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我国连年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涨并没有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现象,对1994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分别从线性协整模型和门限协整模型的视角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经线性协整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仅有MO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有关;而经门限协整模型的检验结果可知,M0、M1和M2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均存在门限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非对称效应计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通货膨胀率、GDP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经济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相关变量间相关性的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P与GDP增长速度g、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m、经济景气指数j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x等变量间长期存在较为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也发现,通货膨胀率P与GDP增长速度g、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m、经济景气指数j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x等变量间也存在较为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给、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会因新的经济背景而呈现不同的关系,文章利用我国1952~2010年的数据,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与M0、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M1不存在协整关系.然后构建一个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货币短期内(3年)非中性,长期中性;而货币对价格水平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影响.继而引入利率,建立四变量VAR模型,发现,利率对于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需求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利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与股市市值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货币需求存在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机制,但调整速度较慢;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不理想,这增加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96~2006年间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实际货币余额M1、M2与实际GDP、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具有协整关系,与股市市值不具有协整关系;从短期看,货币需求存在向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机制,但调整速度较慢。文章对这些结论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曾坤先 《统计研究》1989,6(5):66-66
通货膨胀程度应按实际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流通需要量之比来测定: 通货膨胀指数(Km)=计算期实际货币流通量(Mt)/计算期货币需要量(Mq)(1)Km>1,表示存在通货膨胀;Km=1,不存在通货膨胀;Km<1,通货紧缩。Mt可表示为; Mt=[M1/2 (Md-Mw)_2 (Md-Mw)_3 … (Md-Mw)n/2)/(n-1) =(M1/2 M2 … Mn/2)/(n-1);(Md-Mw)i=Mi)(2)式中M1为计算期期初货币流通量;Md为本期货币投放量;Mw为本期货币回笼量,M1为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在线性Engle-Granger协整模型和非线性指数平滑迁移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 (ESTAR-ECM) 的框架下,对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序列进行了长期均衡关系的检验。发现线性协整模型不能捕捉到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对于ESTAR-ECM模型,无论利用商业银行1年期贷款利率还是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代理变量,均证实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明“费雪效应”在我国是成立的。但由于“费雪效应”系数小于1,表明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仅存在弱的“费雪效应”。其意义在于,我国利率政策对稳定通胀预期、抑制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但由于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不足,导致完全依靠利率政策控制目前较高的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长,对我国的货币供给造成的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分别对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M1、M2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通过对基础货币施加影响将对市场货币供给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货币增长模型基础上研究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协整分析和ECM模型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是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在长期内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是引起长期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率有助于提高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是一回事,井用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或国民收入平减指数表示通货膨胀率。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理由有三:(1)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物价上涨并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物价上涨是货币超量发行,纸币贬值的后果,是通货膨胀的表象,而不是通货膨胀本身.在我国,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计划调节和行政干预仍起主导作用,通货膨胀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表现得不充分.(2)物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993—2003年季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而且货币供给能影响经济,因而货币供给具有有效性。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货币供给的周期波动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其周期波动的测定与分析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首先对我国M0、M1和M2三层次货币供给的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与平稳化,然后利用现代谱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0和M1供给均存在季节波动、3年、6个月和4个月左右的周期波动;M2存在10年、4年以及3年左右的周期波动;所有层次货币供应的变动幅度与长期趋势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0年1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月度数据,运用随机域回归模型、系列随机域的非线性检验方法和贝叶斯估计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双向关系。通货膨胀率引起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两者呈现U型关系;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引起通货膨胀率先升后降,呈现倒U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赵懿  李熠 《统计研究》2011,28(8):28-33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具有一定影响的同时流动性过剩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明确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本文选择广义货币供应量,产出、国际原油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变量运用CVAR模型方法对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加以分析。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具有稳定货币需求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原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具有长期影响,但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整检验和VAR模型,本文利用俄罗斯1993年-2012年的年度数据,对俄罗斯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不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但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苏联解体后的短暂几年中,货币供给是引起俄罗斯恶性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而自普京总统执政,俄罗斯政府根据通货膨胀形势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相互交替的做法来确保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相互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显性、隐性和综合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分析了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和类型,指出了我国2009年以来CPI持续走低与货币供应急剧增长之间的严重背离的情形是显性通货紧缩与隐性通货膨胀并存的表现,其实质是商品总供求失衡与货币供求失衡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货币效用模型(MIU)框架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理性经济人的动态最优化选择行为产生了一组随机非线性欧拉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在稳定状态下推导出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方法.实证分析以欧拉方程为基础,利用广义矩方法(GMM)估计模型参数,进而估计出我国1995-2012年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我们发现名义利率比通货膨胀率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影响更大,在低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率对福利成本的影响更大.本文阐述的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两个变量的影响,而传统估计方法只能利用名义利率作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来估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相似文献   

18.
货币和产出缺口能给通货膨胀提供有用的信息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启志 《统计研究》2011,28(3):15-22
 ]论文目的是确定货币、产出缺口和国际商品价格指数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是否有长期的关系,能否给我国通货膨胀预测提供除通货膨胀自身所具有的以外的信息。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通货膨胀与相关经济变量的长期关系检验,并进行预报实验,将预测结果与仅包括通货膨胀自身滞后因子的自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实证结果显示:货币供给m2、m1、m0都与通货膨胀有显著的长期关系,但是只有m0含有通货膨胀自身没含有的信息,能给通货膨胀提供额外的信息;产出缺口、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与通货膨胀有长期的关系,含有通货膨胀自身没含有的信息,能给通货膨胀预测提供额外的信息。最后还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利用动态线性模型甄别我国M1增长的结构突变特征,然后综合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光滑样条方法探索结构转变前后时期货币供给波动与流通速度变动的关系.结果发现:货币供给结构转变发生前货币供给波动和流通速度不存在因果关系,后期预期、非预期货币供给波动和流通速度存在协整联系,货币供给波动是流通速度变动的原因,当波动性明显增强时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研究中一个重要论题。国外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主要是由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变量所决定的。FAMA[1 ](1990 )对美国证券市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和实际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德米尔居斯·孔特和莱文[2 ] (1996 )等人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均实际GDP较高的国家,其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也较高。而Harris[3] (1997)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上述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