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和谐民族关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谐民族关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谐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因素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必须紧紧抓住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发展这个根本不放松;必须强化各民族的"三个离不开"观念和"四个认同"教育;必须稳妥解决产生民族关系不和谐因素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云南边境60年来的和谐与稳定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不断巩固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云南边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云南边境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就要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坚持和实践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才能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边境安宁、国防巩固、睦邻安邦的和谐边疆.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民族交融不是民族融合,也不是民族消亡,更不是民族同化。它是在尊重差异的情况下,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现有的民族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形势下牢固树立民族团结观念,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生、共御外辱、家国同构、共建新疆,淬炼了强烈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相互认同、相互吸引、相互亲和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黏合力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结合、构建、提升、延续具有重要的功能性意义。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大局"和"大势"着眼,坚持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依法治疆、文化润疆,在新疆铸牢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保障,发展生产力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任务,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基础,培养民族干部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在普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注意处理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自治民族与非自治民族的关系、自治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要注意民族内部各支系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打牢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和谐民族关系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衡量社会稳定的标尺,也是多民族国家的最高价值追求。民族关系和谐的实现,离不开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有效整合。笔者从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切入,分国家认同、法治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和谐的逻辑关系,据此提出和谐民族关系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千百年来,华夏各族人民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保护目标,必须切实尊重并保障非遗知识产权主体权利,构建科学、规范、理性的利益分享机制,从健全国内法制、明确主体责任及权利、发挥传承人引领作用、实现代际公平等措施入手,做到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一致性,遵循文化遗产保护规律,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团结,是毛泽东毕生的追求。毛泽东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民族和谐必须承认和尊重民族差异,遵循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制度保证。毛泽东民族和谐观的正确思想对当下应对民族问题新情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在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历史上由于经济生产方式的不同等原因形成的新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文化变迁、文化认同上的差异都影响着新疆的民族关系。高举启蒙大旗,弘扬启蒙精神依然是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共同文化基础,要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和谐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没有各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谐。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问题愈演愈烈的国际背景下,维护和谐统一的民族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各国政府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多元文化共存理论分析视角下,可以看到探寻中华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原因当以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历史和现实的自觉认同视觉为切入点,而此种认同也是进行文化统战、保持民族关系和谐、维护国家统一及推动社会发展之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的统治集团,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调整统治政策,对民族问题作了妥当的处理,使一度紧张的民族矛盾得到缓和,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就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展开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西北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文化教育事业较落后,民族和宗教相互影响等问题,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文章提出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策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积极构建和谐社区等方面着力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6.
在多民族国家人民中,普遍同时存在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种认同心理。一般而言,民族认同意指不同民族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可和赞同,而国家认同则指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认可和赞同。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统称,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在思想认识上厘清、理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各民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和谐民族交往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和"、"礼"、"善"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民族交往过程中保持政通人和、实现利益共享、认同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宽容互纳进而实现和谐民族交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社区矫正在我国的正式提出并设立第一批试点地区,表明我国刑罚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社区而言,其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应与非民族社区有所区别,要在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探索出其有民族特色的刑罚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民族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不仅没有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阻力,反而成为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不同语言系统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相互了解的潜在资源与内在动力,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产生内推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成为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源泉和推动力,成为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蕴含的传统知识和智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是我党民族宗教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与当时党所面临的特殊历史背景紧密相连:为了打破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化、利用,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阵营;纠正、批评国民党大汉族主义民族政策,解救于水火之中的少数民族群众;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稳固的西北革命大本营;解决、协调根据地民族、社会关系的现实需要;推动根据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形成,对于团结少数民族、宗教人士,提高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声誉,加强西北边陲的稳固,改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地位,推动各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