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广泛浸透在生活、思想、文化、意识等各领域.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心理学研究也进入了后现代.后现代心理学旨在消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与理论体系,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学对自身的方法论、认识论以及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思考,从而使心理学发生了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说,就是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思考。这种思考,即思维对存在的“反思”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而后思、纯思、本质之思和批判之思是哲学反思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要通过思维的内在矛盾,即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矛盾表现出来,从而使思维运动表现为自己构成自己的运动;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体现为意识是被意识到的意识,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矛盾体现为思维是被反思着的思维,而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矛盾体现为思维操作是把运动的东西静止化;哲学思维是包含着反思的综合性思维,是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结果"的综合,因而能对人类发展作出总体性、方向性和整体性的预见.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的生存事实古已有之。主体间性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凸显其独立和成熟状态,直到近现代才逐渐成为现实。近现代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表现出种种无法克服的悖论;主体间性哲学则是对主体性哲学范式的反思与超越,把主体间性作为思维反思的“先验结构”与理论出发点,并由此来展望思维的终极边界、窥探人类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根源;当代哲学的共同潮流是交往和对话,也强有力地昭示着主体间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思潮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广泛浸透在生活、思想、文化、意识等各领域。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心理学研究也进入了后现代。后现代心理学旨在消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与理论体系,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学对自身的方法论、认识论以及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思考,从而使心理学发生了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思维反映存在是一个既有永久魅力又不断更新自己尺度的哲学课题.思维作为一种活动,有着自己的历史,即有着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潜在到显在,从不独立到相对独立,从后馈到超前的历史过程.现时代思维的巨大超前作用,呼唤着人对思维进行思维亦即思维"自己构成自己".思维"自己构成自己"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自反性的思维能力和活动,是自我意识在逻辑思维高层次中的发展,也是现代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发展、大反思时代.其时代意义的鲜明是不言而喻的,但笔者认为这场反思中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误区.诸如"纠缠"马克思个别的只言片语;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当作一般的考古学研究;普遍地存在着"两极式"思维;在形式上自觉不自觉地步西方马克思主义后尘;总是急于把自己的"学术"揉进马克思主义建立某种体系;等等.对此,我们有必要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存在的误区梳理、整合出一个新的反思路向,使哲学真正的成为时代精华的精华,从而在新的实践面前为诸多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指引路向.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一种近乎普世性的现代主义发展潮流的诸多弊端日渐显露,并逐渐由强盛走向危机.这一危机最终导致了一种作为迥异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的后现代哲学范式的出现.后现代哲学范式转型包括理论场域上从思辨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型,叙述方式上从独白模式向对话模式的转型,以及形态聚焦上从共时向度向历时向度的转型.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当中,我们也将同样不得不面临现代性的诉求和与之相偕而来的现代性危机问题.因此,作为时代精神表征的中国哲学在进行当代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在从事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的同时,自觉地对现代主义思维范式进行一种新的反思,从而在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等研究领域开创一个由现代主义的思维范式向一种后现代的思维范式转型的新的理论时代.可以说,只有认识到这一理论转型的需要,我们才能使中国哲学建设跟上时代步伐并与当代人类哲学接轨,我们才能使中国哲学的发展提升到战略性发展的思考高度,在永葆其哲学的批判性和使其成为"时代的先声"的同时,为中国哲学发展迎来又一个新的"理论春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近代西方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及其所固有的缺陷。同时对"实践反思"和"现象学反思"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先做出一般性的概述,分别从哲学思维"何所思"(哲学对象的变革)和"如何思"(思维运思方式的变革)这两个角度,考察"实践反思"和"现象学反思"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具体内容,并揭示二者分别是如何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通过对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各自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考察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对当代哲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各自的独特性,以及他们是如何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揭示了它们之所以能够作为现代哲学之启蒙的一些内在特质及其对当代哲学的主题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自反”作为一种反思和建设性的运动,在后现代语境中引发了文化伦理转向,使那些显示人类生命理想的“绝对责任”、“不可解构的正义”、“无为共同体”、“弥塞亚精神”等等在经过了意义消失与神圣隐迹的凄苦之后再度返回到后现代争论的中心,成为思想瞩望的生命境界。后现代文化伦理转向的意义在于它显示了生命理想的不败,以及人类征服命运的悲情与抗争。  相似文献   

11.
