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创新团队的协同力推动着整个团队发展,为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团队整体协同力目标,通过对高校创新团队的市场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形成的研究,系统地构建了创新团队的协同力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例,对创新团队协同力进行实际分析,验证了协同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基本步骤依次是:设定指标权重向量、建立评价指标集、建立评价等级集、构建二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二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一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一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目标层模糊判断矩阵、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被评价对象所属等级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4.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本研究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3个准则层、9个分准则层、33个方案层指标组成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高校主体视角,以高效协同创新模式为为研究主题展开理论分析,研究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对于推动高校创新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计划以后,协同创新理念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协同创新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基于协同创新思想,可从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搭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国家教育制度,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双赢"为目标,构建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知识网络是大学和企业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稳健、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述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知识共享、网络能力、创新绩效三方面构建了产学研知识网络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太原高新区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现状作了实证评估,得出太原高新区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仍需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和完善知识创新网络的各项功能,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实证分析了我国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分布结构、知识流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产出能力、环境优化能力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协同中心的知识产出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流动能力对知识产出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知识分布结构则起反向调节作用,环境优化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没有显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和科技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因其在人才积累、文献资源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以及原始创新自身的特点使得高校理所当然地成为原始创新的主要创新主体。文章在分析创新能力演化规律、原始创新的特点及内容、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设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外大学科研评价的概况以及我国政府和民间中介机构对高校科研绩效排行性评价的进展与现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设置及其逻辑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协同创新的一种基本范式,如何提高产学研联盟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借鉴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国际商品贸易合作现象为启发,通过构建产学研比较优势数学模型验证了比较优势的存在是促使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在动力。研究发现当各参与主体拥有的比较优势越明显时,双方协同合作的可能性也会越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参与主体、政府、市场三方面提出增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国家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时刻,研究吉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吉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从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和企业不同层面分析了吉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并对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府、以及作为协同创新主体的高校和企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也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 ,本文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等方面指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两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鼓励学生的创新为导向 ,来确定“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知、情、意、信、行”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评价内容体系 ,来选择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评价主体参与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应规范第二课堂活动,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协调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从领导、组织、计划、载体、基地、经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课堂中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创新过程,结合高新区特点,构建由4个主层次和12个次级指标构成的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科技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提出开始,其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重点探讨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综述,从产学研合作出发并结合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把握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指出相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分析指明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深化高校管理制度改革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高校应从健全完善内部领导体制、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和跟进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等主要方面着力,加快推进符合现代大学特点的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中,由于政策在实施和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长期性,使得对它的评价更具动态性,因此使用动态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是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之一。明确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建立动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因子的基础权,并用变权法进行动态研究,最后进行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