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敏华 《新天地》2011,(8):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蜀道畏途,在农村中学中更是如此。多年的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写作文难,教作文难,师生皆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师生皆怕。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却无所收益,作文教学效率低。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更怕写作文。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枯燥无味,没有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顺利作文,成功作文,我校在小学一年级实验班进行了小学生起步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要想提高作文水平,不仅要多积累还要多训练。我们的作文课堂就是学生训练写作的阵地。可是事实证明,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守住这块阵地。因为他们怕作文,不喜欢作文。经调查,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作文.不喜欢上作文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作文难写,因为肚里没货;②作文题老套,不感兴趣;③作文课死板,没有活力。仔细想想,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写。  相似文献   

4.
作文课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学生智力的发展,又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作文课的教学必须重视智力训练,探索智力发展的规律。 智力是个综合性概念,包括观察、思维、联想、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就从这几方面来探讨中学作文课智力训练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存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怕写”“不愿写”作文的心理状态,每次作文课能主动写出好文章的也总是凤毛麟角,不少老师常为作文难见成效而感到困惑。应该懂得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训练就能见到成效的,必须坚持经常性的、多方位的训练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广大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精心施教,不断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浓,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这是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么,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是从“诱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引导学生求新立异”上进行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常为作文教学难见成效而困惑,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是收效甚微。每次作文课上写出好文章的总是风毛麟角,多数学生一到作文课便大呼头痛,连连叫苦,处于“怕写”“不愿写”的心理状态之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从以下5个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曾有一位学者就中学作文教学有关问题向刚刚闯过高考大关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作问卷调查,其中“中学作文课对你提高写作能力有无帮助”一项.回答说“无”或“基本无”的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这不能不说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种遗憾,也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许多有志于作文教学改革的老师,对作文训练的科学性、序列性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设计出许多较为科学的序列训练,在他们各自的作文教学领地结出令人注目的硕果,如刘肥肥老师设计的以观察、分析、表达三项能力为序的三段序列训练,欧阳代娜老师设计的以写作基本能力为主线,结合三种主要文体来安排的序列训练等等。但从普遍的写作教学实际看,写作训练的盲目性、随意性、无序性状态仍比较明显,其原因除了作文教学不能像阅读教学那样…  相似文献   

10.
快速作文教学实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不死不活效率低,处于“少、慢、差”的落后状态。而快速作文教学改革实验却为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一、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内容及基本做法快速作文训练实际上是一项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强化训练。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未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快速作文训练可在不同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因为不同能力水平的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的现象。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没精打采,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更是忧心忡忡,惶惶然不知所措。这种现象有的学者称之为“恐文症”。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学生喜欢上作文,至少不至于害怕上作文课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  相似文献   

12.
“开放型作文教育”实验报告蔡明,施桂湘【按】中学作文教学如何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以实现作文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射阳县中学的青年语文教师蔡明、施桂湘同志在这一课题上作了长期的、深入的探索。他们所进行的“开放型作文教育”实验历时10年,初步形成了以农村...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国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仍处在艰难的摸索之中。不少地方仍把活生生的作文教学“异化”成枯燥的程式训练、套路训练。导致写作内容上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久而久之,文风乃至人品上弄虚作假、矫揉造作,思维品质上迟缓、滞涩、僵化,从而戕杀了青少年的灵气。  相似文献   

14.
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能否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把它视为教学重点加以研究。我认为: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习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其重要性基础性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素质教育也好,课改也好,最直接、最见效、最具体、最具有讨论性的应是语文。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听见学生对作文叫苦连天,烦上作文课。许多老师也对作文满怀“幽怨”,视批改作文为难事,提到改作文就头痛。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学生教师都喜欢作文课?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中,从各方做了大量的探索。现将我在作文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现象,既指一种活动,又指一种过程。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中,作文课都列入学校课程,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修养,振奋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从目前青少年的作文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有下滑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来自认识的不足;有些来自训练不得法;有些来自教师方面的缺失:有些来自青少年不够努力。本文着重谈的是提高对作文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环节。尽管广大的语文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现状仍不容乐观。作文教学设计缺乏统筹安排;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传统的作文教学法与作文批改法存在着“误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对策是:整体安排,系统化实施作文训练;重声、突破,序列化实施作文训练,反馈信息,综合化实施作文训练。以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教学范畴中学生的书面语言规范化训练的结果,是学生表达的主要形式。作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质,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我尝试作文课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递进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许多学生“谈写色变”,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头疼的事。这种厌写、怕写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有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0.
中学作文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许多中学生视作文为一种负担,“望之兴叹”,不愿写作文,作文水平提高缓慢。这被称之为“作文厌食症”为了探讨中学生的作文心理,以利于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上好作文课,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作了一次专门调查。调查了济南、临沂、沂源等地5处中学,约1200名中学生。调查内容分5个方面,30个问题。主要调查方法是“问卷法”,其次为“谈话法”及“观察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