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的知识空间。围绕《草堂诗余》的改编重刊,明代中后期形成了采用不同策略(或分类,或分调)的词学阐释群体,他们通过选词、考调、校勘、笺注、评点等方式,构筑了一个个不同的集词选、词谱、词评于一体的唐宋词阐释系统,对文本施加或预设其特有的阐释意图,或溯源诗乐传统以尊体,或揭示言情特质以别体。《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不但为唐宋词在明代的传播作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词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词林万选》与《百琲明珠》是明代中期词学家杨慎编纂的两部重要词选,从两部词选的编纂可以看出,杨慎在逐步走出《草堂诗余》的包围圈,有意向人们展现《草堂诗余》之外的词学风景,尝试用词选传播自己的词学主张,表现出不同时流的词学眼光。  相似文献   

3.
《全清词·顺康卷》前5册漏收词补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清词.顺康卷》前5册应收而未收之词甚巨。漏收的主要原因有:搜罗词别集不全,取校词别集版本不广,搜采诗文别集未尽,辑录明清词选疏忽。该文据有关明清词别集和词选,辑补遗漏之词作目录1625首。  相似文献   

4.
《全清词·顺康卷》第15册郑景会词有《浣溪沙》《美人香》《生查子》与第20册所收女词人黄幼藻的三首同调词相同,应是最早收录这三首词的《众香词》的编选者把郑景会这三首词误为黄幼藻所作而选入.因为黄幼藻只有诗集《柳絮编》而没有词作,清初王端淑编选的专选明代女性词的《名媛诗纬初编诗余集二卷》和周铭专选历代闺秀词的《林下词选》(卷六至卷九为明词),都没有选入黄幼藻的词,卓回编选《古今词汇二编》和朱彝尊、王昶编辑《明词综》也没有选录黄幼藻的词.虽然《众香词》的刊刻要比郑景会《柳烟词》早五年,但在《众香词》刊刻之前的十年,郑景会就广泛邀请词坛名流品题其词集,如果他抄袭了这三首词,很容易被词坛名流发现.从这三首词的词题、词序以及内容、语句和意境来看,也符合郑景会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草堂诗余》是南宋坊间编纂的一部便歌协律的词选,对明代词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明代前期,词学衰微,《草堂诗余》在长时间内不被关注,甚至备受冷落;明代中期,人们对词的创作产生兴趣,但词乐失传,词谱无踪,词学家视《草堂诗余》为词体创作的依据,或据其编纂词谱,或模仿其词进行创作,或评点取舍其词编纂词选。伴随着词学家对《草堂诗余》的多方面研究,明代词学迅速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6.
《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查子·元夕》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一首回忆去年元宵之夜,与情人约会的词。写得一往情深,婉曲绵长。前后对比,明白如话。颇有民歌风味。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一说欧阳修,一说朱淑真,一说秦少游,也有说李清照的。就解放后所出版的著述看来,仍存二说:定为欧阳修作的有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的《宋词选》,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李庆甲校勘《词综》云:“此词系欧阳修作,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卷一。” 定为朱淑真作的有夏承焘盛静霞的《唐宋词选》,胡云翼的《唐宋词一百首》。黄公渚的《欧阳修词选译》,未录此词,或是不够选入标准;或是采取慎重态度;或是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7.
选本之盛是清代词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清人将词选本作为体现自己词学思想的工具,对词坛风气走向产生了重要作用。清代词学史上的词选大致有三种:宋人所选唐宋词选、新编历代词选、当代词选。清人对各种词选之于词坛创作风气的作用高度重视,将词选作为词学批评的工具和词学理论的载体。在清代词史上,几乎每一个流派的出现,每一种思潮的兴盛,都与相应的词选有关。词选是清代词学理论的重要形态,在清代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宋代词选、词话著录柳永词情况的考察,可以见出,柳永词在士人文化圈中通过一般词选、词话传播的整体状况较为落寞,但在歌妓、平民文化圈中通过通俗词籍--唱本的传播及口头的传播则异常火爆.这种二水分流、泾渭分明的状况鲜明而生动地表明了宋代柳永词传播过程中雅、俗两种审美趣尚的分野.  相似文献   

9.
秦观好假托“闺情”来抒写自己的感受,极尽委婉缠绵,而李清照则直接抒写妇女自身的真情实感,更为真切细微;秦观词柔媚深微,气格较为纤弱,而李清照词则在婉约中有一股劲直爽快的疏朗之风;秦观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创造出一种迷离幽微的意境;而李清照词擅长用铺叙白描手法,创造清切婉丽之美;秦观词雅正清新,音韵和谐,李清照词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相似文献   

10.
《全明词》漏收1000首补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明词》的出版,填补了词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一大空白,但漏收词人词作不少。据明人诗文别集、词别集和词选、词话,补《全明词》漏收之词人20家词作463首,另补《全明词》已收其人而失收之词 537 首,共补词1000首。  相似文献   

