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海河南县那达慕是文化重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转化为体育赛事的重要形式。其意涵和形式的变迁是人们在民族交往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再造,使传统文化嵌入到现代生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那达慕赛事仪式中的文化展演与互动通过对文化标记物——赛马的高度关注,和对比赛的情感激发中形成了高度情感联结,从而促进了民族社区内部团结和民族文化自信并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平台。那达慕的意义变迁过程体现在多民族多种形式的交往互动中,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间的协调,建立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一致性的文化资本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的“那达慕”文化,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中,综合性反映蒙古族文化面貌的文化类型.传统“那达慕”文化的原始内容,应当首先包括“布库”(即摔跤,《蒙古秘史》作“阿巴勒都兀鲁牙”,《元史》等作“孛可”)、赛马、射箭三项,所以后人称作“蒙古男子三项竞技”或“三项游艺”.在“那达慕”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明显看出,它是从原始的军体文化逐渐发展为全民族的游艺文化的,它容民族体育文化、饮食文化、经济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形成为蒙古民族经久不衰的独特的“那达慕”文化了.蒙古“那达慕”文化,说起它的发轫之初,至少在蒙古人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在历史文献上即有记述了.当然蒙古人作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集大成者,他们所承袭的文化,尚须追溯到更古老的时代.仅从匈奴寻源,也要追溯到三千年以前了.今天的考古发现足以证明  相似文献   

3.
陈改桃 《阴山学刊》2008,21(2):48-51
以蒙古族的那这慕为管窥点,透视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那达慕的主要活动内容看,草原文化内涵着浓厚的尚“勇”、尚“力”的英雄精神;从那达慕主要活动的参加者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不分等级尊卑、自强坚毅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从那达慕的起源意义上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人对自然原始崇拜的宗教精神;从那达慕的现实意义来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4.
论对那达慕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达慕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内蒙古休闲经济的基础之一,是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可以发挥其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形成产业链,带动内蒙古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内浆古区域品牌的塑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而区域品牌又可以促进诸多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进一步转化,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对于那达慕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改造、拓展、规范等方式改变目前在管理上的自发、随意、无序状态和粗放方式,在保持传统那达慕基本精神和特点的前提下,突出休闲和消费的主题,以满足现代人们不断变化和提升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带有“阴”、“阳”字样的地名以及“阳春”、“三阳开泰”、“青春”、“金秋”等词语为例子.说明词语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词语教学应当成为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视觉文化作用下的文化断裂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芳 《中州学刊》2005,(5):240-242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大众媒介的不断冲击下,以电影、电视为主体的视觉文化以其连续的作用一跃而为人类生活和艺术生活系统里的奇特角色.由于视觉文化对受众欲望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断裂与困惑也就成了必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思想以及习惯的基础,是今后发展的依据,如果丢失,一个民族就会失去基础.因此,视觉文化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避免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与困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藏族传统节日与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相连的因素出发,认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是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节日是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载体。藏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活跃民族节日、提高藏民族广泛的参与度以及增强体质和积蓄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贺麟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他不仅以复兴民族文化、重塑儒者形象为己任,亦致力于儒化西洋文化、尝试学术建国,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对民族和文化双重危机的体认中,衍生出对民族国家和文化前景的强烈的忧世情怀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藏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文化性格以历史地理为载体和基础,因此,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文化性格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格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说明了在藏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地理环境因素、生产方式因素、文化心理因素等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革命话语的转换使得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诉求又一次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本文从文化与历史演变关系介入,揭示出《白鹿原》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反省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所遭受的毁灭性的打击,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文化颠覆和精神虚无的状态;另一方面,揭示在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建构的文化救赎过程中,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话语存在的深刻矛盾,并指出小说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启示我们找寻真正的实体性的历史意识,重新开始“讲述”关于“我们民族命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管理文化比西方古典以事为中心的科学主义管理文化更接近领导科学的内涵.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拓展,中西领导文化也正在加速融合、发展、创新.充分发扬当前我国政治思想、价值理念领导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将对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VBL)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族在我国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现在的俄罗斯族基本上都是华俄后裔.作为跨境民族,在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中仍保留着一些俄罗斯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丧葬礼俗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村为例,描述俄罗斯族丧葬礼俗的基本过程,进而揭示其特有的东正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民族主义的生成,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哺育,来自对人文精神的价值选择,也和西方民族歧视造成心理上屈辱与激愤,以及由浪漫主义引发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内在关联.其文化民族主义具体表现为:警惕、反抗西方殖民文化,以诗勾勒出“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蓝图,并强化有文化民族主义内涵的图腾、符号、意象,以诗作凝聚民族奋起的伟力.闻一多文化民族主义有其特色,它是弹性的、兼容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新人文主义交融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家族主义相抗衡的新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处在一个空前变革的时代,艺术已经进入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文化融合的氛围之中,传统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装饰设计带来了新的冲击.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思潮日益高涨,回到传统装饰,借鉴历史传统,强调城市文脉和民族地方主义,以表达"怀旧"的心理.是中国装饰设计领域的后现代性体现.  相似文献   

15.
医院文化作为企业管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现代企业文化意识的影响力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具有独立行为特征和内涵,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它的实质是以人文为主体,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医务人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为目的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科学认识和运用医院文化这一现代化管理理念,是医院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速度因城镇化的进程而空前加快,一方面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破坏严重,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流失、消亡加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资源被过度利用,大量民族传统文化衍生产品被抢注、掠夺,民族传统文化滥用现象严重。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包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中主体缺失和利益局部化、个体化之间的矛盾,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之间的矛盾,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现有知识产权衔接之间的矛盾。对此,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属性,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客体的细化和分离,把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了本体分析,认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有其深厚的藏民族文化内涵,是在藏民族中传承的文化现象,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竞技体育在西藏的普及,具有原生“活态”性质的传统体育不少项目面也临失传的境地,对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宝贵的文化财富,蕴含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与日俱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保护民族文化,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刻不容缓.纪录片本身就带有真实记录及影像传播的功能,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本文以非遗纪录片的题材类型与文化内涵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非遗纪录片影像表现的各个方面,并就融媒体对非遗纪录片的相关要求进行分析与论述,以促进非遗纪录片国际化、IP品牌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动漫产业的价值链构建及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文化品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漫作品,应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资源思想性、艺术性和体验性的有机统一体.民族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遵循产业价值规律的完整链条.民族动漫产业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承继,更是源于文化资源价值的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20.
新疆吐鲁番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具有特殊性、典型性,是当地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场所.其“空间”模式已跨越了单纯的建筑功能划分,呈现出当地民族人居文化的演进,是区域性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类因子的综合体现.本文以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田野调研为依据,从多角度分析思考区域性人居建筑环境体系,溯源吐鲁番传统聚落人居空间模式的成因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