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供需均随机的情况下,研究一个全球制造企业同时向一个价格低但价格受海外市场影响而随机波动的海外供应商和一个价格高但价格稳定的国内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的双源采购问题。提出制造商对海外供应商采取动态采购价格策略降低国际市场价格风险(动态采购价格与制造商与海外供应商谈判的初始采购价和海外市场价有线性关系),构建制造商为领导者,两个供应商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在此动态采购价格策略下,制造商最优的订货量,供应商最优的生产量。最后通过算例计算各个最优值,并对动态采购价格中的风险分担因子和初始采购价格做了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1)动态价格中的初始采购价格小于海外市场价格均值时,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随着风险分担因子的增加而减小,反之,则增加而增加。(2)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随着动态采购价格中的初始采购价格增加而减小,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金永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2):102-106
现代采购管理活动,已远超出了传统采购模式下为保证企业生产而进行的简单的物料买卖活动的管理.如何以供应链管理思想对采购管理各方面工作进行整合,使采购管理成为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的战略性管理手段,是当今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作者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就现代采购管理做一简单的探讨,以求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购的价值理念进行了论述,研究和分析了当前中国的采购市场与采购环境。提出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实现与世界采购评价标准的接轨。通过中外采购管理的对比,发现中国采购管理的不足和其根源。结合贸易自由化给全球采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对中国采购环境的影响,指出了国际采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和市场不确定性需求的加剧,针对考虑服务水平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展开研究,运用数学建模、最优化理论、数值仿真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集中决策模型和分散决策下斯坦博格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采用反向归纳法求解,建立供应商进行部分服务成本分摊决策模型.求解出满足双渠道随机需求的最大库存量、最优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本分摊时最优分摊系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供应商进行服务成本分摊决策时可以使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总体利润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柔性与成本最佳化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应链柔性和制造柔性进行了相关阐述,并通过多目标规划法,在兼顾供应链整体效益和企业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对构建供应链柔性与成本最佳化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永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8):102-106
现代采购管理活动,已远超出了传统采购模式下为保证企业生产而进行的简单的物料买卖活动的管理.如何以供应链管理思想对采购管理各方面工作进行整合,使采购管理成为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的战略性管理手段,是当今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作者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就现代采购管理做一简单的探讨,以求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物期权的供应链能力柔性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的能力决策问题。通过对能力投资决策的价值分析,给出柔性条件下的能力决策规则,并研究了市场演进的性质、投资成本和缺货成本对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较大(小)的市场、较高(低)的能力投资成本和较低(高)的缺货成本将使得供应链管理者推迟(提前)其扩大能力决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林兰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4):33-37
通过对供应链企业柔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论述,提出了供应链企业柔性管理模式的建立应“以人为本”、改变组织结构、以规范管理为基础、更新管理手段、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同时论述了在供应链企业中应用柔性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采购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绿色供应链对采购管理的要求出发,论述了企业在采购管理过程中,其目标既要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还要不断提高其环境绩效,以创造和谐的环境、社会、企业关系,构建企业的富有竞争力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为此,建立以合作各方充分信息的交流为基础,制定企业科学的采购战略、合理的采购标准、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改进措施,不断发展与绿色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等管理手段为支持,以绿色环境因素为关注焦点的采购管理模型,是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种科学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宋家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32-35
安徽中烟物资采购适应供应链管理变革,运用了先进的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思想进行规划设计,采用先进的系统方法进行实施,是一个体现了本行业特点、结合自身实际的供应链采购的较成功案例.本文对安徽中烟供应链管理环境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实践和取得的成效做一些初步探讨,希望本文的总结和探讨能对行业供应链采购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旭起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2)
采购与供应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供应链管理时代的到来,组成供应链的企业间关系从过去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对立型关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型关系转变,供应链各个企业间交换、分享信息,协调运作,有效提高了企业物流的效率和效益。从库存控制入手引入JIT采购,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JIT采购为企业物流管理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连锁商业企业在发展中也具有一种规模扩张的本能冲动,且其规模经济明显。但这并非意味着所有的连锁商业企业通过规模扩张都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理论上的盲点和实践上的盲动,使我国连锁商业企业的规模扩张日益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所以,理清企业规模扩张理论,探索其内在规律,并用以正确指导我国连锁商业企业扩张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进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对于煤机制造企业的生产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引入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概念的基础上,以煤机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为切入点,剖析了当前采购管理中的主要特点及突出的问题,提出了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的着力点,希望推进煤机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策略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购策略的制定对供应链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物流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特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包括供应商角色的转变,采购流程增值最大化和库存管理方式的改变。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制定采购策略应考虑以下问题:关键因素分析、供应商合作关系、精益化库存管理等。这些相关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采购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傅日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11):194-196
企业的采购与付款业务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始,往往表现为企业资金流与物流、生产与流通、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控制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主要通过对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控制关键点的探析,结合供应链管理的分析思想,对企业的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点做出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以期对企业的内控规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考虑生产两种产品的创业型企业,在进行生产技术选择时可以选择品种柔性技术或无柔性技术,重点研究其品种柔性技术选择及产能决策。通过分别构建品种柔性技术和无柔性技术下创业型企业的产能决策模型,得出两种技术下,创业型企业的最优产能及最大生存概率,从而研究其品种柔性技术决策,并与行业中原有企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行业中原有企业,新产品市场中创业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无柔性技术;当初始负债较大时,创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品种柔性技术;当品种柔性技术和无柔性技术的单位产能成本之差较小时,创业型企业倾向于选择品种柔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供应链网络采购成本同时避免单源采购的风险,课题组研究了多源采购中多周期和多原料的供应链订单分配问题。考虑价格折扣和采购量的约束,建立了以期望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设计了遗传算法双层编码染色体及相应的遗传算子,以MATLAB为平台进行优化。将算例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启发式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遗传算法是有效的。该研究可以协同优化多制造商对多供应商的订单分配问题,降低采购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在定制产品市场中,需求不仅对价格敏感,对时间也十分敏感;同时价格和成本对响应时间敏感。论题以一个两阶段的供应链系统为背景,研究了供应链集中决策模式下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的最优响应时间的决策问题。通过分析,可知在整个供应链所付期望单位惩罚成本大于在快速响应时的单位利润有最优响应时间,并且响应时间随补偿成本的提高而延长,随供应链产品价格的响应时间弹性系数增大而减少,且随供应链运作变动成本的响应时间的弹性系数的增大而延长。该研究对供应链企业基于时间竞争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
陈立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Z1)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经趋向于全球化采购汽车零部件。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直面全球化采购已经不可避免。显然 ,这将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全球化采购的特点提出中国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经趋向于全球化采购汽车零部件。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直面全球化采购已经不可避免。显然 ,这将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全球化采购的特点提出中国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