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昨晚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今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我的儿子接受访问。 “你觉得你母亲跟你父亲,在对你的管教上有什么不同?”记者问。 “我老爸和我老妈都是炸弹。”刘轩劈头就来了这么一句,“但是我老爸炸弹的引信很短,一下子就爆炸;我老妈的引信很长,摸不清什么时候会爆。”  相似文献   

3.
爱的三部曲     
莫纯清 《老年人》2006,(7):41-41
《老年人》杂志就像一位老朋友,陪伴在父亲身旁好几年了。每期杂志一到,父亲便会放下手上其他的事,拿上笔,戴上老花镜,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为此,母亲多次笑着嗔怪父亲把杂志看得比她还重要。翻开父亲读过的杂志,每一本都有他圈圈点点的痕迹,那些批注都是父亲留下的心得体会。如果哪一期杂志来得迟了,父亲就会时时念叨。父亲对《老年人》杂志的热爱也影响了我。订杂志时留的是我的地址,每月都由我把杂志带回娘家,所以,我也就先睹为快了。这样《,老年人》杂志成了我和父亲共同的朋友。一个星期天,我领着上幼儿园的儿子去看望父母,并带上了刚…  相似文献   

4.
旧物之光     
马亚伟 《老年世界》2014,(24):28-28
父亲有一把旧茶壶,大概用了30多年。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它。  相似文献   

5.
父亲老了     
刘慧 《老年人》2014,(8):32-32
正那天我在野外看到一棵老树,满树的枯枝败叶,看不出一点生机,这让我不禁想起我的已是风烛残年的父亲。父亲老了。他头发花白,弯腰驼背,一副龙钟老态之相。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曾经是年富力强、充满朝气的父亲,是从学校教书回家就拿起农具下地干活的父亲,是那个曾经被艰辛的生活掏光  相似文献   

6.
怒与恕     
正父亲下班后怒气冲冲地回到家,一进门使劲地把公文包摔在沙发上。儿子见父亲回来,兴奋地跑过来扑在他怀里。父亲一把推开儿子说:"一边玩去,别吵我。"儿子委屈地离开了父亲的怀抱,眼泪汪汪地说:"爸爸,今天在学校里老师表扬我了。"父亲听完,脸色缓和了一下,问":哦!说说看老师怎么表扬你的?"儿子这才破涕而笑,凑到爸爸身边说:  相似文献   

7.
父亲很节省     
文坚 《老年人》2003,(9):31-31
父亲和母亲与我同住在一个城市,只是他们老两口住在城北,我结婚后把家安在城东。每到周末,父亲和母亲就去附近的果蔬市场,批发一些水果和蔬菜,然后辗转几趟公交车,赶来我家共度周末。父亲一进屋便忙这忙那,成了义务厨师。当父亲大汗淋漓地端出一碟碟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时,我们都馋得直流口水。这时,父亲就开始数落:这个菜只花了多少钱,那个菜比你们买的便宜多了。父亲是企业退休干部,每月的退休金不多,扣除水电、煤气等费用后,所剩无几。因此,父亲总是省吃俭用地过日子。父亲一人出门时,从来都是骑自行车,舍不得花一块钱去坐一趟公交车。除非…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我的儿子接受访问。"你觉得你母亲跟你父亲,在对你的管教上有什么不同?"记者问。"我老爸和我老妈都是炸弹。"儿子刘轩劈头就来了这么一句,"但是我老爸炸弹的引信很短,一下子就爆炸;我老妈的引信很长,摸不清什么时候会爆。"听完访问,我偷偷问他,你觉得那个"短引信"的炸弹容易对付,还是"长引信"的好对付?  相似文献   

9.
《伴侣(A版)》2014,(12):48-49
在省城打拼了几年,我和未婚妻也有了一些积蓄,正准备结婚的我们看好了市中心的一套房子。准备付首付的时候,父亲打来了电话。父亲的声音有些急促,经营木材生意的他想进一批货,可手里的钱又不太够,希望我能先帮他垫点。我犹豫了一下,父亲连忙告诉我,这些钱算他借的,等那批木材一出手,他就立刻还给我。我没敢立刻答应父亲,只告诉他手头比较紧,晚些时候再给他消息。父亲快快不快地挂了电话,我的心里有些不忍。  相似文献   

10.
父亲戒烟     
姜贻斌 《老年人》2006,(1):28-28
父亲抽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母亲过去没有逼他戒烟,她知道我父亲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有许多苦恼,烟雾可以让他麻木,也可以引导他思考。前些年,父亲退休了,母亲却逼他戒烟了。母亲这样做自有道理,且不说曾经有过的痛苦现在没有了,单讲父亲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年纪大了还抽烟,将更加损害健康。于是,她经常把父亲的烟藏起来,让父亲急得手忙脚乱地四处寻找。父亲找不到,嘴里就不停地念叨“:我的烟呢?我的烟呢?”每当这时,母亲总是装聋卖傻:“我哪知道你把烟放在哪里了?”甚至调侃道“:莫不是老鼠拖到洞里去了吧?”但是,这难不倒父亲,他翻箱倒…  相似文献   

11.
那晚 ,帮助父亲归拢杂物 ,又一次看到父亲的小木箱。这使我像见到要好的小伙伴 ,引出一串长长的回忆。这是个淡蓝色的小木箱 ,四角被铁皮包着 ,做工相当精美 ,我记事起就知道有它。那时 ,我家住的是林区的板夹泥房 ,经常需要修修补补。父亲就常打开小木箱 ,拿出工具和钉子什么的 ,修补着简陋的家。我因为小 ,没有什么玩具 ,就把小木箱里的东西当玩具了。长大后 ,我渐渐体会到了父亲这个小木箱的实用价值。在我的眼里 ,父亲是无所不能的 ,什么自行车坏了 ,收音机出了故障 ,父亲都能用箱里的工具修理好。有时父亲来了兴致 ,还会给我和伙伴们做…  相似文献   

