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子观生死,是立于"道通为一"的高度,将生死置于"命"中。他认为,"命"即为"道",生死皆是由命定,人在面对死亡时,如果能顺应生死在大道中的自然运化,洞察生死之理,做到"安之若命",就能化解"悦生恶死"的桎梏,安然"顺死",从而成为与道合一的得道者。  相似文献   

2.
庄子内篇中存有一种明显的思想"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并且提出了如何才能"安之若命"的方法——因、循、顺、游等,体现了庄子的人顺于自然和无为的思想。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与他所说的"无用之用"似有矛盾,前者讲无为,而后者用尽各种办法努力保全自己。实际上二者在保全自己生命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庄子观生死,是立于"道通为一"的高度,将生死置于"命"中.他认为,"命"即为"道",生死皆是由命定,人在面对死亡时,如果能顺应生死在大道中的自然运化,洞察生死之理,做到"安之若命",就能化解"悦生恶死"的桎梏,安然"顺死",从而成为与道合一的得道者.  相似文献   

4.
"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与道家虽然分别阐释了"天命"或"命",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与当时自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将庄子的"命"等同于孔子的"命",亦或反之。实际上,他们在对"命"的态度与取向上有着内在联系。"畏天命"也好,"安之若命"也罢,都是重新拷问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关于《庄子》“甚雨”,历来释义分歧,主要释义有三种:或以为义即“骤雨”、“大雨”、“暴雨”;或以为当作“湛雨”、“淫雨”,义即“久雨”;或以为“雨”与下一句中的“风”应互易,“甚雨”当为“甚风”。联系“甚雨”的具体语境和“甚”的语义情况,《庄子》“甚雨”当释为“骤雨”、“大雨”或“暴雨”。  相似文献   

6.
在庄子人生哲学中,“命”与“逍遥”、“游”等都是表达庄子思想的重要概念。其中“命”是表达庄子对客观必然性肯定的概念;“逍遥”、“游”等则表达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本文通过对庄子的“命”与“逍遥”。“游”等概念的分析,旨在阐明庄子人生哲学中必然性与精神自由的关系,并分析庄子对二者关系的观点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庄子·外物》是庄子后学阐述庄子思想颇为重要的篇章之一。在认识论方面,本篇指出人的认识器官诸如目、耳、鼻、口、心等应当与外客观世界沟通,否则就会“众害生”。这实际上将人的认识从自然中区别出来。在“德”论中,本篇提出了“德溢乎名”的命题,指出“德”实被“炫于形”的“名”所破坏。  相似文献   

8.
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王夫之《庄子解》,胡远睿《庄子诠诂》,支伟成《庄子校释》,朱季海《庄子故言》,张默生《庄子内篇新释》,钟泰《庄子发微》,陆永品《庄子通释》等,对《庄子.养生主》的注疏多有分歧,本文拟作一个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9.
梳理和分析庄子后学所作的《庄子》外杂篇的文本资料,便能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庄子》外杂篇之"德"论。它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德"和"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德"的本质意蕴;其三是"德"的现实演变。从这三个层面来看,庄子后学所论之"德"即道德,明显不同于儒家意义上的道德,前者强调同一于生命本性,后者强调合一于人伦规范。毫无疑问,明辨庄子后学所论之"德",不但有助于准确理解《庄子》外杂篇的道德哲学思想,而且也有益于深刻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是《庄子》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从修辞的角度入手,对“重言”的含义作了一番探讨,认为“重言”兼有引用和反复两种修辞手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语用角度学视域,分析了《庄子》的"寓言"、"重言"和"卮言"等"三言"的语用特色。"寓言"体现了最小信息量原则,"重言"反映了话语角色对"以言取效"之力的运用,"卮言"是语用综观理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庄子美学,既是庄子的"美学",又是"庄子"的美学。庄子的"美学",不可大而化之地等同于其哲学,其审美境界亦不可泛化为人生境界。从庄子的哲学到美学,有一个转化与抽绎的过程。"庄子"的美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无目的性、无功利性及直觉体验性等美学共性上,而应当进一步指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庄子的审美境界,在他独特的对"形质"、"功利"、"认知"以至整体的"有"的层层剥离与消解的系统中展开。  相似文献   

13.
《庄子·德充符》用六个肢体残缺的形象象征完美的道德,寓"全"于"不全"之中,用"不全"、"无完"来表现全能的、无边无际的道。庄子运用寓言去传达其后的不言之意,寓"不言"于"言"之中;让人领悟言外之意的唯一方法就是"忘"。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汉语中,"命"有三种词义:一是命名、命令,即语言之命;二是生命;三是命运.每个人对"命"都无法逃避,从古至今,如何对待"命"始终是人一生中的重大问题.庄子对"命"有其卓越于世人的见解,而<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对"命"亦有深入的思考.从贾宝玉弃置语言之命、涵养生命之命、超越命运之命三个方面来分析庄子思想对贾宝玉"命"的观念的影响,从而探讨庄子思想与贾宝玉形象之间的文化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命"隐含了一种不可违抗性的特质,所谓"不知所以然而然,命也"。当每个人个体生命面对"夭与寿"、"贫与富"、"贱与贵"、"穷与达"之"命"的安排而产生一种压迫之感时,《列子》一书给人们开出了消解这种压迫感的"处方":以德观之、素位行之、以齐待之、以时抓之。虽然,这四个"处方"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命"的现实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摆脱"命"压迫之下所产生的焦虑感,在心灵上获得一种安慰和解脱。  相似文献   

16.
庄子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幸福哲学,而《庄子》作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对于生命、生活与幸福的阐释以及他所追求的逍遥、自由的生命境界,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获得幸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庄子》对汉语成语有伟大贡献。它满足了人生需求,其著作广为传诵,是形成成语的大前提;《庄子》语言有典型的汉语精神———具象思维,又蕴含着“对待”的哲学观点,故留下众多成语;《庄子》成语和儒学的关系:补、通、转,共同丰富了汉语语汇  相似文献   

18.
《庄子》论“孝”的内容不多,但颇为惊艳,是传统道家“孝”文化思想的突出体现。《庄子》论“孝”,反对虚饰和强制,注重“孝”之情感的本然真实和自然实现,追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忘亲”之“孝”的理想境界,并要求将这种理想境界落实到“孝亲”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忘”之为“忘”,在《庄子》中,存在着“因困而忘”和“因适而忘”的不同运思理路;“忘亲”之“孝”,由此展开为一个由易而难、不断提升的多层次之“孝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的“以敬孝”和“以爱孝”的实现方式之上,《庄子》开出了一个更为超越的“忘亲”之“孝”的浑化境界,具有在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上的独特性,对我们今天的“孝”之实践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易传》继承和发扬了孔孟和《中庸》的性命思想,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道德形而上学理论体系.一方面,《易传》把乾道上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以阴阳论的方式来说明乾道如何下贯于人的生命中,成为人生命主体之本性;另一方面,《易传》又强调人要凭借此本性积极努力地做道德修养工夫,以把人之德性生命向上提升,进而参赞天地之化育,并使人与天地三才鼎立,达到“天人合德”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志怪小说在现代是指一种小说文体概念,可在《庄子》中,"志怪"与"小说"并不相关,它们在各自语境中有各自的用意。"志怪"处于论证语境,用意在于求真;"小说"处于比较语境,用意在于凸现"道"境界的高低差异,同时在诸子争鸣中轻贬异说,突出庄学。后人往往在"志怪"与"小说"的虚构共性上曲解其原意,混用"志怪""小说"两个词,最终使之融合成一种小说文体概念——志怪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