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冰心是“五四”时期蜚声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和同时期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她的创作刻下了时代的印痕,也显示了自己特异的风格。冰心不象鲁迅那样深沉冷峻地剖示现实;不象郁达夫那样露骨直率地表白自己;不象废名那样冲谈闲适地描绘田园景色;也不象许地山那样禅味十足地讲述异域传奇。她有自己的美学情趣和创作天地。她象一个爱的使者,以其轻扬柔曼的歌喉唱着爱的颂歌,传播着爱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还是在一九七八年夏天,当张洁领着一个“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走进文苑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她那颗纯真的“童心”。多年来的创作实践,大概我们有理由把她列入王国维所说的“主观之诗人”的行列。张洁的创作情致丰富而自尊,感受细腻而矜持,她对自己所喜爱的“是那样地不顾一切,那样地一往情深”。受这种个性和气韵的驱使,在她的诸多作品之间有一种心灵的、情调的相通意蕴,因而使我们可以和可能于美学的基调上探求其丰富复杂的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3.
人们很少知道,哲学家金克木在30年代既是一位现代派诗人,又是一位现代派诗论家。他踏进现代派的行列,经过了一个诗风转换的历程。他开始写诗时,运用的是旧体诗的形式。1933年5月,他在《现代》三卷一期上,发表了《诗四章》,和现代派的众多诗篇一样充溢着哀伤的情调,但意象的联络不象现代派的有些诗那样奇特,诗的题旨也不象现代派的有些诗那样晦涩难懂。诗人1936年出版的诗集《蝙蝠集》里面固然有现代派意味比较  相似文献   

4.
作为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张船山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既不象沈德潜、翁方纲等人那样保守僵化,也不象袁枚那样叛逆激进。其思想情感心态既是传统的又背离传统。虽然很难说他架起了从曹雪芹袁枚到龚自珍黄遵宪这条文学中启蒙之路上的桥梁,却也不可否认,他的个性解放之舟也确曾将启蒙意识从这头摆渡到那头。他是一位在封建中世纪长期的冬眠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封建专制的丧钟即将敲响的诗人。象许多个性解放者一样,狂放不羁的个性隐含着苦闷忧郁的心态,洁身自好、高标独立的人格导致孤独寡合的悲哀。这既是诗人个人的苦闷与悲哀,也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世纪末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部小说创作主要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西部小说创作的基点和触角都是伸向这块贫瘠而又神奇的大地,西部小说创作基本都没有脱离西部大地的轨道,它的整体的格局和框架都是围绕西部本土的“这一个”来建构.在另一个维度上,西部小说的气象则是有开有合,体现出文化上的辐射性和聚焦性共存的独特性.从具体的创作实绩和小说文本来看,西部小说从17年与主潮的呼应到80年代中期自身审美的探索到世纪初的沉寂,在政治与审美的纠缠中,西部小说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在探索着属于“这一个”独特的审美质素.伴随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探求,西部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的场域中不断寻找自身的位置,发出了自身独特的声音,形成了创作上的三大主潮:历史视野中的国家民族叙事,热烈想象中的西部大地之美,如歌行板中的现实西部.  相似文献   

6.
阿赫玛托娃是和普希金比肩的伟大诗人,被称为"诗歌的月亮".她诗歌创作的经典性超越了她所经历的时代和个人生活,她在诗歌史上的贡献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全部的创作漫长而丰富,若从女性书写的角度来考察其写作的审美与叙事特点,尤其是结合外在作者精神格局和内在的女性形象比照意义,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从而明确揭示俄罗斯文学女性书写的独具一格的诗学建构.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文学批评,虽然不象作品创作那样有广泛的社会反响,但它却于曲折迂回的前进中显示了近几十年来极为罕见的新鲜活力,其对整个文学现象的深刻影响,是作品创作难以代替的。现在要来全面分析它所具有的特征和意义,似乎还为时尚早,文学史上的事实常常昭示我们,理论分娩的阵痛期常较创作为长。但这种事实容易激起我们  相似文献   

8.
林雪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温婉而又不失深度。《大地葵花》是林雪2006年出版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向读者呈现了一个诗人以诗人立场或者诗人身份构筑的诗意世界,融注了诗人对生存、死亡、历史、现实的多重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校的师范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是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从心理上来说,中学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顺从于教师,又不象大学生那样成熟,能独立操纵自己,因而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其教育方式也应有自己的特点,既不能象小学教师那样替代父母式的“管”得过多,又不能象大学教师那样指导式的“放”得太松。本文主旨就是试图从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探讨一下师范大学生在日后的中学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描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描述刘思谦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夹缝中,浪漫主义这一中外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创作潮流也在默默地萌发、生长,在新时期文学大潮中发出了自己的由微弱到激越的音响。它的运动过程不象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那样总是伴随着种种争议,也很少有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11.
艾米莉·勃朗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集中代表和体现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从译介角度回顾、梳理和讨论了艾米莉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概况,并对其生平、创作情况、写作风格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萧红是我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崭露光华的新星。她的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曾得到鲁迅、茅盾和胡风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为人们所注目的精神财富。对于她的散文,鲁迅也是很看重的,曾说她比谁都更有前途。的确,萧红称得上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尽管她不同意人家称她为散文家,而偏要写小说,但她的小说还是象散文。茅盾就曾说:“《呼兰河传》不象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象’之外,  相似文献   

