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策>所录十余篇苏秦、张仪的纵横说辞,乃后学者的拟作,具有鲜明的创作色彩和文学特征,实为精心构制的"纵横家言".它们既是纵横说辞的典型样板,也是供后学者研习纵横术的出色范本,还可看做支撑各<策>的主干.细加探究,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2.
曾祥伍 《社区》2014,(29):42-42
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所不同的是,张仪毕业的时候,师兄苏秦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了。他凭借出众的才华,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游说六国,形成合纵的局面,与秦国抗衡,名震天下。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依据《秦记》及诸侯史记,兼采“战国之权变”,记载苏秦、张仪事迹多有精确纪年;刘向校定《战国策》,亲见《苏子》、《张子》及诸子百家之书。《史记》、《国策》载苏秦合纵在前、张仪连横在后,无可怀疑。《战国纵横家书》所载“苏秦事迹”,则为后人假托,并不可信。苏氏三兄弟都主张合纵抗秦,其活动范围与对待燕、齐诸国的立场惊人相似。加上此类资料相关背景不清,多无主名,在流传过程中屡经窜改,为后人冒名假托提供了方便。司马迁、刘向都见到过类似材料,而且经过甄别毫不含糊地作出了否定的判断。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又一次证实了司马迁“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纵横家兴起,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纵横家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也与特定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底蕴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说 ,苏秦“合纵术”被世人冠之以权变之术。但从哲学角度予以考察 ,可以发现合纵术具备的深厚辩证法底蕴 ,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 :合纵术建立的理论依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 ;合纵术构思的思维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 ;合纵术全面体现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因此 ,苏秦的合纵术自发地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是处于朴素状态的有效的社会整合方法 ,对我国当前解决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6.
纵横家是中国古代一个活跃的政治和文化群体,战国纵横家活跃尤其频繁,并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出土后,对战国纵横家行为和思想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文章对三十年来学界对战国纵横家的研究论文成果作了爬梳整理。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对苏秦形象的成功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秦是《战国策》中一个刻画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战国策》善于表现人物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实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借助独白和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运用对比手法说明人物的前后变化,从而把苏秦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8.
“纵横”流为侠士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横家在后世的流变,主要派分谋士、文士、侠士三支。流为侠士的一支,实为纵横家中以鲁连为代表的具有所谓“高行义节”的那一品类人物的流变。他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排难解纷,救弱抗强,继承和发扬了鲁连精神。不同的是,他们已从政坛转向和深入到民间;又往往目无法纪,自由放纵;末流者甚至称霸一方,横行乡闾,而与“豪暴”同流合污了。  相似文献   

9.
《冻苏秦衣锦还乡》虽然承袭了元杂剧"大团圆"的喜剧传统,但是从"家国同构"的内涵影射、史料引用的独特寓意、情节处理的内在逻辑三方面不难发现,喜剧的结尾只是元代文人迫于灰暗现实而生硬勾勒出来的一场圆满,而其故事本身已蕴含一定的悲剧成分,它包括悲剧比例的显然性、悲剧情节的必然性、悲剧淡化的策略性。因此《冻苏秦》虽然是喜剧结尾,但是却有着悲剧内核,因此它是"形式上的喜剧"和"内容上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合纵连横是七雄并立的国际格局被打破后,战国中期军事外交活动的重要主题,并构成战国中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合纵连横军事外交的成败往往影响着战国中期的历史走向。纵横家作为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该阶段军事外交活动的最重要角色,他们对战国中期历史走向仅仅产生影响,而非发挥决定性作用。纵横家提出的许多军事谋略、权变决策艺术,具有深邃性、哲理性、实用性等特点,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战国纵横家籍贯的分国考察,阐明了纵横家分布的重心在三晋两周。中原文化的长期浸染为纵横家的滋生提供了学术给养;三晋严峻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文化氛围,长期讲究攻伐交合的历史实践使其成为连横的重心所在和合纵的策源地。该文从历史文化渊源和地理环境两方面对纵横家分布地域性差异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纵横家流变于后世 ,主要派分为谋士、文士、侠士三支。流为谋士的一支 ,着重发挥了纵横之术 ,以游说权谋辅佐君王 ,活跃于政坛 ,建功立业 ,名垂青史。“纵横”为乱世之学 ,故每逢季世 ,天下大乱 ,便是长于“纵横”的谋士们崭露头角之时。自秦汉之际以来 ,张良、陈平、诸葛亮、魏徵等人 ,堪称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小江湖     
马德 《可乐》2011,(8):67-67
同学之间,混好了,是好兄弟;混不好,就成了死对头。苏秦与张仪,都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张仪的学习成绩比苏秦好,苏秦那些年一直屈居张仪之后。毕业后,两人各奔东西。张仪先是在楚国国相手下谋事。也活该他倒霉,有一次,楚相丢了一块玉,大家都说是穷小子张仪偷的。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7,(5):32-36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的最后一抹余华被消磨殆尽,战国兼并的硝烟就此开始弥漫。  相似文献   

15.
马瑞芳 《社区》2008,(32):9-9
蒲松龄总考不上举人,跟他爱写小说有很大关系。蒲松龄是淄川人,淄川离齐国故都临淄数十里,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从古到今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淄川县东南有座小山,叫黉山,汉代大儒郑康成曾经在黉山上开过书院。黉山山后有个梓檀洞,鬼谷子曾经在梓植洞讲学,听讲者何人?有苏秦、张仪。苏秦、张仪下山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合纵连横、逐鹿中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从尚贤到禅让——战国政治思想变化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卫敏 《南都学坛》2005,25(3):31-34
在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界,“尚贤”理论为当时号称显学的儒、墨两家所竞相鼓吹。随着宣传尚贤热潮的进一步高涨,尚贤的极致———把最高统治权让贤的禅让学说在战国前中期也曾盛极一时。但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政治学说到了战国末期,受到各个学派的摈弃,最终被更为务实、适时的理论所取代。考察这一变迁,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视到战国时期政治思想及其时代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谈谈《战国策》的部类归属问题和战国纵横家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国策》是既有史的形制、规模和意义 ,又有子书成分的叙事散文和说理散文的结合。《战国策》以纵横家为主要表现对象 ,从而展示了其作为战国诸子中异常活跃之一群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齐策三>所载<楚王死>一文,既有违史实,又不合事理,且写法独特,故历来被视为奇文.对其由来和性质的探究,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若参照<鬼谷子>所论纵横术细加剖析,则不难发现,此文借事生说,因事设辞,其实是一篇现身说法的纵横术讲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