事:一种亲和力的构建方式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叙事学与新闻报道的原理同一性关联出发,勾勒了新闻报道的叙事内涵、构成要素表征;又从新闻报道的动态过程出发,围绕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目标,对比分析了一种能够达成该目标的亲和力传播的"我"叙事的特点.针对中国本土新闻报道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对"我"叙事的兴起、发展以及媒介应用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分析,指出了作为一种特定的叙事策略和报道理念的革新,"我"叙事将在时效提升、平等认同激发以及互动距离调适中发挥特有功能,并为有效传播提供有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伍方斐 《学术研究》2006,(12):120-125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叙事的主导模式,经历了由进化论叙事向革命史叙事,再向现代化叙事的转换,这同时也是文学史叙事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并与之互动的过程。20世纪末现代化叙事的盛极而衰,折射出“现代”的问题与危机。因此,文学史的“后现代”叙事的兴起,目的不仅在解构“现代”文学,更在重构或重建“现代”文学。历史地梳理文学史叙事的演变和转型,有助于辩证地把握当前中国的文艺精神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后现代叙事一方面在叙述技巧上不循常规,另一方面在观念上打破了固定的疆界和视阈,而主张多元化和开放的存在状态.前者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一种象征资本;其落脚点更多在于后者.讲故事行为在特定语境里发挥着一种语境策略的功能,观念化的写作更成为它的叙事关键.如何在精英与大众、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找到合适的落脚点,构成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观念诉求.  相似文献   

7.
“类后现代叙事”是中国当代小说中一种极为独特的叙事文本,其目的主要是要说明中国后现代小说中西合璧的特色。同时,“类后现代叙事”也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一道极为独特的景观,它以独特的外部表征超越了以往历代小说的艺术传统,引发了中国小说叙事的艺术变革,并进而使中国当代小说与世界小说艺术潮流趋于同步。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了中国“类后现代叙事”在发生、演进过程以及在叙事艺术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诗人在"诗史"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诗史源于诗人的"史笔","史笔作诗"使诗歌具"史体".诗人对诗歌历史价值的再认识,促使"以诗纪史"成为诗人自觉的创作理念.诗人倡导诗歌要"补史之阙","诗可以正史之讹"、"以心为史"、"史外传心之史"新观点诞生,文学家亦对诗人主体性和诗歌抒情性进行重新认定.明末清初诗人独特的"诗史观"促进了叙事诗的发展,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诗史创作与以前的"诗史"创作拉开了差距,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都是以往中国文学史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9.
我你之辨与现代性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你之辨是指在我你之间作出区分的哲学意识 ,它区别于我它之辨 ,二者意味着两种不同的视角 ,我—你的视角与我—它的视角。这两种视角构成了古典的世界观与现代性意识之间的内在分野。通过我你之辨的视角 ,存在的特殊性也即个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产生 ,而现代性的意识又发端于对存在的特殊性的尊重。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性的意识是在我你之辨中发源的。  相似文献   

