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视域下的林纾现象——兼论林纾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其译作不尽完美,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锺书也撰文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通过对概念的系统论证和对现象产生根源的探究,指出了运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从结构主义的“原文至上”到解构主义、哲学解释学的张扬译者理解和阐释的权力和自由空间,都因为过于极端化地强调单一主体而无法为翻译实践提供确当的方法。作者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对翻译的主体重新作了划分,并对翻译主体间性的规范性进行阐述,认为各翻译主体间的合理交往为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王建平 《学术界》2006,1(1):274-276
近年来,我国的翻译研究逐渐呈现出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新趋向。本文在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加以简要回顾与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为了顺应这一新趋向,推进我国新世纪的翻译事业,翻译工作者应当努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林纾是中国近代译介外国文学的先行者,他以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林译小说所体现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民族文化立场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精神表征。  相似文献   

5.
刘学华  吴凌 《云梦学刊》2012,33(2):151-15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哲学体系基础上建立起的西方主体性哲学稍有衰退,主体间性思想随之逐渐兴起。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尊重、双向交往和理解,使交往行为者与世界建立起联系,以此来解决翻译研究单主体范式的困惑,使翻译活动中各主体之间能在理想的语境下通过交流,达成有效理解,清楚认识,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但是传统的单纯强调主体性思维的灌输理念恰恰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易被人接受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灌输教育中引入主体间性的思想,强调通过师生之间的主体际交往,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从而加强师生的视界融合,使灌输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罗列 《社会科学家》2007,(2):196-199
林译小说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具有维新改良精神的文人,林纾对女性问题的关注贯穿于他的创作与翻译生涯,尤其他翻译文本里所塑造的众多西方女性形象与当时传统的女性标准发生了剧烈冲突,成为不同文化力量关注的焦点。本文拟探讨林纾的女性观,还原其历史背景,以揭示林纾在清末女权启蒙运动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蒋建梅 《兰州学刊》2005,(4):277-280
林纾的言情小说观主要有二:其一,站在中西文化比较的时代立场上认识到“男女之爱,全球皆然”,只认同异性之爱;其二,提倡理想的英雄侠客性格为铁骨蓄柔情,“天下爱情束缚英雄,能令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相似文献   

9.
林纾的《合浦珠传奇》《天妃庙传奇》《蜀鹃啼传奇》三部传奇在剧情内容、形式、语言三个方面呈现出较强的时代性特征,这种时代性特征与他利用戏曲教化功能救国醒民的观念、深受西方文艺影响的经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萱 《东岳论丛》2002,23(6):132-134
林纾一生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180余种 ,他对小说的见解多散见于他为自己翻译的小说所写的序跋中。林纾的小说理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 ;二是引进西方现代小说观念 ;三是比较西方小说与中国文学的异同优劣 ;四是思考了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林纾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启迪下倡女权、兴女学,待到最后看到礼防崩溃时提倡在兴女学的前提下限女权,基本上能与时俱进.他对理想新女性的想象介乎"贤妻良母"式和当时流行的"女国民"之间.林纾的女权思想始终扣住"女学"这个关键字眼,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接近女权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林纾成功的翻译为例,分析社会背景和接受者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指出衡量译作的价值,不只在看它是否“忠实”于原作,还在于看它是否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有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的基本蕴涵是杨春时在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阐释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主体间性文论侧重于对文学的性质进行生存论意义上的界定,而缺乏诸如认识论意义上的明确的揭示,它无法阐释文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同时,这一思想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泛化倾向,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历史规定性问题。对学界而言,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上,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当前中国的一般历史状况和特定的社会情势下对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作出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林纾在大量小说翻译的基础上展开的有意识的中西文学比较 ,乃是一种无影响联系的平行比较 ,涉及到文学观、文学的题材、写作手法及小说情节等内容 ,它为引进外国小说的价值 ,并藉以纠正国人对中国小说的认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视界融合"看文学翻译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 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而理解又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在理解过程中,应将两种视界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视界融合".本文根据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Gadamer)的"视界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哲学解释学原则探讨文学翻译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从视界融合看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作友  任静生 《学术界》2007,(5):216-222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要求译文必须为译语读者所欣赏、接受,广告翻译是作者、译者和读者多元合作下的文本再生.成功的广告翻译,要求译者替读者着想,善于做到跨文化交流中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17.
林纾的楚辞读本见于《左孟庄骚精华录》,仅选屈原《九章》九首诗。其选《九章》,除了自小就喜诵读之外,还与其对屈原的感情共鸣有关。就林纾的《九章》评点文字来看,林纾的楚辞批评,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反映其易代之际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垒块的产物。在具体的批评方面,林纾的评点,对屈赋中的沓的特点、意象的特征、章法结构的剖析,都表现出独特的批评眼光。作为一部教材选本,它对后人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史的一再书写中,林纾被强行劈为两半,一半作为进步的翻译家留在近代,一半作为倒退的封建复古派被置放到五四的祭坛上.似乎晚年的林纾一心复古,反对西化.其实林纾对西学始终保持着一腔热爱,极力策勉国人在救亡图存的前提下恣肆于西学用以更新本国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林纾对西方文化始终怀着一种警惕的心态,这使他得以在五四时期更理性地审视科技文明所带来的流弊.  相似文献   

19.
在认识论层面上的主体间认同和交往困难,是哲学中传统的错误主体观念所制造的一个虚假理论问题.对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意识所抱的实体性和体验性两个教条,造成在"我"与"他"之间的认识论的非对称性,并最终产生逻辑上的主体间性障碍.其实,自我意识并非直接给定而不可分析,相反,"我"这一概念同样是一个具体的意识,有其意识形成结构.从普遍意识存在形式出发的分析表明,"我"是经历与"他"一样的反思历程后而形成的纯粹概念,"我"与"他"具有认识论对称关系,由此,主体间性成为先验可能的,从而根本消除了主体间性困难.  相似文献   

20.
近代士人群体处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容易产生双重文化心理:一方面被迫承认中国落后于西方,从而理智地选择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固有文化又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林纾作为近代士人的典型代表,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文化心理之中。他一方面主张以"西学"为用,补"中学"之不足;另一方面又要求以"中学"为本,捍卫传统文化的威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