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英汉元话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Hyland & Tse (2004)以及Ifantidou (2005)对英语元话语的分类方法,对汉语元话语进行分类,比较英汉元话语在类别上的异同;在韩礼德语言元功能理论的基础上,对英汉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借鉴Hyland&Tse(2004)以及Ifantidou(2005)对英语元话语的分类方法,对汉语元话语进行分类,比较英汉元话语在类别上的异同;在韩礼德语言元功能理论的基础上,对英汉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式,话语标记在英汉语中普遍存在,类属丰富,功能多样。依据语言类型学理论,结合话语标记语料,以语用意义为切入点自上而下的考察了英汉话语标记的类属划分及其功能特征。研究表明,宏观上英汉话语标记可分为语篇、人际和互动标记三个大类,承载着语篇建构、人际评价和互动指示等典型功能特征,两类话语标记存在类属和功能上的内在一致性。通过对英汉话语标记的类型学解释有利于挖掘蕴涵共性,深化对话语标记的本质认知。  相似文献   

4.
汉语有大量的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是固化的语言,其种类多样,功能多样.汉语丰富的叹词和连接性词汇是话语标记语的典型.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适当使用这两类标记语,将使译文更形象生动,更符合文体,更地道,以实现其语篇连接功能或者人际功能.同时,对于一些需要以经济性为首要原则的翻译活动,则可以考虑直接省略英语的标记语.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出版的几种中英对照杂志中的英汉语篇作为语料,从使用频率、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类型、话语标记语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方式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话语标记语在英汉对照语篇中的使用情况,找到了话语标记语在英汉语篇翻译中的异同及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元话语是突出作者立场、构建作者与读者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英汉政治类和经济类新闻报道共100篇,比较不同语言、不同主题的新闻报道使用元话语的情况.结果发现,尽管新闻报道以客观性为主要原则,但是在语篇中还是出现了数量不少的元话语.此外,英语新闻报道无论内容还是使用的元话语总数均多于汉语新闻报道.从元话语的子类别来看,英汉语篇在多个子类别中存在显著区别,这些区别在不同主题的新闻报道中表现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元话语对中国EFL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元话语组的阅读理解成绩要显著高于无元话语组;元话语组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及语篇中作者人际介入的认知情况都好于无元话语组;元话语训练对提高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效果均非常明显,其中中等水平组比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元话语训练中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8.
论语篇人际意义的连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际连贯主要体现为语篇内人际意义的衔接性和语篇外语域在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上的一致性。把体现衔接关系的衔接机制与体现人际意义的语言项目结合起来,可以获得相邻对、语气并列、主语链、态度词汇衔接、极性/情态/语态重复、语调模式等人际衔接机制。而语篇外人际连贯则主要由社会角色、交流角色、语言角色与语篇的一致性来实现的。由此,可以构建一个由情景语境、语义和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层面组成的人际连贯分析框架,并就一语篇进行人际连贯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结合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对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语义层面上修正命题的真值条件,在语用层面即人际功能层面上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在语篇层面上可视为标记话语文本宏观结构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结合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对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语义层面上修正命题的真值条件,在语用层面即人际功能层面上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在语篇层面上可视为标记话语文本宏观结构的信号。  相似文献   

11.
以元语用意识及关联理论为指导,以影片《国王的演讲》剧本中的话语标记语为语料,从人际互动功能、表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或情感功能、语用平衡功能以及语篇建构功能等四方面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语篇内的衔接手段与人际意义的语言相结合形成一种人际衔接机制,可以体现为语气衔接、情态衔接和态度衔接等三个方面.本文试运用人际衔接理论对汉语新闻进行实例分析,探讨人际意义衔接对汉语语篇连贯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元话语反映出作者如何组织命题内容,投射自我,并建立与读者的关系。作为一种语言组织手段,元话语引导读者阅读语篇,并展示作者的个性。在学术论文语篇中,元话语维护并加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了解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元话语分布情况,能提高正确使用元话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英语情态卫星副词”这一新概念的涵义、类型,说明其可在语篇中起调节情态涵义、情态协力、突显语类特征等功能,这与语类、话语基调、认知等人际元功能有关。此研究基于语料,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元功能研究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从评价理论的介入观点看学术语篇中的互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Bakhtin的话语多声性入手,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的介入观点探讨学术语篇的互动特征及其一系列的语言体现手段。语篇互动特征反映了语篇作者和读者间人际意义的构建,为探讨语篇中身份、亲和、权势及威信的建立及动态地研究语篇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元话语是作者与读者进行语篇互动的重要意义资源,在语篇分析、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对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的发展路径、现状及热点进行了深入挖掘、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元话语研究呈现与国际同步的态势;元话语领域出现明显的研究模式分野,即人际模式与反身模式;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学术英语、语篇标记及二语写作。最后,文章展望了元话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元话语 (metadiscourse)是指语篇中能标示话语结构、提请对方注意或表明发话者态度的各种语言手段。本文首先对元话语的概念、功能、分类进行了解释 ,然后探讨了元话语的使用情况与写作的关系 ,认为关键是看元话语在语篇中的使用是否“适当”和“有效” ,在写作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元话语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最后介绍了部分以提高写作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关于元话语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8.
元话语是组织语篇结构、表达作者和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借鉴Hyland&Tse(2004)以及Ifantidou(2005)对英语元话语的分类方法,以及熊笛在《英汉元话语对比研究》中对汉语元话语的分类,对VOA标准英语与人民日报中元话语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英汉元话语在新闻语篇中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对中英新闻语篇的写作将起到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我就说"结构具有言说义、认知义和篇章义。其中,"我就说"的篇章义起到话语标记的作用。"我就说"作为话语标记具有两方面的语用功能,即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语篇功能表现为形式上组织话轮、内容上衔接话题;人际功能则通过它在礼貌型语境和非礼貌型语境中的作用得到体现。话语标记"我就说"与类似结构"我说"在话语标记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功能方面,包括态度和语气、功能实现条件以及使用频率,因而"我就说"有理由也有必要看成是不同于"我说"的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英语中的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不舍命题意义,只有程序意义,即它们对话语的命题真假性不产生影响.话语标记语主要体现了两种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语篇功能又可分为局部语篇功能和整体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让话语或语篇的连贯性得到明示,将话语单元在各个层面上可能存在的联系关系展现出来,给受话人提供理解的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