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创”背景下,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和创业创新教育融合对幼师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展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了“课程群整合—融合教学—教学产品—双创实践—第二课堂—专业教学”的闭环教学体系, 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导师师资建设、完善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融合式教学,提高幼师生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智育和美育并行。目前,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亟须解决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双创”实践中团队合作意愿不强与行动能力不足以及大学生感性素质及认知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地方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应当强调美育赋能,将培育“美德”、培养“美感”、提升“美商”贯穿“教育-训练-实践”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是隶属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特点而实施的重大举措,也是高校培育人才的新视野与新方法,更是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重要教育形式.按照马克思主义择业观、中国传统幸福观以及就业形势的现实依据,分析加强双创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分别从理论指导、教学改革、构建实践体系三方面探索如何通过双创教育端正大学生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观念有滞后、课程体系较零散、实践体系待完善、需求供给不对称等现实问题,本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系统构建了四年递进式双创教育“四阶段”课程体系和“四阶段六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将双创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出了“先创意、再创新、后创业”的递进式育人理念和素质培养。该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创成果的研发和应用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就高校科创成果转化现状,提出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讨政府、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机制。针对存在的相关政策制度建设待完善、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协同性待提升、高校相关师资和学生参与积极性尚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加大对负责双创部门的支持力度、优化大学双创孵化平台与加大对企业的奖励政策、设立官方双创比赛通知平台及跨学院科创综合交流平台、加强师生理论教育、加大对获奖项目的奖励和优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建议。以此建立更加完善的支持体系,激发大学生科创的积极性,实论研究到实践成果再到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有机衔接,从而提高科创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医学院校的“双创”教育普遍落后于其他学科高校或综合型高校,探索适宜的“双创”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归纳出医学院校“双创”教育的现实困境,包括“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不紧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医学生“双创”意识淡薄、动力不足,“双创”教育系统不够完善,“双创”活动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等。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提出医学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策略和实践模式,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双创”教育,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双创”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参与科研是高校培养双创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安徽省8所高校1406名经济管理类学生科研意愿的实证分析表明:年级、学习成绩、科研重要性认知、科研了解程度和学校科研活动开展对大学生科研意愿有显著影响。高校在经管类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通过加强科研宣传推广、开设科研训练课程、丰富科研活动多样性、激励教师科研指导和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措施增强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滞后,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能力"三偏低"问题突出,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称。以河北省创新体系现状和建设需求分析为基础,以区域创新体系类型分析为特色,结合区域创新体系内涵以及组织系统模型,创新性地从理念、结构、运行和绩效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理念合理、结构完善、运行顺畅、绩效良好的强化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型,为促进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分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软环境建设的角度,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机制、课程设置、支援系统、评价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全程步进"、"全体参与"、"全面服务"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STEAM教育在2015年正式进入教育部的视野,双创教育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亮相,两种教育模式可谓是一对亲兄弟:STEAM教育在中小学生根发芽,双创教育根植于大学校园,然而这两种教育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STEAM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背景、STEAM教育与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STEAM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机制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构建精准制度建设、优化外部互通机制、完善育人体系机制建设、实现教学人员互通机制、共建实践平台等途径来实现STEAM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社会稳定。要有效缓解就业难问题,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与共同努力。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历史回顾与解读,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应从加大政策支持、构建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把影响女大学生创业成败的20项因素构建为层级递阶结构图,从而明晰了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带来3点启示: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创业环境是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②完善政府政策有效供给、搭建创业教育及服务平台是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保障;③培养女大学生自我实现、追求独立和良好心理素质等优秀品质,提高女大学生个体及团队的专业技能、决断能力、创新意识、资源整合水平等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创新2.0的知识经济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高校也将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外高校的创客教育发展迅速,在创客空间建设、创客课程设计、创客教师教学、创客自主学习与创客互助共享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中国高校创客教育还面临着平台建设落后、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教师资源匮乏、教学方式传统等问题。为此,应当围绕创客"创新、实践、分享"的理念,打造资源共享的优质创客平台,深化创客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创客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培养机制,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视野下理工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择业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南京地区几所理工科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存在职业需求自我化、职业理想多元化、职业目标短期化和就业期望值过高等问题。对此,必须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实践为导向,推行全程式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吸引和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新创业。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已在师资力量、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应用、持续发展等方面依旧存在短板弱项。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路径,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在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如支持度不够、形式化严重、专业化不足、持久性欠缺等,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闲暇教育视角下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对促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微文化视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进行分析,通过微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的价值和挑战两个维度进行解析,提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威.探索充分认识并利用微文化的优势,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导向性,畅通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对话机制,优化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渠道,建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易班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大学生是易班建设的重要主体.文章对高校易班的研究采用了大学生参与度的新视角,借鉴NSSE和NSSE-China等国内外大学生参与度量表,以全国高校易班建设为面,以重庆大学的大学生易班参与度为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构建了以环境支持度、认知度、满意度、投入度和互动度为五个维度的大学生易班参与度因素模型,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易班参与度的主要妨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度,充分发挥易班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以获得感的生成实现为价值旨归。着眼实现路径,提高教育供给吸引力、增加参与路径渠道,在强化大学生主体参与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增强教师对大学生现状特点的把握力,提供适应学生需求的教育供给,强化各方教育供给的有机协同,在促进供给和需求相适应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制定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评价目标,构建有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完善大学生评价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可雇佣性指以学习能力为基点伴随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培养。以协同机制为保障,明确协同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内容,以知识、技能、能力、特性四个方面的培养为路径,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应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协同机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反馈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