10.
真实与虚假混杂,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后现代并不止步于艺术风格,而是渗透到存在的根本,成为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后现代生存在当代中国会形成怎样的伦理困境,困境中的中国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思索,如何表达当代中国特有的社会真实和人生真实?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求求你,表扬我>的解读,展现后现代电影叙事以"消解"的手法,传达出的深刻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的社会制度出现转型,文化学术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与之相伴,古代文艺思想也发生了第一次重要转折:从王官之学语境的文艺思想转而为诸子之学语境的文艺思想。诸子之学虽然由以六艺为代表的王官之学发展而来,但二者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学术系统,在这两种不同语境中的文艺思想也在基本旨趣上存在根本性差异。在这一转折过程中,孔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介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叙事伦理"逐渐成为时髦词汇,走俏干中西文论界.但由于具体语境的规约,中西学者各自强调叙事伦理意涵的一端:布斯等西方学者在"叙事学新发展"的意义上,侧重叙事机制的分析;刘小枫等中国学者则在"伦理批评新道路"的向度上,偏重伦理意涵的阐释.这两种理解和运用方式有其具体历史语境的合理性和不可否认的学术意义.但设若跳出中西文化语境的制约,从文论自身的逻辑类型及其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中西学者对叙事伦理的阐述,其实均未触及它所潜含的真正价值:两种文论类型也即伦理批评和形式批评有机结合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底层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一种文学产物,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表面上与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原因相似.但是,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现时代文化语境具有一种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各种因素多元共生的特点,这使得我国新世纪的"底层文学"的苦难叙事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呈现出一种相对性和多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2-3日,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跨媒介叙事"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近4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6篇.这次会议专题性强,与会者围绕"跨媒介叙事"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从提交论文和会议发言的有关情况来看,会议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跨媒介视野中的中国叙事传统;二、跨媒介叙事与广义叙事学的建立;三、叙事中的"出位之思"、媒介模仿与媒介转换问题;四、跨媒介传播演变中的叙事问题;五、互文性叙事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物"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词,也是它的基石,但要站在变与不变的立场上对待唯物史观,不变的是它的基本理念,变的是"物"的具体形态.而就"物"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言,也不是单一的和绝对的,尚有人类的精神及其外化形式渗透其中.要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抉择,这本身就是成问题的思维,因为人类社会的构成方式和维系过程是极为复杂的,绝非单一的质料与精神所能决定的了的.即便在对"物"的研究上,也应该把分析的规定与规范的要求结合起来,在"是"与"应当"之间寻找其相互过渡的内在逻辑,把事实逻辑与价值逻辑结合起来.既然"物"是流动的,那就要深入而全面地分析现代性语境中的"物"及其流动形态.总之,要在变与不变之间(态度)、"心"与"物"之间(原则)、分析与规范之间(方法)和现代与后现代之间(语境)看待、对待和引领流动的"物"和唯物史观.在原则指引下、在方法指导下、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见出唯物史观之"物"的诸种形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法国当代思想家罗兰·巴特理论话语的"中国之旅".巴特"脸谱"在中国经历了三种角色的"变脸":最初是以一个符号学家面目出现的,尔后变成激进的知识分子,晚近又蜕变为大众文化的吹鼓手.巴特理论话语中国式解读的角色塑造演变,鲜明地反映出"后革命时代"中国当下社会一文化语境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所蕴含的张力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从南朝到唐朝,从道家到儒家,"文贵形似"和"形神兼备"属于两个朝代不同的美学理论和审美追求.唐朝诗人孙逖的山水诗中不但体现了从"文贵形似"到"形神兼备"的诗风之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哲学和审美追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之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双重性质.如何选择史料和利用史料是一个重要方法论问题.研究民国金融思想,可以借鉴以思想、理论为纲,以历史顺序为目的思路.后现代史学对于历史研究的贡献,只是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过分地陷入主观意识对于"历史真相"的不自觉篡改倾向中去.  相似文献   

19.
面对着百年中国"现代性"的历史文化语境,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承担了在"现代性"境遇中引领人们"归家"的创作使命.呈现出漂泊--寻找--皈依或逃离的叙事范型并从中展示出海德格尔的"在无家可归的现代世界"的"归家诗"的艺术哲学特质.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归家诗"叙事大致呈现了两种形态:其一是既具有古典式和谐理想又富于人类普适性意识,且体现出一种宏大叙事特征和哲学探究意味的漂泊叙事,这是一种生命化了的存在方式和人生姿态;其二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和对一己"身份"进行自我确证的过程性追问.由此永远"在路上"、"在途中"的精神漫游和灵魂寻觅成为最富于哲学意味的生命方式,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还乡".  相似文献   

20.
透过后现代主义的喧嚣,伊格尔顿洞察到它"早熟"的缺陷,此缺陷促使它拒绝宏大叙事而提倡微观叙事,使后现代艺术堕落为商品的奴仆,并培养了大量浮躁的人,即后现代主义所宣称的"现代性终结"仅是它一相情愿,而非现实的客观写照.他认为坚持现代性的必要性在于:许多重大政治问题召唤着宏大叙事,人们怀念着现代主义的原创性态度,人们需要理论思考来分析社会问题.为此,伊格尔顿强调:把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在继承现代主义原创性态度的基础上合理地使用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创作方法,要使批判激情和理论思维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