11.
晚清词论家陈廷焯的词选思想集中体现在编辑词选和评价词选两方面,这本身就成为其词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云韶集》、《词则》及拟选而未果的古今《二十九家词》,其词选思想在编选实践中逐渐成熟、清晰。通过评价历代词选,更可见出陈氏对历代词选较为完整的理论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的词选选坛上,胡云翼是又一重要的人物。他从词学普及的目的出发,一生着力于词选理论的总结和具体的词选编撰,存留词选十多部。分析比较其主要的九部词选可见,他始终秉持了推重豪放词、女性词的原则。但与此同时,建国前后,他的词选观经历了一个由注重主观到顺应时代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3.
选本选源是操选政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朱祖谋是当时占有宋词文献最全面的学者之一,<宋词三百首>的选源既广且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文献价值.况周颐曾助朱祖谋选<宋词三百首>,他的词学见解通过和朱祖谋的"相与探论"也影响了<宋词三百首>的编选.<蓼园词选>是清代一部重要的选本,其论词观念对况周颐影响较大,通过况氏这个中介,也对<宋词三百首>的编选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词调"三分法"的出现,在明清词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词学由音乐谱时代进入到格律谱时代,改变了明代以后词选与词谱编刻的体例及其发展方向。"三分法"自从提出以来,成为明清时期最为常用的词学批评话语,既表现在对词的体性问题的探讨上,也体现在清初不同词派对于词学主张的阐扬和词史观念的表达上。  相似文献   

15.
秦观是北宋中期的词学名家,后世多认为其词以婉约见长。统观其词集,不难发现早期词作风格异于后期。对秦观词的研究,大多限于其感伤词,这种只关注主流方面的研究是不全面的。秦观词中有些作品或豪放慷慨,或清空旷达,或浮艳佻巧,虽然数量不多,但仍别具一格,值得注意。除了作者自身心态的变化外,其词风转变与当时社会思潮、政治变革等原因有密不可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文英生前自编词集《霜花腴》已佚,亦曾有尹焕序本、宋末旧刊本,今皆不存。自宋末至明终,黄、周密等人的词选及张炎、沈义父等评论家的词论,都在推动着吴文英词的流传。到明末毛晋辑刻《宋六十名家词》中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和卓人月、徐士俊合辑的《古今词统》的刊行,梦窗词集成为清代致力最深的集子,集中了杜文澜、晚清四大家、陈廷焯及陈洵等众多名家对其校勘、评点。本文根据自吴文英生前以来对梦窗词进行结集、编选、校注及词话评论等文献记载,将从梦窗词集版本刊刻源流、众名家词选梦窗词的版本来源和诸多词话词论言及梦窗词流传的文献三方面论述吴梦窗词集的版本流传。  相似文献   

17.
陆游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史上的印刷媒介文学传播时代。在这一时代,文学传播的各要素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同时词体文学也已经完成了尊体意义上的变革,这些都影响了陆游的词作和词体观念。在陆游的词论和词作中提示了其时文学传播尤其是词传播的丰富信息,比如渔歌菱唱、宴乐酬唱、寄赠酬唱、词集刊刻等传播方式甚至为词集题跋作序进行传播推介活动等在陆游词论和词作中均有表现。  相似文献   

18.
张綖是明代中期对词学史做出重要贡献的词学家,他虽然没有独立的词话,但他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词作,编撰有影响深远的词谱,编辑有词选,并对所选词作进行评点,还撰写了一定量的词籍序跋。张綖在词学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词学思想:强调词体协律,重视词的音乐性;分词风为婉约、豪放二体,并尊婉约为正;主张綖词体言情特性,摒弃俗艳风情。张綖的词学思想尤其是分词风为婉约、豪放二体说,在词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平生忧乐关天下,经略边疆赋壮词。别有深情流露处,眉间心上耐寻思。 (论范仲淹词)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并非专业词人。他出将入相,功业显著,偶尔填词,但所作甚少,传世者仅寥寥数首(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在范仲淹“传记”中说:“仲淹词传作甚少,《疆村丛书》所刻《范文正公诗余》,只得六首,而《忆王孙》一首为李重元作,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词学派别是以张惠言为首的常州派。张惠言(1761-1802),宇皋文,武进(今属江苏,驻常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工经学,有《周易虞氏义》等;工辞赋骈文;工古文,与恽敬同创阳湖派;工词学,存词40馀首,编有《词选》,创常州派。《词选》录唐五代宋词44家116首.有嘉庆二年(1797)自序刊本。本年为皋文中进士前二年,其时他正在歙县(今属安徽)金家课徒。以三十多岁的塾师身分,俨然以天下为己任,经、文、词各有成就,确乎难能可贵。此时浙派在词坛仍有相当影响,但有"意旨枯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