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词over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介词over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介词over存在四种静态空间语义,在这四种语义的基础上,该词通过空间隐喻延伸出其它五种隐喻语义。同时,介词over还存在一种动态空间的意象图式。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in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静态空间语义的意象图式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in的语义映射到六个认知域,延伸出六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in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广大英语从业者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该词。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with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with延伸出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with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该词。  相似文献   

4.
英语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其语义的隐喻性延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语介词from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from延伸出时间域、对象域、数值域、状态域和逻辑关系域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from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广大英语从业者全面深入地了解该词,同时也揭示了介词语义研究的新途径,为其他英语介词的研究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5.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其他方面学习的基础.介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又是词汇教与学的难点.认知语言学对于介词的语义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与解释,认为介词的义项之间存在关联,意象图式与隐喻映射是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从认知的视角分析介词at,on和in意义拓展中的理据性.研究表明,三个介词的空间意义与抽象意义通过隐喻关联,并且三个介词的隐喻映射存在系统性.这一分析结果对于语义研究以及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隐喻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着重讨论了AT-ON-IN三个介词的概念隐喻意义,指出意象图式是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路径,相似是构建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还揭示了人类躯体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化理论为背景探讨英语介词IN的语义生成、延伸过程及其认知理据。研究结果表明介词IN的空间意义产生于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意象图示,方位隐喻为其向非空间语义的延伸提供理据性。IN的多个语义项则构成一个以其空间语义为原型的原型范畴。  相似文献   

8.
意象图式及其在介词over词义拓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图式是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也是最重要的语义结构。认知语义学认为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关键作用,是词义理据性的有力证明。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索了意象图式在空间方位介词over词义拓展中的作用,并对Lakoff运用意象图式分析介词over词义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介词over的意象图式及其空间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介词ovor的原始意象图式,利用动词搭配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意义和映射隐喻义,提出了介词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对介词及其与动词搭配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合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意象图式为包含“始源——路径——目的地”的运动图式,for的现行意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一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而产生;而for短语动词则是由动词的意义与for的各种现行意义进行匹配合成而来。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示、凸显理论及空间隐喻理论,研究英语中的方位词outof的基本意象图示、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意义结构。研究表明,outof的核心意义来自其在空间范畴中的意象图示,这种基本意象图示可分为静态图示和动态图示两种。通过隐喻机制的作用,这种基本意象图式得以扩展,从而实现了outof从空间范畴向"范围"、"状态"、"分离"、"来源"、"原因"等多种抽象范畴的辐射,由此延伸出大量的隐喻意义,从而形成了outof的多种语义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的语义结构就是一个范畴。语义范畴以原型意义为中心,通过隐喻认知模式向外扩展和延伸。本文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探讨空间介词behind的原型图式和其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传统习惯认为,英语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与习语中的介词和副词一样其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小品词over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发现其语义具有可分析性。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来展现over的基本空间义,再通过隐喻来推断其引申义。从认知角度分析小品词,为理解和运用短语动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空间的感知能力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人类的认知存在普遍的空间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是引起语义变化的被遮蔽的主体,意象图式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源域来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的,实现不同领域的跨越路径是空间映射。  相似文献   

15.
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巨大的语义生成力;语义场是实施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角度看英语介词within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方位介词w ith in的空间隐喻意义及其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揭示人类的自身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介词的语义扩展--through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语义扩展.通过对介词through的分析,探讨认知机制在介词语义扩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介词语义系统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和在新语义产生时所扮演的角色.挖掘介词through在隐喻及换喻的认知功能作用下从空间意义逐步映射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ngacker"认知语法"中动体--陆标、意象图式和Lakoff的空间隐喻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in和on的空间意义及其投射的空间隐喻拓展意义.指出in的意向图式为容器图式,投射的目标域有时间、状态、方式和趋势;on的意向图式是平面图式,所投射的目标域含时间、依靠(依据)、"是……中的成员"和状态.分析英语中此类介词的空间意义及其认知过程有助于词汇习得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语义扩展.通过对介词through的分析,探讨认知机制在介词语义扩展中的作用,及其在介词语义系统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和在新语义产生时所扮演的角色.挖掘介词through在隐喻及换喻的认知功能作用下从空间意义逐步映射到隐喻意义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0.
意象图式是十分重要的语义结构。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人体词「頭」的语义结构,可知人体词「頭」多义结构的形成是在具有自然联系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段来实现的。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