12.
吴兴英 《老年人》2006,(5):30-30
我决绝地把父亲给的5000块钱塞回他的口袋,并把他送上了返回老家的汽车。旁边一位大爷见了,问我父亲:“老伙计,这是你儿子吧?”父亲笑着说“:是的,他送我回家。”可我分明看见父亲笑得勉强。长途客车徐徐出站,我对着父亲挥手。父亲坐在窗边,一副倦怠失落的样子,并没有往常的热情。车走远了,也带走了我对父亲的牵挂。回想起这天清晨,我和妻子刚刚起床,父亲就大汗淋漓地敲响了我家的门。正是春耕农忙时节,父亲的突然到来让我有些吃惊。难道家里出事了?因为父亲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很少进城找我,而且他在老家还种着几亩水田,这时的农…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树世界"春暖花开那一年我十七岁。父亲有了外遇,每天不见人影,母亲成了祥林嫂,整日以泪洗面。偶尔俩人见着了,便是火星撞地球。我成了沉默寡言且极度自卑的女孩,除了坐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地听课,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母亲恨恨地骂我,这家里一个犯了走马星,日日不着家,一个就成了哑巴。她抓不到父亲,把恨与怨气全撒到我身上。  相似文献   

14.
名声与成功     
童年时代在达拉斯,我经常乞求父亲带我去“车间”看看。我在儿时的印象中,父亲上班的车间是个挺神秘的地方,大人们变魔术似地在里面造出许多奇妙的东西。终于,在我七八岁时的一个夏日,母亲把我带到了车间,父亲走出大门来迎接我们。 父亲把我抱到凳子上不无自豪地说:“你有何感想?” 我好奇地举目四顾:好大的一间房子啊,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到处是散发出油味的经过铣磨的金属材  相似文献   

15.
一双黄皮鞋     
我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父母靠微薄的工分养活老老小小一家五口。有一年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组织舞蹈表演,我被选中参加这次表演,非常兴奋。但老师要求每个人买一双黄色的鞋子时,我被难住了。我回家软磨硬泡,要父母买新鞋子。母亲为难地望望父亲,叹了一口气。父亲紧皱着眉头,咬咬牙答应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新鞋子仍没有踪影,而父亲总是说,下个星期吧!我越来越急,眼看六一快到了,我们的舞蹈也练得十分熟练了,我就欠一双黄鞋子。终于,5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父亲揣着钱带着我出发了。我们徒步走到沙河,走进一家小商店,玻璃柜里静静地摆着一双…  相似文献   

16.
那是我考上高中,到县城上学的第一个冬天。那天我冒着刺骨的寒风走三十余里山路回家,给父亲送学校的一个关于学生自带口粮的通知。学校要求,学生们要自带口粮到学校才能吃饭。这样一来,我一个人每月最少要从三十多里外往学校扛去近五十斤粮食。这几十斤粮食,对于那时身子骨很弱小的我来说,简直就成了天方夜谭。父亲看了学校的通知后,又回头看看我,没有说一句话。接着,父亲就回到自己屋里,叫母亲过去。我不知道他和母亲说了什么,母亲出来后,  相似文献   

17.
瑾儿 《金色年华》2011,(6):36-36
我想写下一些东西,好让我偶然回首时不觉得迷茫,我想一个人的成长是有过程的,是需要回味的。二十岁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爱做梦的年龄了,记得小时喉时常做一些可怕的梦,梦醒了就不敢再睡去,硬要拉着父亲陪着我,可父亲等我睡着了便走了。对于父亲来说,我的床是陌生床,睡不惯的,所以我在他乡很艰难的时候就想起我睡了十年的床,想回去做我童年的梦!  相似文献   

18.
!!在省城打拼了几年,我和未婚妻也有了一些积蓄,正准备结婚的我们看好了市中心的一套房子。准备付首付的时候,父亲打来了电话。父亲的声音有些急促,经营木材生意的他想进一批货,可手里的钱又不太够,希望我能先帮他垫点。我犹豫了一下,父亲连忙告诉我,这些钱算他借的,等那批木材一出手,他就立刻还给我。我没敢立刻答应父亲,只告诉他手头比较紧,晚些时候再给他消息。父亲怏怏不快地挂了电话,我的心里有些不忍。  相似文献   

19.
妻子怀孕没到一个月时,父亲就急急地从东北老家过来看我。我知道父亲此行的目的是想抱孙子。我是不想让父亲失望的,但和妻子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等过两年再要小孩。我犹豫着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因为在父亲看来,我只有要了小孩,才能算真正长大了,他也才能算真正尽了为父的责任。小时候,我常听父亲说:"等你们都长大了,都有了孩子,老爸  相似文献   

20.
偏心的父亲     
黄邦寨 《老年世界》2007,(16):31-31
自打我有记忆开始,就记着我的瘸子父亲从来都偏心同样瘸拐着脚的大哥。 大哥是六岁入学,我到八岁才进学校的大门,父亲的解释是因为家里穷。可是,母亲去街上为我买的新书包,却被父亲给了大哥,我背的是大哥换下来的旧书包,这不是偏心吗?而且我从来没有新衣服,我的衣服都是大哥换剩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