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道”为中心 ,运用分析、比较和综合的方法 ,探讨了老子泛道思想的丰富内涵 ,以及“道”与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治民之道等的内在联系 ,侧重于老子对社会平等、天下太平、生活安定的向往 ,以及对君主无道行径的鞭挞。老子的思想 ,不仅有助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且展现了中国哲学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思想,是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治国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证“法”和“德”的辩证关系:“德”离不开“法”,“法”也离不开“德”,“法”和“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治国之道,并探讨了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认为,“不善之政”是造成人世间的痛苦与不幸的根源,他在批判德治、法治、智治及兵治的基础上,以水喻道,提出了“善”的理念,并阐述了“政善治”的主张。将“道统万物”的思想贯彻于国家治理中,形成了“以道治国”的思想。又遵循“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构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设计了“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言行听从“天之道”,即听从自然法则。“天之道”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是“善政”和“无事少争”。“无为”思想的社会原因是统治者的奢侈和暴虐,哲学依据是“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治”的方法主要有“不见可欲”、以“愚”治民和实行宽政。《老子》指出,只有具有“玄德”的人才能自觉地按照“天之道”办事,“无为而治”归根结底是要求统治者按“玄德”办事。所以,“无为”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治国论。  相似文献   

5.
该文是作者研究泰州学派主体性哲学的系列成果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王艮“身本”与王阳明“心本”思想的关系 ,指出“心本”思想以心为宇宙本体 ,而“身本”旨在呼唤主体的自觉。然后 ,论述了“身本”思想的三个主要层次 :“尊身尊道”——个人只有在道的弘扬中才能自觉认识到人的价值 ,而道的全部价值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才能存在 ;“修身立本”——个体的自觉与完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前提 ;“保身爱民”——承认个人的生存权利是社会群体价值的前提 ,立足于个人本位与重建合理的社会群体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儒家敬身之道的原则是“以身训礼”,“身礼合一”,“德身一如”,不是仅仅为“身体而身体”。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不亏其体,二是不辱其身。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反思儒家敬身之道对个体身心健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道是老子哲学中之核心概念。依据清代哲学家戴震的解释学思想,运用现代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方法对老子哲学中“道”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中“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中“本原之道”与“规则之道”是老子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本原之道”,意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可以从存在论与演化论两个角度去考察;作为“规则之道”,意谓道所蕴含的规则属于次生意义,可以从“天之道”和“人之道”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8.
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彰显为四个基本维度:和合之源是“礼乃正己率物之教”;和合之基是“循礼以居正”;和合之策是“以礼立身而立和”;和合之鉴是“动之不以礼非尽善之道而失和”。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的四个基本维度,彰显了礼为人类安身立命之道,修道成性之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是一介书生,自有"观其大略"的治学之道.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诸葛亮走向政治舞台时,其治学之道无疑会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以刘备驾崩永安为分界点,前期治国之道主要承袭了治学之道的精神,后期则有所偏离.这种差异使诸葛亮的性格前后也有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诸子百家皆欲以其学说影响于政治,而当时政治的集中表现就是“帝王治道”。在古代,“帝王治道”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大概念,它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并非为孔儒一家学说所包揽,而需要诸子百家对之加以补充和丰富。《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作,从思想的倾向性来说,《老子》的立场常常与儒家相对立。《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其反向思维恰恰可以弥补儒家的缺失和盲点。本文从“以道修身、以道治国、权谋思想”三方面论述《老子》一书中的帝王治道思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统哲学经典文献的礼记《大学》篇以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炼阐发树立了中国传统实践哲学的一个思想丰碑,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范。《大学》阐发的“大学之道”固然会存在某些历史的局限性,但其独特的思想品格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即使与西方现代实践哲学相比也仍然显示出独特的精神魅力,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指导当代人走出自我异化信仰困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旨在对“道德与思想之意图”提出一背景理解,并且以“血缘性的纵贯轴”做为核心而展开其诠释。首先,笔者经由日常语言及生活世界总的理解,而点出“血缘性”、“道德性”、“土根性”三者关联成一不可分的整体,而此正可豁显其为“血缘性纵贯轴”的结构,此正是“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生长土壤。其次,笔者再点出中国传统政治、宗教与理性的特点是“礼之象征”、“气的感通”与“连续型的理性”,此与西方之重“权力之支配”、“言说的论定”与“断裂型的理性”形成强烈对比。凡此种种,都是“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重要背景,做这样的豁显,将有助于此问题之厘清。再者,笔者经由“君”、“父”、“圣”的分析,点出中国文化传统中“血缘性的纵贯轴”含有一奇特而诡谲的“道的错置”(misplacedTao)之现象,而此与“道德与思想之意图”有密切的关联。最后,笔者以为依循“契约性的社会连结”而构造成的社会,以及依循“委托性的政治连结”而构成的政治,将可以破解传统血缘性纵贯轴下之“道的错置”以及连带而有的“道德与思想之意图”,使得政治与社会之道有一个新的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13.
