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为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中东和平进程已经历了20年(1978—1998)的历程。20年来,阿以(巴以)进行了多次接触和谈判,并在埃以、约以、巴以等双边关系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但是,东耶路撒冷地位、被占领土及边界、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建立巴勒斯坦国以及双方极右势力的恐怖活动等六个问题仍然是继续推进和平进程的主要障碍。然而,解决阿以冲突的有利因素也同时存在,中东实现和平,必须是以下三个要素的结合: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阿拉伯及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坦诚谈判并达成全面信任,最终促成这个问题的公正解决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最终地位问题已逐渐被提上巴以和谈的议事日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领土问题、定居点问题、耶路撒冷问题、难民问题等方面的立场分歧使双方很难达成共识,而这些问题不断复杂的现状进一步增大了解决的难度,最终地位问题谈判将会异常棘手。唯有消除仇恨产生的土壤、实现内心的和解才能解决最终地位问题,实现巴以之间的和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政策分析 ,揭示以色列拒绝让难民返回家园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要建立一个犹太国。文章分析了以色列人对难民问题认识的转变过程 ,相信阿以双方能够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还使我们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丁大力 《国际论坛》2011,(5):7-12,79
1993年9月13日,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实现了相互间的承认。协议的签署要归功于巴以在奥斯陆谈判的巨大成功,这场谈判之所以能取得以前和之后难以达到的成就,从谈判学角度来看,主要与几方面因素相关:有利的谈判背景和成熟的时机、谈判始终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巴以双方对待谈判的态度、巴以双方对谈判抱有的乐观情绪、挪威介入方式的有效性。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难民问题成为德国政治的焦点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德国2017年大选和组阁谈判之路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对德国的政党政治和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左翼党高度关注难民问题,提出难民问题的10条主张.但经考查发现,该党自成立以来,在难民问题上所持立场也是几经变化,甚至相当长时间里不符合常理对左翼政党的预期.本文拟对德国左翼党难民立场的发展阶段进行梳理总结,从政党政治、德国左翼党纲领和德国难民问题复杂性的视角进行探讨分析,兼评德国左翼党难民立场回归左翼的局限和意义.随着德国右翼激进的民粹主义再度兴起和壮大,左翼政党对平衡德国政党政治生态的作用有待审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巴以最终地位谈判的开始 ,过去一直试图回避的最为敏感和棘手的耶路撒冷主权归属问题 ,被摆上了桌面。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巴以和平进程。鉴于耶路撒冷历史的、民族的、宗教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解决起来困难重重。本文对历史上耶城主权归属的脉络进行简要梳理 ,对影响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进行分析 ,对其解决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日本难民甄别制度的建立始于1981年《出入境管理与难民认定法》的制定。虽然该制度明确了法务大臣在难民甄别事务上的权限,规定了难民甄别的标准和程序,但同时也因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导致国会于2004年对《出入境管理与难民认定法》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既存的难民甄别制度,但是,与国际标准及先进国家的实践相比,日本现行的难民甄别制度中仍存在一系列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难民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1年日内瓦公约及1967年纽约协定,难民本质上是因为政治、种族、宗教、战争、环境等原因被迫逃离本国或经常居住国而流亡到其他国家的人。难民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严峻而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涉及人权和国家主权的重要国际问题。为了保护难民权利,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通过各种国际性或区域性文件为难民保护制定了一些基本原则,以促进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12月8日评选出2006年度最佳图片。这些图片主要反映了黎以战争、巴以冲突、美墨边境非法移民事件、首脑会晤及非洲难民等焦点国际事件。同时,还包括了体育、自然灾害及环境等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难民移垦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国民政府以“寓救济于生产”为目的,于1938年至1939年,先后颁布《难民垦殖实施办法大纲》、《非常时期难民移垦规则》和《非常时期难民移垦条例》,制定了难民移垦政策,力图通过建立垦区、垦社,将难民移送到后方开垦荒地的方式来实现救济,增加生产。总体看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移垦政策是国民政府救济制度的一大改进,体现了社会救济主体的转变和国民政府救难重心的转移,也为战时西部地区的生产建设作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集体困境原理分析了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困境 ;用猎鹿博弈理论分析了个别阿拉伯国家只顾自己的国家利益 ,给巴勒斯坦问题造成的危害 ;用囚徒困境理论分析了以巴极端派别表面上在追求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实际上损害了自己的民族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阿以冲突由来己久。自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协议和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阿以冲突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本文回顾了阿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及阿以冲突的演变过程,把2 0 0 1年12月以来发生的阿以流血冲突定义为第六次中东战争,同时对此次中东战争的特点、走向作了分析与前瞻。   相似文献   

13.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牵扯到边界划分、水资源分配、圣城耶路撒冷归属、巴难民回归等诸多棘手的问题;此外还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以色列当局的逆向思维;二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需要;三是阿拉伯世界自身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从文明交往看巴以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明交往角度看 ,巴以冲突的持久难息缘于以下因素 :地理上 ,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共同的根 ;宗教上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尖锐对立 ;巴以交往中迥异的民族利益。巴以冲突短时期内难以平息 ,但从长远来看 ,和平共存是巴以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之路  相似文献   

15.
犹太教以其极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成为西方历史上掀起的一次次反犹、排犹运动的主要依据,给犹太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色列成立后,很大程度上由于犹太教理念的因素,使巴以冲突迟迟得不到解决,将另外一个无辜民族——巴勒斯坦人长期置身于苦难的深渊。与此同时,以色列也不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和平。  相似文献   

16.
伊朗根据其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地区战略目标,在不同时期对以色列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巴列维王朝为了抵御苏联的威胁和应对激进阿拉伯国家的挑战,视以色列为外围战略盟友;霍梅尼虽然把反对犹太复国主义意识形态化,对以色列公开指责,但因共同的安全利益需要,在两伊战争期间伊以秘密从事武器交易;海湾战争和冷战的结束,共同的敌人消失了,为争夺地区主导权,伊以展开激烈竞争甚至对抗;“9·11”事件后随着伊朗安全环境的恶化,为了争取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和转移伊核问题上与美欧的紧张气氛,伊朗加大了对以色列的指责,甚至支持“哈马斯”和“真主党”袭击以色列。  相似文献   

17.
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奔赴巴勒斯坦建国的历史成因在于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始终没有友好接受这个民族,一千多年来的歧视、排斥与压迫使得犹太人不得不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由于中东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色列国家在巴勒斯坦的建立和发展的行动又受到大国的干涉。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了今天中东地区阿以冲突的紧张形势。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0月30日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的召开及其巴以、约以之间一系列协议、宣言和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这是中东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中东和平进程之所以能够启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以色列政治尤其是领导人的个性政治特征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但丘铭文》 是近几十年来以色列古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为人们研究早期亚兰国家 的扩张以及大马士革与以色列的争端提供了史料。 《但丘铭文》 广受关注的最重要原因是文中的 “ bytdwd” (大卫家) 及其与古代以色列早期历史的密切关联。 围绕 “大卫家” 与圣经历史叙述可信性的关系, 以色列 古史学者中的 “极大主义者” 和 “极小主义者” 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其中, 有些论争已经超出了学术 范畴。 部分西方学者的政治立场、 个人信仰乃至利益纠葛已经影响了铁器时代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与考古领 域的定位、 功能及规范。 因此, 《但丘铭文》 也为人们展示了 “以色列古史” 背后丰富的现实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