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运用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频率和叙事情境三个方面分析《并非没有笑声》的叙事特征,详细阐释了小说中创伤叙事的使用,如非线性叙事时间、对黑人前途和黑人音乐主题的重复叙事以及人物视角的不定内聚焦和外聚焦的交替使用。通过对时间倒错、重复叙事和多焦、多视角等创伤叙事策略的深入解读,剖析了休斯在小说中对传统叙事技巧的大胆创新。这种叙事策略的调整旨在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建构黑人种族的创伤历史,彰显黑人种族渴望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美国社会中获取平等生存权利的强烈诉求。  相似文献   

2.
当代小说家丹·布朗在创作中对后现代小说以及传统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行了扬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利用悬念设置和叙述空白、非线性叙述和完整的情节、全知视角和视角切换这三个方面的矛盾和互动关系来进行小说《圈套》的叙述,从小说叙述美学的高度来看,布朗在小说叙事技巧上具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提线木偶》彰显了极高水平的叙事技巧。在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叙事角度(聚焦模式)和叙事话语两个方面诠释《提线木偶》中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以求提供一个研读欧·亨利小说的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王鲁彦的小说在现代乡土文学流派中特色独具。探讨王鲁彦小说的叙事技巧,文章从四个方面:选择家乡作为叙事空间;根据表达感情和塑造人物的需要灵活转换叙事视角;为了更好的吸引读者而前后调动叙事时间;叙事手法的巧妙运用,分析了王鲁彦小说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用叙事学文本分析理论 ,对莫言的小说《檀香刑》从叙事方式、叙事人称和叙事聚焦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总结和归纳出《檀香刑》所采用的叙事模式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小说在认知层次上的基本特质和摇曳多姿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英国小说家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以其对整个人类经验的艺术性表述享誉世界文坛,小说的艺术性为作家对人类经验的成功表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图运用经典叙述学家热耐特的理论,从叙述层次、叙事时间、叙事聚焦三个方面对《占有》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在揭示其叙事特色的同时,论证这些叙事策略如何为表现作家的历史观服务。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实验从本世纪初开始 ,无论是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 ,还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 ,其革新意义无不是在方法的探求。新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 ,使小说在分析认识人性方面敞开了新的空间 ,而且 ,这些方法 ,使小说了解到它自身的潜能。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聚焦于个人 ,着重描写个人状况和内心经验 ,这看上去是缩小了叙事的范围 ,他所用的叙事手法也不复杂 ,但他运用已有方法的精湛技巧 ,他的语言意象和观察人性的深度 ,对中国的先锋派作家应该是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震 《南都学坛》2000,20(1):45-48
行者对小说可能性进行了独创性的探索,其创作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文章立足于叙事层面,从叙事观念、叙事目标与策略、叙事语言三个维度透析了他别具一格的审美情感把握方式,反逻辑顺序的“追寻/颠覆”式叙事策略和诡谲神秘、弹性十足的叙事语言,力求从叙事层面揭示出行者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主要用来阐明叙事文本中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叙事文学,它的叙事情境有三个特点:舍弃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而主要采用第一人称;抛开现代小说叙事偏好的内聚焦和外聚焦模式而采用零聚焦;运用讲述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小说还是改编后的同名电视剧,《白夜行》都算得上是成功之作。文章拟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态度三个方面对小说《白夜行》和同名日剧进行比较分析,浅谈小说《白夜行》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1.
《拧紧螺丝钉》是英美文学史上一部评议颇丰的惊悚小说。亨利·詹姆斯寓言式的叙事结构及巧妙运用视觉互动的叙事技巧,为小说增添了魅力。本文借鉴米克·巴尔的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的结构层次和小说人物间的聚焦关系探讨小说中困惑与悬念的形成,不仅揭开了小说“迷人”的面纱,还有助于揭示聚焦者之间不平衡的聚焦权力关系及视点间的动态关系,对不同的阅读判断形成的原因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叙事、主题内容、美学症候三个方面来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神秘主义特征:首先,先锋小说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段将语言归入神秘之列,又以迷宫式的叙事策略将小说叙事艺术引向神秘的深渊;其次,先锋小说通过罪孽、苦难、宿命、死亡等生命主题传达了宗教、哲学关于生命现象的神秘主义理解;再次,先锋小说通过神秘主义的书写缔造了小说一种寓言式的诗性品格。神秘主义不仅仅是个别先锋小说家的创作倾向,而是先锋小说具有整体性、流派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吕新一直以来被看作先锋作家,其小说最大的特色表现在叙事技巧和叙事语言的不断实验、探索和创新上.小说《梅雨》在叙事方面依然保持了一贯的先锋性,无论是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语言的营造,都显现出作家高超的艺术才能;与此同时,小说在主题上也明显表现出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对社会各种异化现象的忧患和批判,对人类生存痛苦和精神困境的古典式人文关怀.以《梅雨》为界,吕新此后的小说在叙事形式探索方面有所减弱,但固有的先锋精神和古典人文情怀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14.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经常被作为范本,其叙事技巧被学界广泛探讨和研究.村上春树的创作就是从对菲茨杰拉德小说叙事技巧的接受和模仿开始的.将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进行比较,无论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还是叙事语言的角度,两位作家在技巧的把握和运用上都具有值得我们研究的相似性.菲茨杰拉德注重文体的创作观与村上春树不谋而合,而村上春树也侧重对西方文学叙事技巧的引进和吸收.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村上春树也将日本传统文学的叙事特点融入其中,既彰显了西方文学的叙事策略又极具浓厚的东方气息.  相似文献   

15.
小说《红色敞篷车》向读者展示了越战对印第安士兵及其家人的影响,反映了印第安人的生存状况。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小说的叙事策略,即小说与现实的一致性、象征与悬念的运用以及主人公的心理历程描写。小说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叙事手法,以通俗的语言来表现严肃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叙述技巧创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聚焦转换是多角度叙事的完美展现,显示了极大的自由度和创新性。小说频繁的聚焦转换不仅展示了福克纳高超的叙述技巧,同时完美地刻画了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17.
叙事聚焦作为重要的叙事技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聚焦方式,就会塑造不同的文学作品.因此翻译过程更应该关注小说本身的叙事聚焦的重构.文章试图运用叙事学中叙事视角理论,深入探讨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中如何重构原文本中灵活多变的叙事聚焦模式,从而再现叙事聚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在其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中聚焦于小说叙事的多种技巧与手法,创作出了一曲南方贵族世家没落的多声部挽歌。由于该小说中交织着复杂的叙事策略、话语表述与文本结构等多维系统,因而最终呈现出很高的文学性。经过细心梳理与多角度的透视,可以发现: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绘制出该小说不同层面的文本结构,而且还可以分析其中人物的叙事话语及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叙述技巧创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聚焦转换是多角度叙事的完美展现,显示了极大的自由度和创新性。小说频繁的聚焦转换不仅展示了福克纳高超的叙述技巧,同时完美地刻画了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叙事学与接受美学角度,以现代文学史上在叙事技巧方面作过有益探索的作家师陀的三部小说《马兰》、《结婚》、《果园城记》为依托,分别从叙事者、叙述结构中心和叙述的时空表现三个角度对作品作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