老子本是礼学专家,其人其学与礼学不无关系,在讨论老子政治思想时,不能忽视这个实实在在的文化背景事实。老子贵身论与礼教孝道中的重身思想积淀有相同之处;老子“以正治国”、推身及政思想与礼学治国以礼的人治内涵实有汇通之处。老子政治纲领体系以祭祀为支点,这是三代礼制传统的意识形态反映,与各路礼家都以祭祀为治天下的意识形态论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吏品格与执法公正是儒法两家思考的重要问题。韩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思想,推崇法治的根本意义,强调官吏执法教民的治国理念。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两种不同“吏道”思想,以及汉代循吏与酷吏的急剧分化,则揭示了韩非“以法为教”思想的终结。《说苑》儒法结合的“为吏之道”为执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人道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翱是宋明新儒学之远源与先驱,其去情复性的“复性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前承汉儒,后启宋儒之价值”。综观李翱的思想,可以理出其完整的道德修养学说:性善情恶的人性论是其道德修养的依据;从道不从众的君子人格是其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斋戒其心”、“寂然不动”、“慎独守中”以去情复性则是其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等等。李翱的道德修养思想是在心通《中庸》并融汇佛老治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积极回应了唐中期佛老对儒家治国治心之道的严峻挑战,而且为宋明理学完备的内圣工夫论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春秋初“信”为祝史职守之“道”。春秋末老子、孔子共同开启中国哲学“信”范畴的历史篇章。“信”范畴在道家有一个从“无为之信”到“逍遥之信”的演变,在儒家则有一个从“仁信”到“诚信”的演变。老子“无为之信”作为一种言说道德,以“言由乎道”或“言法自然”为本质特征;庄子将老子政治哲学的“无为之信”发展为处世哲学的“逍遥之信”。但两者均以“守中”“不辩”为共性特征。孔子之“信”属于“仁”范畴,为“仁爱之信”,其以“言必信”为体、“言不必信”为用,具有“信”的经常性与权变性辩证统一的特点,更以其立基于“智”的特点,与排斥“智”的道家老庄之“信”形成根本区别,又别于以“诚”为“天之道”的孟子之“信”和继承并发展了孟子“诚道”思想的荀子之“信”。孟子之“信”属于“诚”范畴,为“诚意之信”,是“仁”“义”“礼”“智”的共同根据。荀子之“信”作为具体表现“诚”的“信”,与“忠”处在同一层次,具有“诚意之信”与“实言之信”双重意义。虽然和孔子一样以“信”作为言说道德,但荀子更以“诚意之信”作为手工职业道德,是其区别于孔孟之“信”的一大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7.
许多学者论述道家思想,往往把道家治国治身思想相提并论,认为道家治国治身思想是身国同治,治国治身是一体两翼的思想体系。但是,此种观点并没有深入到道家隐而不显的思想内核——治心思想。笔者认为道家实际上早就系统地提出了心治则身治、身治则国治的思想。依据道经首次揭示了道家治国治身治心思想是心身国同治的思想,论述了"道"是贯穿于心身国的主线,阐述了三者是互相贯通三体合一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明清老学内容丰富,在思想上也仍然具有创造性,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通过梳理《老子》的注解,结合儒道释思想在老学中的融合与老学的民间化进程,对明清时期老学的主要特点、地位与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对老子思想政治功能的阐述达到了新的高度,主张藏富于民,提出如何限制君主权力的问题,同时以儒家的经世思想改造道家的贵身理念,继承了“天下为公”的儒家传统,同时有限度地肯定了私的价值和合理性,由此发展出具有一定政治启蒙色彩的公私观。研究还认为,在儒、道、释三教关系上,明清学者在老学中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比附,而是注意揭示儒、道、释之间能够互通合一的深层原因,有的以气沟通三教之道,认为儒、道、释各家的修养方法虽然不同,但追求的理想境界却异曲同工;有的从老子“正言若反”的否定思维方式出发进行分析,认为老子并不是要绝弃儒家的仁义礼智,理解老子的思想,一定要注意其“立言之大意”,或正言若反,或反言若正,而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修身治国为主,抓住了这一主旨及老子的立言特点,便知“孔老之合一,儒道之同源”。研究表明,随着明清道教发展的下移,其与民间信仰的结合日益紧密,与此相关,明清道教老学中出现了民间化的趋势,这正是道教影响中国社会、文化、信仰的独特方式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天之道”与“人之道”的涵义及其关系的诠释,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和价值抉择的核心取向是“公共性”,这种取向从发展现的意义上说就是走向“共同富裕”。具体表现为:作为社会行为目的的主观价值和价值理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转换;作为社会发展作用机理的不平衡规律与平衡规律的辩证关系及其转换;作为社会发展伦理状态“善”与“恶”的辩证关系及其转换。同时,该项研究还涉及一系列更为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老道家的政治思想与汉初的治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老思想是汉初政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在治国理念上倡导“仁性当分”,在治国方略上坚持“无为而治”,在治国原则上强调重民爱民,在治国手段上重视仁义礼法,是一套以道为主,杂之以儒、法等家的兼收并蓄的治国理论体系。它对汉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