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入数据包络模型(DEA模型)中SORM-BCC超效率评价模型,建立以万元GDP能耗、工业SO2排放量和万元GDP中CO2排放量为投入指标,以GDP、工业SO2削减量和CO2排放强度降低量为产出指标的节能减排绩效评价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节能减排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0年江苏省节能减排绩效较好,仅有2006年和2008年两年不是模型所测有效单元。分析各地级市的区域绩效和规模收益的差异,苏北地区节能减排绩效最高,其次为苏南、苏中地区。其中,苏北区域内各城市差异显著,徐州、淮安节能减排绩效值较区域内其他城市明显偏低,而宿迁、盐城节能减排绩效值则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以2010年为例,对各城市的节能减排目标进行改进以达到最优。依据研究结论认为,江苏省应加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重化工行业整合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时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并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总体上表现为东中西递减的特征,并呈现波动中略有下降的趋势,各区域纯技术效率都维持着较高水平,规模不经济是造成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区域节能减排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因此,各地区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改善地区规模不经济现象,并通过合作共享促进趋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研究和提升中国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日益显著。选取中国2003—2014年的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利用DEA方法计算了中国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发现中国的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区域差异。此外,中国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还存在着绝对收敛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倒U型关系,与服务业国有化程度呈负向关系。服务业自身发展及其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升服务业全要素能源效率,需要政府减少对服务业的干预,提高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分区域、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投入的“拥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使用的DEA模型采用强可处置假定,无法识别生产活动发生在非经济区域时能源过度投入产生的"拥塞效应"。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框架下,拓展了能源投入拥塞概念,运用改进的FGL模型测算2000-2015年中国省域工业部门能源投入的拥塞度,并将能源投入拥塞引致的无效率从全局能源无效率中分离出来。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投入确实存在"拥塞效应",不同省份存在差异,并且拥塞是造成能源使用无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在消除能源投入拥塞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认为:政府应该根据能源使用无效率的不同来源,因地制宜地制定节能减排政策,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并对其经济增长效应的门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节能减排效率总体上表现为东中西部递减的特征,并呈现波动中略有下降的趋势,各区域纯技术效率都维持着较高水平,规模不经济是造成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节能减排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递增,而随着节能减排效率的增加,节能减排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以人均 GDP 和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作为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以单位能耗 GDP 作为能源效率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工业化不同阶段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工业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导致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增强,人均 GDP 和工业增加值占比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人均 GDP 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趋于稳定,工业增加值占比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逐渐趋于零。产业结构调整对改善能源效率的作用很小,加强区域间和国家间的节能技术合作可有效改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经过大工业发展之后,人口、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节能减排随之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主题。以DEA超效率模型为理论基础,对辽宁省近几年的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只有大连和葫芦岛的节能减排效率不错,其余地区都较差。建议相关部门积极运用先进地区的经验,找准方向,抓住重点,完成行业结构和技术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钢铁行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同时针对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研究的发展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的科研产出自2010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中国冶金报、冶金管理、东北大学是重要的文献来源,科研产出的学科分布和关键词分析反映了本领域是包含冶金技术、工业经济、管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从研究成果的高产机构发现,东北大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是本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通过关键词分析得到了此领域的关注热点除了能源效率与碳排放外,还涉及到循环经济、余热回收、高炉等经济学和钢铁行业技术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建筑业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明显,对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DEA 模型不能对有效决策单元作进一步评价的不足,运用超效率DEA 方法对中国1997-2006 年间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整体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从2002 年以后逐渐波动下降,能源消耗量增长过快,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写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其主旨在于改善空气和水资源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效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环境支撑。采用线性函数转换方法,把环境污染物当成有害的产出加入到常规DEA模型中,计算出河北省11地市2001—2014年的环境效率值,并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环境效率的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得出如下结论:(1)当前的环境质量无法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尤以保定、邢台和邯郸3市环境效率较低,资源投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效率利用。(2)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环境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人口密度对环境效率具有负向作用。(3)京津冀治理区域性环境污染,需要三地共同努力,关键在于调整河北省“偏重”的产业结构和“偏煤”的能源结构,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使用Moore结构值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测算了2006-2015年福建工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和方向,使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方法测算了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提升间的协调发展情况。研究表明:福建省工业结构调整速度逐步加快但高度化趋势并不明显;相比规模效率而言,纯技术效率更能有效推动综合效率的提升且未来还有提升空间;工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耦合协调性普遍较差,高技术产业表现尤为明显。进而,从政策引导、技术推动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改善工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协调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的河北省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河北省11个行政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以前14年间河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进步变动趋势与技术效率变动趋势相反。河北省11个行政市农业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唐山市、石家庄市、保定市、承德市、张家口市、邢台市、廊坊市为DEA有效;衡水市、沧州市、秦皇岛市、邯郸市为DEA非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投入冗余。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已有DEA科技园区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中评价结果区分度不高的问题,运用广义DEA模型计算各园区的超效率值,并通过移动数据包络面来增强评价模型的区分度.运用2016年全国科技园区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创新效率评价表明:(1)广义DEA模型能严格有效区分各园区创新效率的高低;(2)东部园区的创新效率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园区;(3)东部园区应重点关注入园企业质量,中部园区应重点关注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升园区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而西部与东北园区则应着重提升研发人员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出口创汇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已有DEA科技园区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中评价结果区分度不高的问题,运用广义DEA模型计算各园区的超效率值,并通过移动数据包络面来增强评价模型的区分度.运用2016年全国科技园区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创新效率评价表明:(1)广义DEA模型能严格有效区分各园区创新效率的高低;(2)东部园区的创新效率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园区;(3)东部园区应重点关注入园企业质量,中部园区应重点关注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升园区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而西部与东北园区则应着重提升研发人员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出口创汇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引入超效率DEA模型,运用DEA-SOLVER软件对62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2016年的经营绩效进行测算和排序,得到18家DEA有效的企业,并对CC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下的效率值进行了比较,为企业了解其行业定位提供依据;从非径向度量的角度对无效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帮助其明确转变为有效决策单元的目标值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压力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能源效率低是我国由粗放加工型经济向高效集约型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我国能源产业效率已成为能源研究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分析和归纳DEA模型在能源效率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DEA模型在能源效率评价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DEA模型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评价相对效率的方法,在评价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效率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但在DEA方法的传统应用中,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完全由评价者主观选取,使得评价过程从起点就缺乏说服力.为了解决传统DEA方法在评价指标选取方面的缺陷,使钢铁行业的效率评价更加客观、准确,文章将AHP和DEA相结合,以中国钢铁行业的2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AHP确定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利用DEA评价了这些公司2005年的整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收益情况,并针对没有达到DEA有效的公司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作用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机制,以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Undesirable-SBM模型测算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能源开发、人力资本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能源开发相对强度与绝对强度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并且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2)人力资本未能带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显著改善;(3)结构变量与开放经济变量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节能减排政策对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效应已经显现。能源与碳排放约束下,应延伸资源经济链条、坚持以运用为导向的人力资本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碳排放约束下能源效率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文章从能源效率的概念和分类入手,主要从能源需求的层面,系统梳理碳排放约束下能源效率研究的根源、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认为:碳排放约束下考虑数据不确定性的能源效率测度理论,从微观层面精确测算碳排放约束下的能源效率、节能潜力及能源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