13.
王立春是中国新生代儿童诗界一位十分惹人注目的诗人.在创作儿童诗的道路上,她以朴实亲切、轻盈灵动的诗歌语言书写着她独特的童年生命体验和她对童年时代的深情眷顾.与此同时,诗人也用充满深情与怜爱的眼睛关注着当下儿童的童年生态,显示出她对人类童年生命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文学史中,很难找到象华兹华斯这样的诗人.他全身心投入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全部才能、智慧和热情,真诚地讴歌大自然,展示它的力量、和谐与美,揭示出作为人类之母的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恩惠以及对人类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华兹华斯为最重要代表的“湖畔派”在我国读者中享有并不美好的名声.很显然,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在两个世纪交替的复杂斗争的形势面前,华兹华斯不象拜伦和雪莱那样参预斗争,发挥诗人的战斗作用,而是隐遁偏僻湖区,将注目的中心投向宗法制的生活及道德感情,政治上也由激进转向保守,并在晚年宣扬宗教思想,依据这些把他划分为消极浪漫主义是不过分的,但从辩证观点分析华氏全部生活与创作,我们会发现,他决非完全是消极的.华兹华斯热爱自然,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自然,从中汲取营养,促发灵感,他用诗人全部的热情歌咏自然,探寻自  相似文献   

15.
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异国形象的真伪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而应转移到异国形象创作诸问题上。以此为出发点,从作家的角度对《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的生成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独特的生活经历让赛珍珠在文化和身份认同时产生矛盾和焦虑,宗教的宽容使她希望人们在信仰上抛却狭隘和偏见,最终形成了她混杂的双重文化身份并由此思考它的文化意义。于是在提笔写作时,她开辟了一个阈限性写作空间,以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人和人是有同一性的,完全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差异达到沟通和理解。《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正是这三者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论前七子     
李梦阳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称七才子,即明代诗坛上的所谓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不象在他们之前的三杨、李东阳那样官居极品,高高在上,下面围绕着一大群门生故旧,依靠政治上的威望主宰文学界。他们两个人官不超过四品,李梦阳三次下狱,罢官家居后还受到削籍处分,何景明则三十九岁早死,而这个流派居然风行一时。可以说这是明代第一个依靠文学创作本身而引起巨大反响的重要流派。可是从当时直到现在,许多诗话、评论的作者并没有实事求是地考察他们的创作和活动,而往往以耳代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散文作家行列中,有位别具风格的作家.他不象刘白羽那样豪情奔放,雄浑遒劲;不象秦牧那样丰富博大,妙趣横生;也不象扬朔那样明丽清新,质朴华赡;而以深沉含蓄,优美凝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就是大家交口称赞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和《临江楼记》的作者何为.何为的散文,既有散文的诗情文采,又有小说那样的情节结构,同时,还如电影、特写一样使人感到亲切而真实.它是我国当代散文园地百花丛中一枝鲜艳夺目的花朵.广大读者喜爱他,更渴望了解他.但是,关  相似文献   

18.
受难与献祭:艾青诗的宗教精神汪亚明1与现代其它作家相比,艾青既无许地山、丰子恺等人的宗教活动经历,也不象鲁迅、周作人那样潜心研究过宗教哲理。然而,艾青一生所受的苦难一点也不会比他们少,正是在受难这一基点上引发出艾青的宗教感悟,这种感悟融铸于诗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形象性,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书法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形象性。形象的塑造有具象、意象、抽象之分。书法不是具象的,它不象具象艺术那样细腻地描摹或再现具体事物的整体形象,但在审美欣赏上又有着类似具象艺术所具有的直观性。书法是抽象的,它是从客观世界中抽取相对独立的形式、关系和形式规律,运用抽象的线条来为塑造艺术形象服务的,因而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它又不象抽象艺术那样弃绝事物形象和生活内容,作纯抽象的线条挥洒,不象抽象艺术那样令人迷惘费解。抽象艺术是一个特称名词,指特定的绘  相似文献   

20.
齐梁时期的山水诗创作不象刘宋那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阶段,当大谢、鲍照的山水诗创作在文学史上形成一个高峰之后,齐梁的山水诗人在许多方面都是承其余绪而发展。但是,当我们循着诗歌中景物描写的目的、功能这一线索来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齐梁山水诗在这方面显示出的新特点;而且,在景物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诗歌的美学风格和情感基调上都有许多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