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丛梅 《社会工作》2011,(24):91-93
我国尽管1997年刑法将累犯的构成期限从3年延长至5年,但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现持续升高的走势。从不同地域之间的比较看,重新犯罪作为社会犯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犯罪的增长而增长,只是增涨的幅度要小于社会犯罪。预计我国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呈现总量波动上升,高位持续振荡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上海市劳改局与上海市公安局联合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对1982年至1990年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1982年至1990年的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三年内重新犯罪率分别为1己1%、10-8%、79%、6.7%、4.1%、44%、6.1%、94%、7.2%。上述统计显示,近几年来,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在逐年下降后,出现有所回升的势头。另据统计,1986年至1992年当年新收押犯人中曾被判刑劳改过的人员比重分别为:13.7%、17.2%、18.l%、11.7%、15.6%、14.9%、124%。需要说明的是,对在押犯的统计只计算前科的判刑与否,而不计算…  相似文献   

3.
江伟人 《社会》2004,(8):57-60
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一个 世界性的社会难题,也一直是我国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犯罪包括重新犯罪的构成、特点、原因等亦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重新犯罪率有所上升。其中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约占10%左右,解除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约占15%左右。这两个数字分别为“文革”前的4~5倍。在公安机关抓获的案犯中重新犯罪率由1980年的18%上升到1983年的31%。在重大案件,特别是恶性案件中,很多是重新犯罪分子所为。在团伙作案的犯罪成员中,重新犯罪分子约占70%左右。另据笔者  相似文献   

5.
“二进宫”是指劳改、劳教人员刑释解教后在社会上重新犯罪,再次受惩办的代名词。近几年,据有关部门反映,刑释青年重新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何在呢?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由于不慎,身体的某个部位受伤(如脸部被划破)时,受伤的地方肯定会形成疤痕组织,它比原来的肌肉更坚韧,更粗糙,目的是形成有保护作用的表皮或外壳,以防进  相似文献   

6.
要做好大墙内外劳改、刑释人员改造接茬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提篮桥街道地处沪东工业区交通枢纽,人口十一万六千,社会治安较为复杂,目前在军天湖农场改造服刑的罪犯有46名。1992年有5名减刑,23名被评为劳改积极分子。刑满释放回归社会重新犯罪率也在逐年下降,1989年2月到1991年9月,三年共释放41名,重新犯罪1名。1989年到1992年3月,共释放36名,没有一名重新犯罪。提篮桥街道领导除了做好大墙内外帮教工作,积极增强帮教自觉性外,特别注重入情、入耳、入脑教育服刑犯或其家属。罪犯投入劳改后,思乡、思家、思亲人的情绪很重,有妻儿老小的罪犯更是心神不  相似文献   

7.
丛梅 《社会工作》2011,(12):76-78
随着社会变革日益深化,犯罪数量不断上升,其中暴力犯罪有加剧的趋势。尤其在2009年,我国暴力犯罪总量经过了几年下降后,突然有所上升,广大公众的社会安全感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重新犯罪人员在暴力犯罪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本文对当前暴力重新犯罪行为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丛梅 《社会工作》2011,(6):76-78
随着社会变革日益深化,犯罪数量不断上升,其中暴力犯罪有加剧的趋势.尤其在2009年,我国暴力犯罪总量经过了几年下降后,突然有所上升,广大公众的社会安全感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重新犯罪人员在暴力犯罪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本文对当前暴力重新犯罪行为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除了青少年、未婚者重犯率高;原犯财产型罪错的重犯率高、城市比农村重犯率高等以外,还出现如下新动向: 一是在重新违法犯罪中,财产型犯罪的增多。据对上海某区1984年释放的823名刑释、解教人员与其中三年内重新违法犯罪的179人的情况调查,从对比中发现:原盗窃占65.1%,在重犯者中上升到75.2%、赌搏从1.9%上升到5.7%、诈骗从2.4%上升到4%。其它案由均呈下降趋势。在145名重犯前科者中,盗窃占91%,诈骗和赌搏各占1.3%,流氓占5.5%。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中国的犯罪特点与80年代相比,团伙犯罪日趋增多.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的犯罪严重。据统计,1988年全国打击犯罪团伙57万个,1990年为105万个,1993年为15万个,1994年为20万个。尽管全国定期进行“打非”“扫黄”,实行“严打”,但是,团伙犯罪从总体上仍呈增加之势。那么,凹年代团伙犯罪有什么特点?社会应该如何防范与打击团伙犯罪?笔者不揣浅陋,简述如下。如年代团伙犯罪的特点进入明年代,团伙犯罪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犯罪活动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本团伙的势力向海外扩展,二是海外黑社会组织向我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时见报端披露 有人出重金雇人犯罪的报道。例如,广东阳春市副市长杨启周和市财办副主任林启菊以50万元雇2名职业杀手谋杀曾威斌市长(见《粤港信息日报》1998年9月5日)。无独有偶,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张永清,以3万元雇刑释人员刘正平等人杀害市委书记李显英(见《新民晚报》1999年4月1日)。两则消息,南北呼应,显示出我国已存在一群以非法获取钱财为目的,以犯罪(哪怕是杀人)为主要手段,满足其生活(包括基本生活与挥霍)需要或发财欲望的职业罪犯。 杀人是社会危害性最大、因而受到惩罚最重、…  相似文献   

