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大经济圈的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逻辑增长(Logistic)模型确定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三大经济圈为倒,利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圈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贡献。指出不同的物流业增长阶段,各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同的贡献。决策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特征,制定正确的物流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物流服务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物流服务业绩效评价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对物流服务业的绩效缺乏正确认识。本文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对区域物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结合生态文明的思想,科学、合理设置区域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反馈评价结果促进区域物流绩效水平的改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逻辑增长(Logistic)模型确定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三大经济圈为倒,利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圈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贡献。指出不同的物流业增长阶段,各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同的贡献。决策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特征,制定正确的物流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区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均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70、0.65和0.73,表现出较强的关联性;表征空间差异性的塞尔指数显示,三大区域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日益扩大趋势,其中地区内部差异成为影响总体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各市内部不平衡是构成广东省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减少其空间差异,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0年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延边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物流的健康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说明延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同时物流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延边地区应采用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系统、加强投资、改善环境、培养人才等方法来提高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而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现从分析现代物流的内涵及特点入手,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得出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现代物流的发展能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能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以及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滨海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滨海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入手,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现状。滨海新区要实现从以“环境换取增长”向以“环境优化增长”方向的转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通过发展环保产业来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共生理论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和发展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条件的稳定点进行解析,可以得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一些结论:1.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彼此促进的作用是明显的;2.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最大的不协调就是发展不同步,以致供需不对称;3.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上,竞争与合作具有终端层面上的促进作用;4.在发展不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中,合作的作用大于竞争的作用。由此提出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选取地区GDP和货运周转量作为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运用Logistic模型来确定三峡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针对三峡区域的核心城市宜昌市2001年-2010年的统计数据,借助Eviews6.0软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测定出了当地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最后指出了三峡区域物流业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缺乏系统性实证研究现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三大因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华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物流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协调,西部地区物流可持续发展水平则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1.
选取1978—2019年福建省GDP、三大产业增加值和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与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福建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港口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第二产业对助力经济增长和港口物流发展起到主要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和港口物流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强潜力,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弱;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产业结构、港口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在5%临界水平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是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和第二、三产业对港口物流发展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提出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完善港口物流体系、加强各港口之间互动等促进福建省港口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二者间的正向乘数效应和负向乘数效应、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方面。二者的协调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从强化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整经济结构、建立刚柔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加强生态环境的调控等方面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开发欠发达地区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开发目标是多重的 ,在以经济目标为主的前提下 ,还涉及社会发展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在促进增长基础上 ,要有效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现代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的同时 ,如何实现传统产业的再发展 ,缓解就业压力。在发展路径上 ,是采用均衡增长还是非均衡增长等。这一系列问题无疑是存在矛盾和冲突 ,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 ,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一、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冲突区域开发的目标通常有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和…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流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论文从现代物流业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微观经济三方面的影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运用熵值法,计算2002-2011年长三角城市群物流发展水平得分,发现,近10年长三角物流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利用锡尔系数对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差异进行空间分解,得出10年来物流锡尔系数幅度波动较小,总体趋于上升趋势。地区间总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大致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地区内部的差异贡献率大于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城市发展的非均衡性是长三角区域物流业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空间自相关计算得出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分布呈现正向、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但空间集聚性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长三角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下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首先从省域研究尺度对2005—2014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M(1,1)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二者协调度实现了稳定持续提高.从2015年开始,未来5年,湖南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将在"十三五"末步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在市域研究尺度,对2013年湖南省14市、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市、州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新常态下,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城市群经济圈带动区域发展,促进湖南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应是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该文运用产出弹性系数代表物流业投资的经济效应,并利用全国、西北地区整体以及西北五省(区)1997—2019年的相关指标数据模拟了累计物流业投资和各产出指标累计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测度了物流业投资在物流业产值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增长、旅游业产值增长以及区域GDP增长方面的产出弹性系数。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物流业投资的经济效应显著高于全国,但西北五省(区)之间物流业投资的经济效应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甘肃和青海受制于区域经济活力不足,物流业投资在贸易增长和旅游推动方面的效应显著不足。基于此,应强化物流业发展的先导性地位,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物流业投资产出效率,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和青海应努力构建自身的产业体系,力争在国内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30个省区1996-2010年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并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与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TFP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效率相反起到了阻碍作用;物流业增长中,要素投入比TFP的贡献更大。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业TF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对物流业TFP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空间分布上,TFP增长及其分解存在区域差异性,全国范围内,TFP存在绝对收敛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的俱乐部收敛性不显著,对外贸易、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水平的区域协调和均衡发展对物流业TFP的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Kernel密度估计分析等方法,测度2010—2021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区域内发展差异。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向好趋势明显,然而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出下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而中上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格局,但区域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具体而言,经济发展基础、物流运载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绿色发展成效较稳定,物流产业绩效呈波动上升态势。据此,建议加强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区域间的合作,缩小其区域差距;重视物流业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构建区域绿色物流网络,提高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系统2021—203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农业、物流业三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和总体综合指数大致呈增长趋势;三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依次增高;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正向关系,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2021—2030年,预测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水平将不断增大,发展速度也将逐年递增,预计到2030年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据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与物流业的投入,分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各区域加强合作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以共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高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