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4月7-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持有不同观点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在当代的新飞跃,将其放置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问题域中进行探究,能够更清晰地洞察其理论创新,并对其学术和实践价值进行评估。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最新成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从政治层面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规定了发展纲领,又从学术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提出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研究课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解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启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原典的创造性发展,从新时代中国文艺客观实际出发,创构常新的、当代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龙潜 《文史哲》2007,4(5):117-122
文艺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的理论支点,正是由于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理解,才导致了理论界对文艺本质的不同界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当然可以赋予意识形态以新的理论内涵,但却不可以因此而改变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结构。因此有必要"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考察,正确理解和把握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普列汉诺夫是世界著名的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地研究文艺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理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现代文艺发展史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第一个把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是任国桢。他翻译了瓦勒夫松写的一篇题为《蒲力汗诺夫与艺术问题》的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普列汉诺夫运用唯物史观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论争,主要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文艺的本性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还是文化哲学;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特定社会性质的还是普泛的;是以审美性包容意识形态性还是以意识形态性支撑着审美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时,是"意识形态说"更有利还是"社会意识形式说"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左翼文艺思潮高涨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阵线与它的对立面,就文艺与文艺家的"自由"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对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对新兴的无产阶级大众文艺运动的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这场论争的意识形态建构,特别是文艺"自由"观念内涵的演化及其核心范畴的学理逻辑作深细的历史梳理就变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中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历史时期文艺建设的正确纲领。它将指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为繁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作出新的努力。 文艺与政治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曾指出,文学艺术是上层建筑,它是经济基础的一种特殊反映,它反过来对社会经济基础起着一种很大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实践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在本性。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对《讲话》的歪曲。文艺的根本问题由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转为文艺为什么人,意义巨大。毛泽东在《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引向深化、系统化、现代化、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网络文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给网络生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文艺作为文艺的一种新形式,由于其创作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规模大、传播快、受众广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它在思想传播和价值导向功能上较之传统文艺有着更大的影响力。网络文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且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表现得更为紧密。正确把握网络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不仅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迫切需要,更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现实要求。只有坚持以中国精神为导向,以内容建设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党的领导为保障,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网络文艺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他那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解决文艺工作与革命工作的关系出发,就提出了解决文艺工作的中心问题,即“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 在这个纪念和学习的日子里,回顾中国革命和文艺的发展历程,我们不能不感到,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既是文艺理论的创新,又是文艺实践的纲领。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说得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讲话》确实是正确地,透彻地“解释”了客观世界,“解释”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革命、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带根本性的问题;《讲话》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并由此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解释世界和说明问题的,因而能够启人心智,决人疑难,动人感情,促人奋起。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有些什么特点和生产规律?过去人们较多地是注意了它在创作上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如形象性、形象思维、典型化等等,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些只是文艺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之问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文艺本体论熊元义九十年代文艺学最重要的问题是文艺本体论和文艺价值论,而文艺本体论作为文艺学最基础的理论是各种文艺观分歧的焦点,因此。要建立当代科学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体论是探讨文艺本...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关于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正确地借鉴外国进步文艺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发展和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就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加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胡耀邦以及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政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都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武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钻研。现仅就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正确地借鉴外国文艺的问题,谈谈自己学习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文艺民族化问题又引起了文坛上的争沦,出现了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涉及到文艺民族化的概念与实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重新否定文艺民族化,造成了理论的倒退和混乱.应当承认,文艺民族化的理沦探讨,是文艺理论领域里研究为一个薄弱的环节.众所周知,文艺民族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带有根本的、全局性质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以下简称为《谈话》,没有注出的引文均属《谈话》)在这个问题上,既提出了若干基本的理论原则,又作过相当深刻的理沦分析,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关于文艺民族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文献.今天重读《谈话》,对文艺民族化问题有新的认识,突出的一点,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文学学会于东沟县大孤山镇召开的文艺理论讨论会,共讨论了三个问题:关于人性与阶级性,关于文艺的典型和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这三个问题是文艺理论中重要的问题,它们既是老问题,也是当前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引人注目的问题。今天提出来进行讨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创作实践及教学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力作──评《文艺辩论集》李幼苏由贺敬之同志题词、杨炳先生作序的《文艺辩论集》出版以后,在文艺界引起反响。该书收集了梁胜明同志新时期以来10多年里发表的文章共计35篇,23万字。这是一部难得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之后的又一里程碑,是指导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从革命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党的文艺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民族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审美、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又是其中最具有问题性的论题之一。本文简要梳理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史,分析了该理论兴起的原因,并说明了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和建设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延安文艺理论,特别是作为其主要标志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20世纪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的重要理论现象。它的出现,标志中国现代文艺运动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反映了文艺与革命、文艺与历史等关系转换的新趋向。《讲话》及延安文艺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美学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五四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文艺理论的直接继承,又是对中国新文艺理论的历史性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时代趋势。其巨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