《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创作的一部关于二战后德国第二代如何面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作品。不同于以往的反思小说,作者通过塑造了女主人公"汉娜"这一性格复杂的纳粹形象以及她与少年米夏的情感纠葛,提出了当代德国人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麻木僵化、极端评判、被动逃避等一系列问题,探讨了如何在深刻了解历史的前提下进行反思以及如何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重新出发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建构·反思·反映: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反映是双重决定的 ,没有自在客体就不会有观念客体 ,没有概念结构对自在客体的分解 ,也不会有观念客体。思维的建构就是指思维通过概念、范畴关系把自在客体转化为观念客体的进程 ;反思思维直接产生于思维内在的逻辑与非逻辑的矛盾 ,其作用在于 ,批判、否定原有的思维框架、思维定势、思维圈 ,并形成新的建构性思维 ,形成新的思维框架、思维定势、思维圈 ;思维反映存在不仅通过实践及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而且通过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形式 ,通过特定的主体坐标系来进行 ,并通过实践反思的形式不断发展 ,反映是在主体、客体、反映形式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主体依据自己的反映形式对客体的部分信息进行加工的信息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在所有的自然万物中人类所独具的能力,对思维本质的探索是人类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历久不衰的课题.从古到今学界出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思维观远古的灵魂说、古代思虑心理的思维观、近代格式塔心理学的思维观、行为主义的思维观、现代"间接反映论"的思维观、信息加工理论的思维观、自组织理论的思维观等等,这些思维观在哲学和科学上各具其得失.在此基础上阐明当代人类社会和科学前沿破解思维之谜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对未来全球性的探索研究--人类脑计划以及我国科学家的在此计划中的工作目标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灵感,这束"思维激光"在整个人类认识史上遗留下了一个闪光的惊叹号!历史上,人们对这种奇妙精神现象的思考和追求经久不衰,但往往陷入迷津而不能自拔,停留在形形色色的描述或思辨的水平上,使它要么被利用为唯心主义的避难所,要么被列为"禁区"逐出科学领域.随着现代科学系统论、现代心理学、脑科学、人体工程学、思维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我们科学地、理性地揭开灵感之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开拓出了一种崭新的非线性思维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试图揭示出灵感的本质、发展的规律,以及灵感和潜意识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概念的基本理解,并尝试从文化思想角度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表征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特别是在此语境下对“人”的理解作了新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中介思维是思维主体通过诸中介构建自身对象,协调建构对象与客体对象关系的过程。该过程始于抽象,经反思,终于后思:抽象是思维主体将客体对象形式化;反思是使抽象形式规定实现分层、极化和整合;后思则是以实践为中介,总体上对“内化”的建构对象及其“外化”的功能作审核过程。中介思维在理论研究和现实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思维方式转换的杠杆,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改建提供导向,并成了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过渡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概念性思维只是一种最近发生的、较为年轻的思维方式,它曾经历着漫长的"前概念"积淀过程."前概念"阶段是人类思维空间(人类小宇宙)走向独立化道路必不可少的萌芽时期,它孕育着思维往后发展的一切胚胎."前概念"思维包含行为思维、集体表象思维、原始语言思维等人类童年时期的直观思维方式,这一漫长过程的最大成果就是使得思维空间独立于行为空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符号、语言、图形等思维载体,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意象、感觉、表象、记忆等思维能力,这就为下一步的概念性思维的产生打下了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践论》的哲学思维特色在于反思思维、实践思维、辩证思维和悟性思维在其中互相融通。探讨《实践论》的哲学思维特色,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实践论》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上所达到的成就,给今天依然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哲学的伦理转向使哲学不再纠结于为神的存在提供本体论证明,为自然科学的发展编著科学神话,而是在政治社会学领域对人类生活进行伦理追问.面对现代性危机,现代哲学掀起了理性反叛的旗帜,后现代哲学则展开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现代性批判与伦理反思.这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  相似文献   

20.
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已经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学术热点,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则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