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厌食和偏食是儿童常见的进食问题,据报道,发病率约为20%。儿童厌食和偏食引起营养缺乏性疾病,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农村儿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一现状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公平、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多集中在农村,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进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务工,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在小学阶段,越来越多家长选择将孩子放在寄宿性学校.但是,由于长期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寄宿生缺乏与亲人的情感交流,在感情上产生荒漠期.这个时候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佛山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之于全国农村相对较快,但随着佛山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依然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农村越来越多的父母奔波于城市,于是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道德失范、性格缺陷、价值观扭曲等,几乎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现象。本文基于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对佛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分析了佛山农村留守儿童的类型,提出了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剖析了出现道德成长偏差的成因,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城乡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大量农村儿童涌入城市,从留守农村到留守城镇,为实现城市就学,成为城市的"再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留守城市,主要有个人独自留守、祖辈陪同留守和单亲陪同留守三种形式.再留守的发生既有微观层面个体城市化动力,也有宏观层面结构变迁的压力,其实质是为实现城市化而积累人力资本.但这些再留守儿童从农村熟人社会进入城市陌生人社会学习生活,失去传统支持,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城市政府应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学校为其提供关心关爱和学习帮扶,社区为其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留守城市的农村儿童完成就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年以后,人的身体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也容易积劳成疾.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戒陋习人到中年,身体基础代谢率呈下降趋势,所以应控制饮食,少吃甜食,适当参加运动.中年人消化系统逐渐开始衰退,故应定时定量进餐,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吃过多的精制食品,不要过多吃盐,少饮酒,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7.
中年以后,人的身体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也容易积劳成疾.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戒陋习人到中年,身体基础代谢率呈下降趋势,所以应控制饮食,少吃甜食,适当参加运动.中年人消化系统逐渐开始衰退,故应定时定量进餐,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吃过多的精制食品,不要过多吃盐,少饮酒,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婷 《南方论刊》2014,(3):26-27,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外流动过程中,衍生出了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集中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主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现存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政策性分析,并探索出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于慎鸿 《中州学刊》2006,(3):128-130
由于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监督失控、文化环境和治安环境不良、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农村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心理障碍、违法犯罪等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不良因子,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宏观指导,农村学校和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要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尽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妇联等社会组织也要积极配合并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个头也越长越高。但在城市中,却出现了部分孩子不长个的现象。据调查,北京400多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中,有40万儿童个头偏矮。重庆市针对2万多名3~18岁儿童和青少年矮身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3.2%的儿童身材矮小,其中男生为3.4%,女生为3%。杭州市调查的数据是.有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指标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身高负增长现象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市儿童救助实务领域主要存在困境儿童家庭的经济生计窘迫、司法保障乏力、社会福利资源不足、社会支持和专业能力建设不强、监护人能力欠缺等问题。对此,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社会保障兜底经济困境、司法系统提供规则框架、社会力量多元参与、重视多系统多专业分工合作的儿童保护体系。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儿童保护领域的有益经验,在后续的城市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中完善司法和社会救助制度,鼓励困境儿童救助向职业化发展,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并搭建合作平台,变当下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岗位和项目分类购买模式,从而促进儿童救助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至今,对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问题缺乏深入反思,也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反映出长期以来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权利的被忽略状态。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遇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被多方忽略,可以用整体性忽略概念来概括这一现象。今后应该通过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实行的是一种就业、福利、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计划管理体制,而农村则实行的以土地为保障的就地吸纳的就业方式。商品粮和户籍管理制度维护着两种迥然不同的就业方式,严格地制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城乡隔绝的格局。但是,在这期间也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1956—1960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曾一度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952—1955年间的83.3%下降为69.1%,因为这次转移不是内在于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以4500万农村劳动力的回流而告终。另一次转移则是1968年开始的城市闲散人口和城市青年流向农村,转移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这两次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转移都以失败告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一个新型社会群体.由于监护制度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极易受到损害.对此,应设计符合农村留守儿童特点的监护模式,按照国家、社区、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监护体系,形成权利、义务、责任定位清晰的监护法律关系,以有效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食物品种增多,幸福的城市宝宝们也许是吃“好”了,但所谓的“好”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健康。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城市中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趋好,但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率为10.6%,5.95%的儿童超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外出务工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由此引致的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全国的普遍性问题。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重。据《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重庆市有0~16岁农村未成年入440万人,其中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235万人,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53%。这其中.双亲长期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达13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负面效应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定是利弊共存的。在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制度下,其社会负面效应已日益显露。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农业主产区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管缺位、家庭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农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在城市,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会治安、城乡结合部治理、城市社会整合等问题面临严峻挑战。由此,引发了对相关社会政策的思考和呼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也随即出现,他们的成长与教育问题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来予以解决,引导和帮助他们走过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氛围,为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创造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为促进我国的和谐稳定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全德  齐建英 《中州学刊》2006,2(1):117-1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忽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将引发各种问题,给家庭与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后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关连性、结构性和长期性;从其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实施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去对其加以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外出务工,江西省农村许多孩子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逐渐出现诸多困境,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相关调查,通过解析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陷入困境的原因,积极探索消解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