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绵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基于不同时期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对土地利用的数量、程度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探讨了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内江市1997~2005年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内江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总体上呈现耕地、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减小和园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大的趋势:全市除市中区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以外,其他区县土地利用均处于发展期,区域差异明显;经济与城市化发展、人口增长是内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的加强,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热点问题之一.土地利用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为保障人类生存依赖的生态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课题研究,已成为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土地利用格局改变、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结构是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直观表现,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土地利用保障,本文以重庆市都市区1996~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用地面积数据为研究基础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教和优势度指数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都市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分布越来越均匀,土地利用优势度逐步提高,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结构是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直观表现,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土地利用保障.本文以重庆市都市区1996~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用地面积数据为研究基础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都市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分布越来越均匀,土地利用优势度逐步提高.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贡市1999~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自贡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情况,并构建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子数据库,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影响自贡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人口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各地类与人丈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解释了自贡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因子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是一个由自发到自为,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耕细作、由手工到机械、由引入普通科技到高科技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土地利用史,也是全球的社会发展史.人们在对土地利用的历史长河中,发现了国与国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土地差异甚大;由此而造成的产品品种、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各个国家、各类地区人民生活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产品在全球范围的交换和流通,就成为历史之必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就愈来愈明显.因而构成了"从人类土地利用史看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土地利用诸多问题无疑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重大课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数量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张上,小城镇内部用地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而忽视了对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从而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实际上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本文仅就小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分维特征及分维值与复杂性、稳定性的关系。经研究得出:翔安区土地利用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越高,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越复杂;分形维数越接近1.5越不稳定,相反则越稳定;为进一步研究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采取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4年在河南省获得的实证资料,对农民土地意识对其土地利用倾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农民土地意识对其土地利用倾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价值和依赖意识对转出土地倾向呈负向影响,对承包更多土地、维持现状和保留口粮田其余转让的倾向呈正向影响。而土地产权意识对其土地利用倾向无显著影响。探析农民土地利用倾向的根源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刘双良 《城市》2010,(5):58-63
一、引言土地是经济增长的资源和载体,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关乎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从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土地经济评价是通过衡量土地利用的成本效益,对土地利用用途或方式的可行性做出评价.长期以来,我国的土地经济评价主要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土地利用的内部经济效果进行评定.但任何土地利用方式都会带来显著的外部效应,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目前对这类环境影响主要是进行定性分析,而较少利用定量的分析方法.由于定性分析的方法缺少精确性和可比性,因此,有必要对土地利用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估价.  相似文献   

14.
城郊是城市的昨天,乡村的明天。加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受其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大城市郊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对其他地区起到借鉴与示范的作用,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全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龙头"。文章以广州市增城区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从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景观格局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增城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屏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屏山县一调和二调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图像资料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屏山县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屏山县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林地、园地为主,其中林地占区域面积高达54.59%,耕地只占区域总面积的25.01%,并且坡度大于25°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0.24%。耕地、草地、其他土地大幅度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大幅度增加。同时土地利用变化有着严重的区域分布性。据此认为,屏山县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保持现有耕地、园地、林地情况下适当控制交通运输占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供给。综合分析表明,自然、人口、经济、政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地开发整理是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和重新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地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并且它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造,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过程。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同时是管好、用好、保护好国土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  相似文献   

17.
孙钰  姚晓东 《城市》2001,(2):17-20
城市土地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分配比例关系形成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与否,对于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就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优化谈一些浅见。一、我国城市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用地报批是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对项目的用地规模等进行分析,能有效地引导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2022年8月,  相似文献   

19.
从土地利用规划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以及雨洪管理目标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与行动两个方面梳理了目前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中,土地利用与雨洪过程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对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等还需进一步深入,土地利用的雨洪承灾能力评价体系、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及其关键控制要素体系等亟待构建。基于已有研究及其问题,提出了提升城市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趋势和未来的研究议题,包括雨洪承灾能力评价、土地利用动态调适机制以及强调评估与反馈的土地利用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