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喻习语是明喻修辞与隐喻认知的统一体,在形式上保留喻词标记,但本质是隐喻的。英汉明喻习语的构建受隐喻认知及文化的双重制约,反映人类的认知共性与文化差异。明喻习语的隐喻本质使习语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相对减弱,但英汉特有的句法结构影响习语的构建方式。明喻习语的认知研究对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机制,深化对明喻与隐喻、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认知思维方式,所以,对隐喻和明喻的区别必须从人类认知思维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予以说明。由此发现,隐喻和明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事物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以及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感性直觉的求同认识和综合同异的理性认识。隐喻和明喻从形式到内容、从语义特征到功能效用等方面的一系列不同特征,只有在这一本源性质区别的意义上才能得到终极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成语中隐喻的翻译一向是成语翻译的难点。虽然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不是概念隐喻,但概念隐喻在深层制约着语言表达的方式。在1999年新版的概念隐喻理论中Lakoff和Johnson区分了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从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这个新角度出发研究成语中的隐喻翻译,能帮助译者从认知的高度对隐喻进行充分解读,从而做到在翻译的过程中,在关注表面语言形式的转换的同时,还关注到了深层认知过程的再现。  相似文献   

4.
从明喻成语的喻词和喻底两个要素出发,依据《修辞学新论》和《汉语修辞格大辞典》的定义,探讨了明喻成语的类型,认为明喻成语中喻词形式自由和喻底分布自由。并由此入手,提出明喻成语造词的两种方法;同时基于喻词形式和喻底分布的特点,进一步提出喻词自由分布的合理假设,并对这一假设的可能性及造词的可操作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隐喻本质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隐喻与明喻的区别并不在于缺省了比喻标志词,而在于隐喻是直陈,明喻是修饰和形容.隐喻是利用结构比较清晰的概念来系统认识未成形的经验或概念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产生了隐喻的认知性.隐喻并不是表达现成的、明摆着的相似性的一种手段.隐喻相似性是人类认知创造性的结果.这种创造性使隐喻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手段.隐喻直陈性使隐喻意义不再依赖于隐喻表面包含的语义冲突,而完全依赖于语词的通常含义.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生隐喻1的辞格表征十分丰富。莎剧通过使用明喻、暗喻等修辞格,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思想性及艺术性,还能在认知层面将更多的人生隐喻纳入隐喻系统,从而使莎剧中的人生隐喻系统处于持续开放和动态发展的进程中。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与传统修辞学研究相结合,将有助于全面认识莎剧语言中的修辞现象,深入挖掘修辞格的使用规律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英语习语中比喻修辞运用的构成特点、语义特点及民族特色等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明喻、隐喻进行讨论,并对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的比喻加以比较,以期阐明英语习语中比喻修辞的结构、语义及组成特点等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明喻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来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似关系。当下从认知语言学明喻被看作是隐喻的一种。但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明喻有其自身使用动因和语用价值。带喻底的明喻有利于消除语用预设的信息量,让推理趋向于简单化,符合合作原则中的足量准则,从而达致言语交际过程中宏观上的经济性。此两点是明喻出现的动因。其次明喻还是一种有效的顺应对方语境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文化的结晶。优美典型的形象是成语意义的依托,是成语精髓所在。俄英语同属于印欧语系,属于不同语族,俄英语成语中蕴含了大量的动物形象,本文主要论述了俄英语明喻动物成语的概念,对比了俄英语明喻动物成语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英语隐喻论     
隐喻(metaphor)是相对于明喻(simile)而言的,运用隐喻这一修辞方法,一般在句中不明确告诉读者A象B或B象A,而是简捷地说A是B或B就是A。 Goong教授在他著的Rhetoric in Practice一书中用对比手法将明喻与隐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英语成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又叫习语(idiom),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习惯用语,具有意义完整、结构固定的特征,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词组(或短语)和句子。英语成语既包括隐喻成语(metaphor)、明喻成语(similizedidiom),也包括成对词(twinidiom)和谚语(proverb)。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使用恰当的成语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与众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程度是不均等的,反映在语音和语法上比较少,而反映在语汇上最浓烈、明显,成语正好反映了这种突出的文化影响,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了…  相似文献   

12.
熟语这一概念在中外有关研究中术语使用上略有不同,汉语四字成语是熟语的一类,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功能,可以从隐喻这一角度来理解它。将隐喻理论引入汉语四字成语理解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会拓宽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为汉语研究提供认知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隐喻性语言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汉语成语作为隐喻性语言,应该也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有人认为成语的意义是随机的,而Lakoff认为成语的意义并非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用汉语语料验证概念隐喻的文章很少,汉语成语的研究大都关注跨文化的相似与区别。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阐明分析某些汉语成语意义与概念隐喻的关系,部分成语是有理据的,其意义是由普遍存在的并具有文化特异性的概念隐喻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动物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莎士比亚通过修辞手段在其戏剧中使用了数量可观的动物意象。基于前人研究,本文尝试从隐喻认知视角解读分析莎剧的动物比喻。研究发现,莎剧的动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及借喻三种;按比喻的本体划分,可以分为以人为本体的比喻和以事物为本体的比喻。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对动物比喻的认知机制和认知功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隐喻翻译的讨论普遍聚焦喻体等值转换或意象投射等问题,模糊了隐喻认知与修辞隐喻的差异。在综述隐喻的话语功能基础上,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发言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使用的隐喻及其对应译文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具有阐释与劝说功能。为了发挥政治话语中隐喻的对外阐释与说服功能,翻译应技巧性地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根据隐喻的功能采用直译、直译加注、转换喻体、换以明喻以及释译喻义等方法进行隐喻翻译,以便更好地提高对外话语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比起直接用比喻的语言和形式的明喻比起来,隐喻更加的形象精炼。因为隐喻是含有明确意向的表达方式,所以对于说话者的说话意图和语用策略存在依赖性。隐喻不只表示形式上的特征,也含有语用论的特征。从语用论的立场考察的话,隐喻对于会话里的上下文有很强的依存性。另外语言文化与社会文化也会对隐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们试图尝试延续现代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对隐喻与转喻的诠释,进一步探讨隐喻、转喻与意象产生的关系。传统(包括雅各布森)将明喻与隐喻归于同一类,实际上明喻倾向意象的相似,而隐喻的趣味则是彼此的相异。一方面,对比与相异让隐喻翻转理念;另一方面,从相异引发相似的联想是隐喻意象诗趣之所在。相较于隐喻大都基于"发明",转喻大都基于"发现",但"发现"经常是更大的"发明"。时间性的接续促成意象的环炼,空间性的接续牵引意象的比邻。"语意的比邻"所产生的意象经常是叙述的逸轨。由于词语与意象必然经由选择与接续而产生,所以大部分诗的意象是隐喻与转喻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英语人体成语的隐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各部位和器官被先民用作媒介命名和认知客观世界。这是基于哲学体验主义的隐喻认知观。英语人体成语的隐喻方式可分为"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和"人体域投射于抽象域"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文化影响下的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谚语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英汉语两种不同文化中,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谚语在其隐喻结构表达式方面的对等情况和不对等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是造成英汉语中成语、谚语表达方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结合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来认识两种语言中所存在的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谚语在其隐喻结构表达式方面的差异。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认识,并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在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基础上形成了概念和语言系统,隐喻思维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变化。汉语脏 腑成语基于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领域的投射而形成概念,并进一步投射至语言领域形成词汇。经分析发现 汉语脏腑成语突出地体现了民族思维中的本体隐喻、空间隐喻和结构隐喻,也反映了隐喻思维的系统性及连贯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