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宓和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史上两个影响渐隆的人物。他们都是白璧德的得意弟子,但二人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接受迥然不同。吴宓用"新人文主义"作武器反对"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杰出代表;梁实秋则以"新人文主义"为工具批评"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新文学发展进程中卓有影响的"新古典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鲁迅第一个全面地阐释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他用这种科学的人性观,一方面批判了以梁实秋为代表的当时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并给予了致命的打击;另一方面,对革命队伍中的一些人在人性理论上的“左”的片面性也给予抵制和纠正,从而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性和战斗力。鲁迅的人性观,体现了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凝聚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学衡派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流派,反对"新文化派",但也积极推进"新文化运动".学衡派思想体系宏大,内容庞杂,但是由表及里可以清晰发现其立论之基:有善有恶的二元人性论、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新人文主义、中庸之道思想、反法兰西激进风格,上述四点既有着对中国传统和现实的体认,更有着对西方古典和现代的解剖,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呈现了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4.
严晓江 《社科纵横》2011,26(7):93-94,98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其"述中之作"的翻译原则发展了孔子"述而不作"的诗学理论;梁实秋译莎构建了20世纪中国"多元"文学话语,是"文化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他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拓宽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思路;梁实秋译莎提升了中国现代戏剧思想内容的高尚性。  相似文献   

5.
鲁迅文学道路的特点之一在于,他不仅是专门从事创作活动的伟大作家,而且同时又是杰出的文艺思想家。只不过他的文艺思想,并非象通常那样是通过撰写系统的理论专著来表述和表现的,而是散见于他的一系列对具体的文艺作品的评论文章以及杂感和书信之中。作为一个杰出的文艺思想家,鲁迅的理论实际上同样也是系统而完整的。从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鲁迅文艺思想研究的论著来看,人们所归纳的鲁迅文艺思想至少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文艺的起源及其性质;(二)文艺的阶级性;(三)文艺同政治的关系;(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五)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六)文艺同生活的关系;(七)文艺的典型问题;(八)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九)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十)文艺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志强  Luo Yan 《孔学堂》2023,(4):33-41+137-145
萧萐父先生的心学观,主要展开为三部分:其一,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真理观、认识论等有选择地、有甄别地与陆九渊、黄宗羲等传统心学作了深度的有效融合;其二,将阳明心学及其后学判定为明清启蒙学说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具有近代性质的新情理观、新价值观、新伦理观,但这个“新”不是相对宋明理学的“新”,而是相对于整个古典传统伦理观念的“新”,它的背景是明清之际的中国进入了“世界历史”,因此更加强调古今之变而非中西之别;其三,萧萐父认为,现当代新儒学的心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他对熊十力从阳明心学中吸取的“吾即是吾”主动精神的赞赏,以及对唐君毅“君毅之学,人学也”的界定,同时也对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中所蕴含的主体人格自由极为肯定。在萧萐父的心学观中,现当代新儒学与明清启蒙学术有着一致的问题意识,均从心学中吸取资源,作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历史“接合点”。  相似文献   

7.
博兰德对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系统批判有相当见地。但使用无限回归方法就不难发现,由于割裂了理论与真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陷入纯粹逻辑学分析的封闭系统方法陷阱中,博兰德对新古典经济学隐性方法论和显性方法论的批判只能是形而上学的、不彻底的。他的改进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也无法使新古典经济学变成一门科学,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只是众多经济学支流中的一支。中国经济学方法论本身及经济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诗论,产生于东西方文化撞击交汇的背景中,它既是对中国传统诗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外国诗论的借鉴和汲取……”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研究中国现代诗论当能从中搜寻到东西方诗歌理论乃至文艺思想对它的生成、发展所产生的内在影响。本文就试图循中国现代诗论史上的一次争论,比较两种不同形式论进而追溯它们深层的理论来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共同出版了《三叶集》的宗白华、田汉、郭沫若在后来的文学探索中有了迥异的分化:郭、田两位选择大体一致,而宗白华的艺术“路数”则大大有悖于他们。这种道的不同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9.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者都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释,其中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非科学的成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来鉴别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些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人文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的人道主义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的英文词源是humanism和humanitarianism。从英文词源可以区分为人文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笼统地反对人文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也曾经给予肯定。但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不相容的。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阶级论,而人性论与阶级论是根本对立的和完全不相容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性论做过彻底的、全面的批判,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初创时期。同时,对人文的人道主义中那些非人性论的内容则是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肯定。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最终就要研究和解决阶级论和人性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道主义主要是一种人生观、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它对哲学世界观有影响,但还不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性恶论既是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性论思想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和生长点。性恶论为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它人人人的本性出发,论证了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性恶论为明清之际中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提供了理论武器,是中国早期个人主义思潮的思想源渊。  相似文献   

