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健康的文化市场。天津市南开文化宫作为从事群众文化事业的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正在走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一、市场经济与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当看到,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具体表现在:1.文化生活正朝着高品位、多维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2.
四月十七日,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在常州成立。成立大会是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总工会、省团委联合举行的全省城市群众文化工作座谈会结束时召开的。参加大会的有省市宣传、文化、工会,团委有关负责同志,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的代表,各市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及部分文化馆、站的代表,共一百七十多人。省总工会副主席袁美芬主持了大会,省文化厅副厅长曹德进在大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3.
群众文化事业包含了群众文化形态、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理论政策、制度体系、组织机构、人员队伍等要素.其中,群众文化志愿者是群众文化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志愿者的全面参与.群众文化志愿者在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拓展群众文化活动局面以及助力先进群众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认识这一作用,并在实践中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开展精准辅导以及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方法,来促进和保障这一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推进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不断从群众文化中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承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思想,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5.
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工农兵群众为主体、以革命知识分子为骨干、以服务革命战争为目的,从发展教育事业、创办革命报刊、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等入手并取得了明显成就,这不仅对传播革命思想、支援革命战争、提高群众文化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中共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将文化建设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注意发挥民间群众文化组织的积极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两大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众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文明是人类智慧和道德风尚的综合表现。文化艺术是智慧与道德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于该民族的精神文明的水准影响极大。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决不能忽视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少数民族。贵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7.
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群众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县(市)域为单位统筹发展,进行县(市)域群众文化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要着眼千"大文化"背景,即县(市)域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时代主旋律.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必须以"小文化"即具体的文化工作为依托,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精英文化的普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区的群众文化事业出现了空前活跃、繁荣的局面。然而,作为群众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档案工作,却远没有得到群众文化部门本身的重视,使群众文化档案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繁荣的群众文化事业不相符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建立群众文化档案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以求引玉。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们所说的广场文化应该是在传统中发展,在传统中创新,不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更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和主题的时代性,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宣传先进文化的平台。它集宣传、教育和文化娱乐为一体,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协调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针对山西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优秀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文化消费观念落后、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农村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文化建设,拓展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东海县召开了一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到会理事、论文作者共七十人,提交论文四十一篇,在大会宣读十三篇。论文中有论述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文化发展战略的,有讲群众文化体制改革的,有论述群众文化基本规律的,还有论述群众文化与其他邻近学科关系的,内容绝大部分涉及当前群  相似文献   

13.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需要。对于绥化市存在的部分基层乡镇政府不重视文化建设、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缺乏、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较少以及"送"文化的力度较弱等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通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职能、搭建农村群众文化设施与活动平台、强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保障体系、整合所有资源进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等措施来促进绥化市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使绥化市的农村群众文化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珠江三角洲——岭南文化荟萃之地,新思潮与新生活方式涌现之源.这里尊重传统,而不固执弊端;崇尚开放,而不盲从西化.改革开放13年来,珠江三角洲群众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从岭南民风社情出发,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在抵制反动、腐朽的文化侵袭的斗争中,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试从珠江三角洲的实践对群众文化建设理论进行探讨.(一)珠江三角洲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进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当代建构的重大突破,是衡量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的文化追求。在融合与创新中建设先进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  相似文献   

16.
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原则,也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城市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文旅融合发展是加强国家建设、强化文化传承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的开设是为了给群众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从而加强国家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场所,并且在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中,公共图书馆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更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基础的群众文化决定了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梦理念普及与践行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中蕴藏的巨大社会创造活力,是实现中国梦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发挥群众文化建设应有的作用,要从群众文化建设自身特点与规律出发,以传递社会正能量、培育良好的社会共识为着眼点,坚持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建设方针,建立健全群众文化工作机制,扩大群众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文化活动在道德教育中以独特的方式吸引着广大参与者,具有其它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裁体,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对公民道德建设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问题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面对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广大群众,无论是从理想、道德、宣传教育工作,还是从发展生产力等方面来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都起着重要的纽结作用。因此,如何在改革中拓宽农村群众文化的路子,建立科学的农村工作体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