12.
黄诚 《社会工作》2014,(3):61-68
既有关于刑释未成年犯重返社会的“回归社会论”、“安置帮教论”、“社会排斥论”和“社会保护论”的研究均将重点落脚于社会帮助之责,而忽视了个体自身重返社会之努力。刑释未成年犯重返社会是个体和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刑释未成年犯的社会融入障碍主要表现为:资源摄取能力低下,生存环境生态恶化,离散社会秩序的风险程度高。要高度重视刑释未成年犯的社会融入问题,促进刑释未成年犯的社会融入:一是要加大社会保护力度,二是要增进社会接纳意识,三是要提升自我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对年来一直为全社会所关注。在各种制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少年犯罪经历了涨落起伏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新世纪临近之际,我们所面对的青少年犯罪是一种什么态势呢?本文以贵州省为例,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概述1998年贵州省青少年犯罪的最新变化及其意义,并试图以此窥见全国,以收一叶知秋之效。青少年案犯比重给予降至如%以下按正式统计,1980年之前,贵州省青少年案犯在全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低,1979年也仅占47.6%。1980年,青少年案犯的比重首次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来,沈阳市治安案件总的来说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发现受理案件上看,1993~1998年的发现受理案件数分别为16578件、16954件、20307件、19285件、19693件、25604件,1998年比1993年受理案件数上升了54.4%。1993-1998年查处的案件数分别为16148件、16569件、19713件、18406件、18698件、24392件。1993-1998年,案件查处率分别为97.4%、97.7%、97.1%、95.4%、94.9%、95.2%。1.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起伏变化大,案件构成变化明显。1993-1998年6年间,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1993年为3243件,占当年总案件的19.56%,1998年230…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上海社会学学会举行的双月座谈会,邀请公安、民政、法院、工会、妇联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与社会学专业工作者一起互通信息,共同讨论了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几个社会问题。大家谈到,随着改革的进展,厂长有权开除严重违反厂规厂纪的工人,这对搞好工厂生产秩序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能开除出厂,不能开除出社会。从全社会的观点看,有个怎么解决这批人的吃饭问题,还有刑释人员的就业问题,处置得好有利于防止其再犯罪和保证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司法系统近十年的研究,使我对美国犯罪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角及理性的思考。我认为美国社会犯罪情况有以下几个特征:1.被判谋杀罪的三分之一犯人在监外执行期间,重杀一名无辜者。2.总的看来,美国社会的犯罪行为变得更加暴力化,30年来,美国公民成为犯罪行为受害者的可能性增加了280%,同时,成为暴力犯罪牺牲者的可能性则增加460%。3.人们所感觉到的犯罪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但人口统计资料表明的情况,则更为令人担忧。普通美国人感到美国司法制度似乎经常顺间有利于罪犯一方。即使在美国因反对监狱制度而造成一定影响的组织,诸…  相似文献   

17.
浦东开发开放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同样也体现在浦东居民的婚姻家庭生活中。目前,浦东居民的婚姻家庭状况究竟如何?夫妻关系的满意度有多大?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婚姻幸福?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浦东婚姻家庭的基本特征在1022个有效抽样单位中,87.5%是已婚男女,6.9%是未婚者,13%是离婚后未再婚者,0.9%是离婚后再婚者,2.9%是丧偶未再婚者,0.5%为丧偶后再婚者。受访者的初婚平均年龄为25岁;婚姻平均延续时间为24年,夫妻平均生育子女数为l.sl人。他(她)们的婚姻特征具体可概括为几下几点:婚姻呈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工资,职工的命根。近年,国人最关注的是什么?工资改革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齐齐哈尔市民情民意调查办公室抽样调查了1125名各界市民。其中机关干部占19.0%,文教科研人员占15.9%,商饮服务人员占17.8%,企业职工占38.2%,个体从业者占23%,其他人员占6.8%。调查结果表明:问卷中的16个社会热点,按市民关切度的高低排列为:工资改革:70.8%;社会治安:67.5%;廉政建设:62.0%;社会风气:60.8%;住房改革:58.6%;子女教育:53.6%;社会保障:sl.8%;价格改革:49.2%;贫富分化:45.6%;生活状况:42.8…  相似文献   

19.
高知女性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我国高知女性的价值观状况,1994年6月作者在一所高知女性相对集中的国家重点高等学校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共发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22份,问卷回收率为93.85%,所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副高职人员占89.3%,正高职人员占10.7%;年龄在51~60岁的人员占59%,年龄在41~50岁的人员占35.6%。一、高知女性社会地位价值观分析关于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因素,高知女性的看法是:认为由受教育程度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占49.6%,而认为由道德准则和经济收入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均仅占16.0%(…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再婚: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老年婚姻研究所于1997年10月在天津市举行的“老年再婚”抽样问卷调查显示,丧偶老年人赞成再婚的为60%,自己想再婚的为37.6%,实行再婚的仅占6.7%。赞成再婚的人、自己想再婚的人和已实行再婚的人这三个数字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产生这种落差的原因是老年再婚困难重重。造成老年再婚困难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老年再婚的认识不足。许多人把老年人再婚看成是少数老年人的个别行为,而未把老年再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老年再婚难道不能称其为一项事业吗?把一项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称为一项事业,需要这项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