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州统计》2009,(2):90-90
今年我省将以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为目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超常规发展。 2009年,我省交通将继续深化中央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计划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力争完成285亿元。  相似文献   

2.
在欧亚国家决定联手打造"新丝绸之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发展,学术界又很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宏观大背景下,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0-2010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保持着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引致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比较世界各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都相当完备,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理解基础设施投资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功能定位,促进天津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投资力度,西宁市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西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呈现出“经济提升、城市繁荣”的喜人局面。西宁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省上的统一部署,为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民间投资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为西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5.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瓶颈”,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道路不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缺水是我国基础设施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基础设施产业应该成为中国的大产业。然而,资金从哪里来?是单一依靠政府投资,还是举借大量外债?实施BOT战略,使我们找到了一种项目融资的新方式,它对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BOT项目的产生和应用 BOT(Build-O…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道麟 《统计与预测》2000,(2):11-13,64
我国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目前正面临着有效需不足的巨大压力,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以确保经济与社会长期的稳定发展,而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突破口之一。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回收期长、外部效应强等特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相对而言比较困难。本文试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变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结构 1.国家预算内投资 80年代以来,我国国家预算内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直保持着缓慢增长的态势,从…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青海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投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我省投资与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和周边省市相比,近几年投资增幅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规模的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地位息息相关,在经济运行中,投资具有先导作用,并以其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青海统计》2004,(12):10-12
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黄南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紧紧抓住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经济建设为重点,努力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全州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城乡人民生产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建立规范的投资统计工作制度成为交通统计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心转向农村,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为实证样本,以1980—2011年度黑龙江省数据为依据,对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DP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年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住房货币化开始实施,也正是在此时期,国家为应对亚洲金触危机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全面推进交通、水利、经济适用住房等六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邹伟  梁平汉 《统计研究》2019,36(11):76-89
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投资增加或者技术进步,日常的维护和运营效率也至关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权化管理模式可以缩短监管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监管距离,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基础设施运营效率,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3-2004年机场属地化改革这一自然实验,从基础设施运营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分权治理对区域经济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机场由民航总局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运营规模显著增加。基于企业库存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视角,使用双重差分法,本文发现拥有机场的城市的企业在改革后库存水平显著下降8.5%。三重差分分析表明,更加依赖空运的企业在改革后库存下降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改革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没有显著变化,但是与分权化有效利用本地信息、提升机场运行效率从而降低企业库存的假说一致的是,在沟通成本和库存异质程度更高的城市,机场属地化改革对企业库存的降低作用更大。安慰剂检验和各种稳健性检验排除了其他事件的影响,支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分权化治理可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效率,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区域本身情况,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八五”时期汕头固定资产投资特点、成效与启示汕头市统计局陈恳“八五”时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经济运行总体是健康积极的,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在房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5.
赵文栋 《青海统计》2004,(12):33-34
近年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投资力度,西宁市委、市政府遵照中央的政策,紧紧抓住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批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力地带动了西宁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截至十月底,西宁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2179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5亿元的97.03%,比去年同期增长11.52%。  相似文献   

16.
交通通信业;投资;国债一、交通通信业作为基础产业,成为吸纳国债专项资金的主要行业交通通信作为“八五”以来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行业,经过大规模的建设,总量水平已上了一个台阶。到199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6万公里,其中复线1.8万公里,电气化牵...  相似文献   

17.
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支撵和保障。二十一世纪初期,是临沂市实现交通现代化和经济强市跨越的关键时期,保持交通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对于支撑和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21国层面显著为正;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中东欧国家层面显著为负;水运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21国和中东欧国家层面都不显著;考虑控制变量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水平有所下降,甚至变得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城市数字金融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并基于2011—2018年我国25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市数字金融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新动能。城市数字金融不仅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而且间接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积极作用;城市数字金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表明互联网“梅特卡夫法则”“摩尔定律”“达维多定律”在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城市数字金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还呈现出显著的地理异质性,影响效应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次递减。上述结论为我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系等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八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的公路交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是建国以来我省公路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施工质量最好、新增通车里程和高级公路里程最多的一个时期。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重.欠公路工程投资大,成效显著“八五”期间重点公路建设投资50多亿元,超过建国以来在全省用于公路建设资金的总和,相继建成长治至晋城二级汽车专用公路92公里、太原至榆次超一级公路173公里、阳泉效里至盂县二级汽车专用公路22公里、晋调至夏家营一级汽车专用公路2巳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