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诗有着明确的分工,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这种风尚在姜夔诗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由于时代等原因而引志入词,姜夔仍力求词的当行本色,因而其诗、词思想内容各有侧重。其主要表现词多写恋情,忧民忧贫之情只见于其诗;词中多咏物之作,诗中多亲情酬赠之作。这种不同主要源于其对诗词分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风格柔婉感伤,而在诸词中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他那些带有"愁"字的词,这些"愁"词按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般意义之愁、恋情之愁和迁谪之愁。总体上看,这些词风格接近,大都低迷感伤、凄婉柔弱,但感情强度和艺术影响力却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明代历来被视为词的中衰期 ,然“一代之词 ,亦有不可尽废者” ,曾被誉为“词家功臣”的杨慎对词的贡献即不容忽视。杨慎校对过《花间集》 ,而其词作受《花间集》的影响亦非常明显。今存杨慎词涉及男女恋情的约有 110多首 ,占其词作总数的三分之一。杨慎词大多作于 30余岁被谪迁之后。由于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 ,为了排遣愁懑 ,生活颓放 ,故其词以美女、离情、闺怨、性爱等题材为主 ,词藻华丽 ,烂若编贝 ,在内容和风格上对五代西蜀的花间词一脉相承。除了承袭花间香艳之风外 ,杨慎恋情词对花间词的突破 ,则表现在写作对象的转变 ,那就是作者的寄内词 ,由于对象在思想、情感和人格上与作者对等 ,决定了词的内容多是倾诉内心感受 ,或进行情感的交流 ,在艺术上则洗尽铅华。这类词虽然为数不多 ,却突破了花间词的樊篱 ,值得予以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周邦彦的恋情词可分为寄内词和歌妓词两类。寄内词主要以设想抒情的方法表现其爱怜、想念和羁旅思归之情;歌妓词则主要以追忆抒情的方式表现其爱慕、追寻和眷恋哀怨之意。两类词分别从题材和审美取向上开拓了北宋词坛的情感空间,体现了独特的社会认识价值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在秦观的生平和创作研究中,以省亲为名义的越州之行有几个节点值得关注。首先,越州之行为落第后处于情绪低谷之时的诗人提供了一个驰骋文才的平台,使其在频繁的登临宴游、唱酬活动中找回了早年豪迈自信的感觉。其次,越中山水和人文都给他应接不暇的感受。众多宴游唱和、登临怀古的次韵诗,体现了诗人早年以诗赋见称,擅长"对客挥毫"才情横溢的一面。另外,秦观词名之远播与越州之行不无关系。此行不但是怀古词创作之发轫,也影响着恋情词的广为传诵。怀古词体现了以"数典"为特色,多"故实"的初期特色;恋情词创作则渐入佳境,并开始引起文坛的联翩关注。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曾被词论家誉之为词中“圣手”,“万世不(礻兆)之祖宗”;他的词作被称之为“词家神品”,“词之正宗”。这些总体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对其恋情词的具体论析,却又是与前面的评价很不一致。张炎说是“惜乎意趣却不高远”,刘熙载嫌其“旨荡”,“当不得一个贞字”,王国维也说“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娼妓之别”。解放后,一些论者受上述说法的影响,走得更远,竟将周邦彦说成是“风流词客”、“狎客”、“艳情词人”。直至目前,这类说法影响犹存。对周邦彦恋情词的看法关系到对他人品和词品的评价,也关系到对词发展道路的评价,似有单独作为专题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文学评论者 ,都肯定李煜以《虞美人》为代表的后期词 ,而表现出对他前期词评价不公允的倾向。这就需要对词的产生及本色作些探讨。词本是花间樽前之物 ,艳科乃为其本色 ,文士作词是为了娱宾遣兴的 ,因而内容必然“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李煜前期词的内容可分为描写宫庭歌舞宴乐、男女恋情、隐逸远祸、追思怀旧和离愁别恨五个方面。这些词真实抒写了他各个方面的生活情状 ,是他各种情感的深刻写照。他的词出自《花间》 ,又高于《花间》。他的前期词与后期词一致 ,为词史演进与宋词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写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9.
周邦彦和姜夔作为北宋与南宋恋情词代表作家,词风相近。但清真词偏于"质实典丽",白石词偏于"清空骚雅"。以清真与白石的恋情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两家恋情词的情感类型及词中女性形象的异同,着重对比两家恋情词艺术技巧,从章法结构、表达方式及语言特色三个方面探讨其中差别。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创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1.
《花间集》是一部以反映晚唐五代时期各阶层妇女生活、情趣和相思恋情为主要内容的词集。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花间词的评价一直很低, 本文从词的深层和整体美学效果入手, 以新的角度, 通过对女性的赞美、对爱情的讴歌、对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妇女劳动生活的讴唱等四个方面的深入考察, 对花间词的思想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源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词为"诗余"之论,二是词为"倚声"之论,三是词为"诗余"与"倚声"相结合之论。在第一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三条线索: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在第二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侧重从音调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二是侧重从体制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上述几个维面,共构出了我国古典词源论的主体空间。  相似文献   

