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为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确立了价值立场,也为高校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尝试从社会心理学关于群际接触的相关理论出发,将群际接触作为一种理论视角与实践策略应用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实践路径之中,综合运用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和作用机制,促进各民族师生的积极接触,为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良好支撑和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加强党的建设 ,发展党的队伍出发 ,从四个方面谈了在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性。①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 ;②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内容 ;③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④克服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不仅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更是维护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柱。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至关重要,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调研显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是仍存在如学生成绩不达发展标准、推优群众基础薄弱、个人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新时代,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应结合文化背景设置教育内容、单独设定入党指标和考核标准、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与困难、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来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经验,论述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作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支持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高校要立足新时代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优化外部学习环境出发,着眼于价值引领、成才支持、政策激励、朋辈帮扶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学业支持体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民族人才。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是祖国未来边疆建设的骨干力量,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安定团结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性的党员再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7.
精准资助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提高高校资助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搭建“家庭—高校—社会”三维多元帮扶体系。在保障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育人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动态发展性资助,以此提升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制"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侵蚀,把握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针对民族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和仪式感不够、优秀民族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践行度不高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系统的认知等现实困境,从地域和历史因素、文化认知、学校教育引导等方面分析其原因,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得出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应路径。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环境改变、社会转型、民族差异不同文化观念的冲击,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成了高校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状况不甚乐观,必须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团学干部作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团学干部时应将民族性纳入考虑范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学生中透明选拔,制定奖惩分明的考核监督制度,加强其政治理论学习和素质拓展培训,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将少数民族团学干部培养成新时代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用之才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现存问题及分析
  在内地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党中央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随着内地高校扩招之后少数民族学生的急剧增多,生源民族结构日趋多元化,如何增强民族交流、化解民族矛盾,更好地为民族地区输送合格人才,已成为内地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高校培养的民族大学生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祖国的前途。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事业发展的建设者,他们是民族地区二十一世纪的希望。民族院校在校学生90%以上是少数民族学生,其他院校也有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是  相似文献   

13.
在界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责任感基础上,概括了责任感的内容,分析了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强他们的责任感教育对于我区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人才的培养,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以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为重点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多处在民族地区并集聚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为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指中华各民族特别是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文化间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众多差异中又有重叠的共识,这些重叠共识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公认价值追求,就是少数民族一切生产生活的动力之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互促,前者为后者提供养分,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分析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少数民族传播者拥有接近性特质。这种接近性特质能使传播者的传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中产生"自己人效应",从而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作为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民族高校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创造了有利的传播环境。"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近现代史"等课程作为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媒介,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所有这些构成了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对于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推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团结稳定和民族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结合起来,面对特殊群体、特殊对象,应从全局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新情况,进一步探索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规律,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风建设是高校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学风建设的生力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模范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制度、实践示范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能有效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引领作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关涉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高,同时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