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其天人合一的儒家,无为逍遥的道家,自由的佛家都体现了对生命自由的关切和追求,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转型期中国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庄子提出"无己"人格, 倾向于解构儒学"仁且智"的人格追求, 其个体自由追求也是对儒学社会自由模式的抵制.由于二者都怀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情怀, 他们都有鲜明的自由意识.  相似文献   

3.
侠与法的契合与分歧:基于自由维度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侠与法都是人类追求自身自在自为的生活进行的设计,他们的存在,从本质上言,都是人类不断探索和争取自由的历史产物,从自由的维度透视二者,它们存在着很强的契合性.但在各自的发展中却渐行渐远,究其因亦是二者对自由问题上的差异所致之必然归宿.当今,侠作为历史存在物虽已消亡,但对法治的自由追求之路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玄奘之路就是自由塔的缩影。一群人为了追求自由被自己追求自由的方式所奴役。每个人都在寻找新的突破,新的领域,新的事业增长,但是这个群体似乎都没有明确的方向。玄奘之路就像一面大旗,带领所有人跟着走。这个大旗,我们叫理想、行动、坚持。  相似文献   

5.
道家的理想人格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由为其内涵。老子尚自然,庄子求自由,却演变为了《列子·杨朱》的纵欲享乐。他们都是源于对“天道”的体悟,指出要顺应自然。却导向两种不同的道路。原因是: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对自由的不同追求;对人生价值的不同把握。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但现实存在的自由都是相对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而追求绝对自由恰恰是所有犯罪人的通病。追求绝对自由能导致多种犯罪发生,但最典型的当属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由于追求绝对自由思想的泛滥,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并与一些适宜的社会条件一起造成此种犯罪的多发,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扼制  相似文献   

7.
作为不同时期的自由主义者,卢梭和哈耶克对自由都有自己执着地追求,在对二者自由思想研读中,可以发现他们对自由的来源、归属的范畴、逻辑后果及其实现的方式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别。卢梭认为自由源于天赋,是积极的自由,是构建论理性主义下的自由,其主要内涵是政治自由,而哈耶克认为自由是文明的造物,是消极的自由,是进化论理性主义下的自由,其主要内涵是个人自由。但二者自由思想中都肯定理性的积极作用,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个人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重要的文献,但《庄子》对《老子》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庄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其中,“道”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高心灵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真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终极目标。《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的基本命风也是社会的基本命民自由是理想的生活状况,自由也是理想的社会彻底追求自由过去、现在、未来都永远是人的天性、本性或本质,因为自由即意味着人不再成为“必然的盲目奴隶”,而不断地利用已认识了的必然来推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种种压抑、奴役囚笼的挣脱意味着人的价值、尊严得到保障,受到尊重,得以实孔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即是一部人类为自由的实现而奋斗的历史。一、认识与追求自由在青年群体中的位置与分量在年龄群体中,青年热爱自由,因而不断地去认识自由、追求自由…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逍遥、游和康德的自由、游戏,本质上都是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庄子的逍遥、游主要是从日常技艺、人生和体道的角度来谈自由,但不期然而然地吻合于艺术和审美的自由,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追求的结果,康德的自由、游戏主要从艺术和审美本身的角度来谈自由,但他们两人的自由都指向艺术的自由,审美的自由。庄子与康德都强调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心灵上的自由,但他们都未把自由抬高到绝对无限的地位。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由并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而是要受到其他条件制约的,体现了一定的辩证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绘画,体现了画家对自由的强烈追求与表现。德拉克罗瓦经典作品中表现的自由可以分为两种:前期在社会政治历史局限中所追求的自由和后期对原始的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透过德拉克罗瓦一生的艺术追求可以探视人们内心对于自由的理解与向往。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学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从属论”和“决定论”一直占主导地位,但这两种表述难免偏颇。自由既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网络文学与自由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不即”指文学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但不是也不--r~g追求绝对的自由;“不离”指网络文学的从创作、发表到评论都不能脱离自由的前提;只有和自由处于不即不离关系中的网络文学,其发展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的理想。自由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特征,是生命个体最根本、最终极的追求。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手段,而自由教育是以实现人的自由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是人类应该矢志不渝地追求的理想教育。同时,自由教育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具有两个核心价值目标:秩序与自由。对政治文明需要作一个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价值区分,政治文明的传统性价值的中心是以国家为政治主体的对秩序的追求,而政治文明的现代性价值的中枢却转换为以个人为政治主体的对自由的追求。对于政治文明的现代性追求而言,秩序与自由并非两个完全相克的价值追求。其实两者互为对照,形成张力,才是人类政治文明长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发表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以激情洋溢的文字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与大胆追求,让他初登政治舞台便光芒四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严厉批评了普鲁士政府对出版自由的限制政策,谱写了普通民众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新篇章。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各种自由从来就是存在的,自由是人类的本质需求,而普鲁士政府所谓新的书报检查制度在每一条看似放宽限制的词句背后,都隐藏着更深层的对新闻出版自由的限制。马克思警示人民应该看穿普鲁士政府的伎俩,追求新闻出版的自由。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闻媒体言论的自由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先进、文明程度的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媒体逐渐变得开放与透明,但毋庸讳言,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还有提升空间与改进领域。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话语中人的自由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人类无法回避的命运.自由是现代性的根本价值.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现代性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都是人类对个体和类的自由价值追求的体现.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矛盾的途径.而人的自由本质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7.
<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重要的文献,但<庄子>对<老子>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庄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高心灵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真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终极目标.<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四种基本价值观念,即正义、能力、自由和忠诚的相互冲突,具体表现为公平与效率、平等与自由、自由与忠诚三对矛盾,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某种价值观念而忽视其它价值观念,正确的做法是追求平等兼顾效率,追求自由承担责任,在一个多元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实现多种价值观念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毛泽东在他们的一生中皆追求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并寻觅使最大多数人享有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道路。两者的内在关系体现为五个方面:专制和压迫促使马克思和毛泽东追求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他们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毛泽东进一步细化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具体内容;他们均把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均认识到阶级社会中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阶级性,都鞭笞资产阶级自由,讴歌无产阶级自由;毛泽东的个人自由观和政治自由观受到了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两者具有一定的源流关系,毛泽东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不过,两者亦存在形成背景、学理性、层次三方面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的自由博爱思想在小说《群芳亭》中性格和灵魂残缺的男性身上得到了演绎和诠释。女性主义在性别对峙基础上提出的对一元化自由的追求和绝对的平等是与赛珍珠自由博爱以及异质文化交流的思想相违背的。两性的自由和平等是绝对的全人类的自由和相对的两性间的平等。赛珍珠的作品不仅为东西方异质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而且对我们致力于两性平衡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