12.
欧美的知识分子非常爱好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欧美优秀的中国诗研究者都具有诗人的素质,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时,不仅能忠于原诗的含义,而且能传出诗人丰富的感情.近几年,欧美出版了许多有关中国古典诗的专著和译著.最早研究中国古典诗的有A.韦利.H.弗兰克尔也是著名的中国诗歌专家,曾发表《中国诗选译随谈》.弗兰克尔对中国诗词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有古典诗、近体诗、乐府和词.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论文《曹植诗十五首》,这篇文章以曹植的诗为题材,试图用新的方法鉴赏中国的古典诗.弗兰克尔认为,对诗人传记的探讨,不是文学研究家的任务,他喜欢中国传统的注释家,认为应该用诗  相似文献   

13.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者都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释,其中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非科学的成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来鉴别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些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功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良骏 《求是学刊》2004,31(4):98-105
五四文学革命已经有 85年的历史 ,功过是非 ,理应给予理性的学术评价。对于五四文学革命 ,既有“新儒学派”的根本否定 ,受“新儒学派”影响的传统文化维护派的指责与否定 ,也有“国学派”、“鸳鸯蝴蝶派”、“新鸳蝴派”等的挑战 ,他们的一些批评指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缺点与失误 ,往往不无道理 ,但相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功绩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功绩有 :( 1 )以白话取代文言 ,完成了文学语言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 2 )揭开了中国“人的文学”的新篇章 ;( 3 )彻底扫荡了“鸳鸯蝴蝶派” ;( 4 )取法欧美文学的经验 ,实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的首次接轨。  相似文献   

15.
杂文,虽然不是“鸿篇巨著”,但也不是文学殿堂里的“小摆设”。从战国开始直至现在,历经两千多年,这短小精悍,文笔犀利,针砭时弊,抑恶扬善的杂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和其它文学“载体”一样,也占有一席之地。鲁迅是现代杂文的鼻祖,开拓了杂文的新领域。他所写的杂文,特別是后期的杂文,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二、三十年代和建国以后,杂文家以及一些作家继承  相似文献   

16.
马一浮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宗于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通贯佛、道,力图从“六艺之道”开出儒家内圣外王之花。因此与同时期的熊十力、梁漱溟各领千秋,同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之“三圣”,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不可低估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诸方面原因,马一浮的思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马一浮人性论作一粗略的评述,旨在加深对其学说的深入了解,并推动其研究。 1 人性论在马一浮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马一浮认为:今日中国经济落后又遭受强敌侵凌,民族自信心严重匮乏。人们 唯洋是从,不仅崇拜西方的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17.
杨晦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大家。他的文艺理论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文艺"荷担苦难"说、作家"自我告别"说以及探索中国新文艺发展方向的"农民文艺"说。他的以文艺"公转"自转"律为中心的文艺-社会关系论,是他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也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对竞争理论演变的分析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理论作为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古典竞争理论和均衡竞争理论都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竞争,因此可归类为古典竞争理论。继而,克拉克实现了竞争理论由古典竞争理论向现代竞争理论的过渡。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等现代竞争理论则是在动态环境下研究竞争。各学派的竞争理论各有自己的合理之处,同时也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和评述,对促进竞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处于中国近代和现代之交的宗白华(1897-1986) ,是一位对中国美学卓有贡献的美学家。中国近代和现代相交之际,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剧裂动荡、危机四伏,新社会的曙光初现的时代;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遭到东渐西学的挑战,中西文化撞击、矛盾、冲突和融合的时代。如是的历史、文化背景,给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早年就学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精神,为新社会的诞生、为民主和自由呐喊;20年代初赴德国学习哲学、美学,回国后,能“以丰富的中国古典学业为基础,深入探索欧洲文学的神髓,继而反射追寻中国文化的精华”,从而“能在清澄通明的思维中,毫无保留地为传统文学点出诠释欣赏的烟火。”他主要的美学论文即写作于此时,这些美学论文(重要文章大多收入《美学散步》一书)奠定了宗白华在中国现代美学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和柏拉图分别是中西方古典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又都被视为"前现代"的,即终究未能达到现代民主政治思维的水准,未能预见到现代民主政治。但是,如果从一个"强者政治学/弱者政治学"的模型出发,人们或许可以看到古典政治思想大师们真正的关切是什么,也能理解这样的关切即使在当代政治理论和实践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