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利益辩     
公益概念的存在在于公共利益总是与一个社群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社会价值密切相关,公共利益的法律功能在于立法价值的宣示性和权利(权力)范围的界定性。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惟有通过正当程序来确定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是正义的,公共利益的需要最终必须也只能通过个体权利去获得界定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是它实际上支持着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体系,反过来,基本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则既确保了公民之享有社会保障具有“应享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性,也为公民主动争取更多的应享权利提供了手段意义上的可能性;包括享有社会保障在内的公民权利必须要由公民的义务来对应和平衡,但这主要是在整体意义上的对应和总体水平(而非个体水平)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公共权力的本质是为社会大众谋取公共利益。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却被异化与其本质相分离,被用来谋求私利。这要求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本文在分析公共权力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应以权利制约权力,重视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健全公民参政机制、健全政务公开的权力运行机制、实现权力和权利的法制化,才能从根本上制约公共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行政许可制度之法理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利、权力及其关系是行政许可制度产生的逻辑起点,也是行政许可制度的法理基础.权利--社会个体利益的法律存在形式和权力--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存在形式的特性决定了行政许可是权力介入权利实施干预的一种制度,而权力对权利的干预并非无制约的任性,必须受行政许可法律规范之约束.行政许可制度的诸内容都可以从权利、权力及其关系中找寻到相应的法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玮 《青海社会科学》2004,(4):113-115,128
行政许可制度的本质 ,既不是“赋予权利”,也不是“禁止的解除”,而是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依法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制约  相似文献   

6.
吴水洁 《理论界》2007,(4):158-159
马歇尔的公民资格理论提出了社会权利的概念,把公民资格从过去仅以财产权为核心的市民公民资格和政治公民资格拓宽到包含社会公民资格。然而,社会权利并不是毫无困难地融入公民资格理论体系中的。最主要的困难是:社会权利和公民权利几乎必然相互冲突。本文介绍了马歇尔的公民资格理论中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内容,比较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不同的来源和原则,揭示它们可能存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由于代表的利益和运作方式的不同,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冲突。要妥善处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就必须树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观念;在执法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就必须运用好行政执法的救济制度和惩罚制度。  相似文献   

8.
秦强 《兰州学刊》2007,(4):89-92,138
从本质上讲,宪法体现的是一种控制权力的理念,但控制权力并不是宪法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范必须以控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为宗旨,合理安排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和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价值关系,最终通过对宪法规范的价值定位,来实现我国宪法的价值转变.  相似文献   

9.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透析出来的意义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性拆迁,是对个体权利的侵害--至少侵害了私有财产的选择权,这不是价值主张,而是事实分析.公共利益的背后总是涉及到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调整和分配问题,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性安排.所以,必须慎重启动国家征收,加强对国家征收行为的法律控制,尤其是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维护公民权利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享有者和社会事务管理者,是维护公民权利的关键力量。我国政府维护公民权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存在政府维护公民权利责任缺失、公民维权难的现象,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认真履行维护公民权利责任。从未来向度来看,政府必须认清维护公民权利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公民正确维护权利,完善维护公民权利的责任机制,建立政府机构维权联动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维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