13.
陆游词往往被人们以一句话加以概括,曰:内容是爱国的,风格是豪放的。这种概括若从陆游词的本质精神及对后人的主要影响看,似也无可非议,但从陆游词的整体风貌看,却又显得片面与草率。陆游《放翁词》现存两卷约一百四十余首,以内容分,大致可分三类:爱国词,恋情词,隐逸词。其中爱国词最少,不到二十首;恋情词较多,约五十余首;隐逸词最多,近七十首,约占总数一半。这就是说,陆游词中比重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是他的隐逸词。而偏偏是这部分隐逸词,历来为论者“视而不见”,或偶尔论及,也大都是片言只语,不得要领。 陆游隐逸词从总体上看,大都产生于罢官闲居,情绪低落之时,是“隐”的产物,因此具有总体倾向的一致性。但如果深入一层,细细区分,则又可分成四类:写归隐生活中闲情逸致的“闲适词”;写山水渔隐生活的“渔隐词”;写修道炼丹的“游仙词”;写疏旷颓唐的“放达词”。兹分述如下: 闲适词 这类词大都是词人赋闲乡居时所作,描写其平和的心境和冲淡的襟怀,表现词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人生态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乌夜啼》五首是这类词  相似文献   

14.
简论李煜词之美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他用优美、朴实无华的语言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他身处不同的环境,词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的美;李煜的词在真实、沉郁的情境中,他的肺腑之心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兼词漫议     
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同性、同义和语法作用,叫作兼词。《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句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和“于”。“之”是人称代词,代“阳货”;“于”是介词,表示处所,译为“在”。“之”作动词“遇”的宾语;“于”同“涂”构成介宾词组,作“遇”的补语。兼词有两种。一种是合音的兼词.一种是合体的兼词。合音兼词的读音为所兼两个词的拼合,也就是两个词的快读。合音兼词又称合音词,也叫急音。《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围,方七百里.有诸?”句中的“诸”是合音兼词,相当于“之乎”…  相似文献   

16.
含蓄蕴藉是词体言情的一项基本美学品质 ,处理恋情表现为“轻含蓄” ,处理穷通兴衰之情表现为“重含蓄” ,“有寄托入无寄托出”则是贯串在二者之中的一种特殊的诗学方法 ,它们共同体现了儒家诗学对于情感审美艺术传达的独特要求 ,构成词体抒情美学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7.
山谷词具有雅俗共赏、淡而有韵、刚柔兼备的审美特质。山谷词之雅,体现在其语言的运用、意象的选择、表达出的情感及词中内容几个方面;山谷词之俗则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及描写内容方面。  相似文献   

18.
悬想是对对方过去、现在甚至将来情况的悬拟、猜测和推想;追忆则是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追寻和回忆。周邦彦恋情词的表达方式,主要体现为对苦恋对象的虚拟式悬想和亲历性追忆。悬想和追忆所创造的境界是虚实结合,"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两者的情感指向都是现实的缺失。因此它们又常常交错运用并和其它表达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周邦彦恋情词缠绵悱恻、沉郁顿错、顾盼神飞又摇曳多姿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9.
叶梦得的《石林词》依据题材内容可以分为风景记游词、言志抒怀词、记事感怀词、赠友怀人词、咏物词、时序节令词、聚会酬酢词等七类,其中有些作品在内容上有杂糅兼容。这些词共同表达了叶梦得丰富的思想感情:爱国忧民之心、渴望建功之志、壮志难酬之苦闷、自我开解之通达、崇尚隐逸之高洁、退隐而不能忘怀时事之忧闷、以山水为心灵家园的释放、以对应物为心灵伙伴的孤独。这些感情在内在逻辑上相互关联,具体表现为内容和主题的复杂多变,相互交织。但每一首具体作品仍然有其侧重。一以贯之的则是叶梦得开朗乐观、自信通达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婉约词在唐五代和北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到了南宋 ,在艺术上又有许多新的突破 :确立词的本体意义使其取代了诗的文坛统治地位、广泛的使用慢词长调扩大词的表现容量、讲求音律、炼字精工、“气”“格”贯注其中 ,使婉约词在感知形式上增强了感染力 ,实现了人的自然化 ;对恋情的表达更加深婉、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历史内容、增强了女性意识 ,使婉约词在形象情欲方面的人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对世界人生的领悟 ,甚至勾销了宇宙的时空观 ,从而无限的拓展了人类的心理流程 ,在心理意味方面把婉约词推向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